這裡是海南|《秘境尋蹤》第十一集:鸚哥嶺,雨季之前……

2020-12-18 瀟湘晨報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鸚哥嶺。秘境尋蹤攝製組供圖

鸚哥嶺南麓是海南島重要的集水區,溼熱氣流不斷匯集,雨季即將來臨。在《秘境尋蹤雨林》第十一集,攝製組的鏡頭帶我們走進鸚哥嶺自然保護區內的南湖溪流域和南益河流域,記錄下了黑枕王鶲、胡蜂、蝦虎、橫紋南鰍在雨季來臨之前的生活。

黑枕王鶲。秘境尋蹤攝製組供圖

黑枕王鶲的雛鳥嗷嗷待哺。秘境尋蹤攝製組供圖

熱帶雨林不分春夏秋冬,只分雨季和旱季,在雨季之前的熱帶雨林,動物們的生活都顯得十分安逸。南湖溪流域水量還小,在茂密的叢林裡,住著黑枕王鶲的一家,黑枕王鶲的雛鳥嗷嗷待哺。「這個鳥窩是護林員在日常的巡護中發現的,有一隻成鳥常常在這一區域出現。」《秘境尋蹤》攝製組成員米紅旭介紹道,為了不打擾黑枕王鶲的自然生活,攝製組在離鳥窩10米的範圍外進行拍攝,並做了相關的隱蔽措施。這個用枯草和苔蘚編織的巢穴堅固且隱蔽。半個月後,這窩小鳥就能在親鳥的幫助下初飛,在雨林中成長。

胡蜂。秘境尋蹤攝製組供圖

南益河流域同樣在枯水期,趕在雨季之前,胡蜂也在抓緊對蜂巢進行修繕和擴建。工蜂從外面銜回木屑和樹皮,嚼爛後用唾液和成泥狀,再用前顎把泥堆砌成貝殼狀,循環往復,蜂巢一層層地擴大。一個籃球大的蜂巢掛在竹林中,蜂巢肌理紋路層層堆疊,這是胡蜂的傑作。

雨季來臨之前,河床裸露,水下和近岸的「居民」安逸地生活著,蝦虎和橫紋南鰍在河床底部遊走。進入雨季,河水將暴漲,整個熱帶雨林經過雨水的浸潤,各類植物得到更好的生長,也為熱帶雨林的生物鏈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這裡將是另一片景象。

欄目介紹

《這裡是海南》是新海南客戶端上線後全新推出的一檔短視頻欄目,旨在打造海南首個反映海南生態、人文地理的微紀錄片欄目,通過挖掘海南的人文地理,記錄海南的生態自然資源,用適合在移動端傳播的微紀錄片形式,向世界展示海南豐富的自然人文資源。

《秘境尋蹤》第一季以海南自然環境展示為基底,展現海南的物種多樣性生態資源以及科研保護和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成果。從宏觀到微觀的視角,帶你探秘雨林中的精靈,尋找更多海島生機。

記者 譚琦/文 秘境尋蹤攝製組/圖

出品人:郭志民 吳斌 林紹煒

【來源:南海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這裡是海南——《秘境尋蹤雨林》第五集:深夜莫南溝 夜幕下的雨林
    這裡是海南――《秘境尋蹤雨林》第五集――深夜莫南溝- 椰視頻鸚哥嶺自然保護區,海南的兩大江河南渡江和昌化江主要支流的發源地,保存著華南地區連片面積最大的原始熱帶雨林,是海南乃至全球的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這些雨林精靈大多隱匿於崇山峻岭、人跡罕至之地
  • 這裡是海南|《秘境尋蹤》第二集:小丑蟲出水後如何魔幻蛻變?答案在...
    《秘境尋蹤》第二集。攝影:秘境尋蹤攝製組5月11日起,新海南客戶端《這裡是海南》欄目推出《秘境尋蹤》第一季,以海南自然環境展示為基底,展現海南的物種多樣性生態資源以及科研保護和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成果。
  • 營員招募|綠色營-2020海南鸚哥嶺自然導師培訓營
    報名方式:請點擊文末左下角閱讀原文培訓費用:海南鸚哥嶺營期費用為5200元/人。海南鸚哥嶺自然保護區是海南島熱帶原始雨林分布的中心地區之一,保存有大面積集中連片的原始熱帶雨林,是我國熱帶生物資源最豐富的區域之一。鸚哥嶺主峰1812米,是海南第二高峰;曾經在這裡分布著大量的緋胸鸚鵡,鸚哥嶺由此得名。
  • 鸚哥嶺樹蛙:高山精靈跡難尋
    在我國保存最完好,連片面積最大的海南熱帶雨林這片土地上,鸚哥嶺樹蛙無疑是一個十分特別的存在。鸚哥嶺樹蛙。姜恩宇 攝  年輕的新種  2007年,鸚哥嶺因為27名致力於森林保護事業的大學生的到來,變得熱鬧起來。同年,鸚哥嶺樹蛙被確認為新種。
  • 海南周刊 海南熱帶雨林:爬行動物棲樂園
    好在生態系統完整、人類幹擾程度小的海南熱帶雨林,總算能為它們提供一方繁衍棲息的生態樂園。周氏瞼虎。《秘境尋蹤》攝影組供圖海南爬行動物種類豐富「海南兩爬動物(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的世界實在太豐富、太迷人了,我申請做個海南人,長期在這裡從事兩爬動物的調查研究。」
  • 海南周刊 | 海南熱帶雨林:爬行動物棲樂園
    《秘境尋蹤》攝影組供圖  海南爬行動物種類豐富  「海南兩爬動物(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的世界實在太豐富、太迷人了,我申請做個海南人,長期在這裡從事兩爬動物的調查研究。」幾年前,中國科學院院士趙爾宓在一次關於中國兩棲爬行動物繁育與保護的學術研討會上,發出如此感慨。
  • 好風景 好空氣 海南中部熱帶雨林生態遊受遊客熱捧
    連日來,在海南中部的百花嶺、黎母山、鸚哥嶺、五指山等景區景點,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紛紛到這裡探秘雨林秘境,體驗黎風苗韻。「這裡的空氣真是好啊,難得一見的熱帶雨林景觀,好風景,好空氣,好愜意。」在百花嶺熱帶雨林景區的天池邊,來自河南的遊客王雲說。
  •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南渡江正源,長臂猿歸來
    生態教育和體驗機構「松鼠學堂」的創辦人高高常問海南當地的孩子是否知道海南長臂猿,95%回答不知道,有些孩子甚至沒聽說過。同樣的情況也適用於海南最長的河流,收到的回答總是萬泉河,但其實萬泉河排名第三。她再問孩子們,除了海南第一高峰五指山以外,是否聽說過鸚哥嶺,回答也常是不知道。
  • 海南熱帶雨林:爬行動物棲樂園
    好在生態系統完整、人類幹擾程度小的海南熱帶雨林,總算能為它們提供一方繁衍棲息的生態樂園。周氏瞼虎。《秘境尋蹤》攝影組供圖  海南爬行動物種類豐富  「海南兩爬動物(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的世界實在太豐富、太迷人了,我申請做個海南人,長期在這裡從事兩爬動物的調查研究。」
  • 走進國家公園丨熱帶雨林 海南的自然珍藏
    (記者 果叮咚 王爽宇 黃山)探訪海南雨林秘境提到海南,人們首先想到的是陽光海岸、椰樹沙灘,其實海南還有一個獨特的自然奇觀——分布於海南中南部的原始熱帶雨林。在北緯18度-20度之間,我國最集中、保存最完好、連片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分布在海南島上。
  • 十大精品鄉村旅遊線路出爐 端午小長假「鄉遊」海南
    &nbsp&nbsp&nbsp&nbsp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海口5月29日消息(南海網記者蘇靚 通訊員謝琛) 5月29日,2019年(第七屆)海南鄉村旅遊文化節組委會發布了海南十大精品鄉村旅遊線路,涵蓋了海南東線、中線和西部各市縣不同風情、民俗和特色的美麗鄉村,成為海南鄉村遊的最全旅遊攻略。
  • 海南中線高速公路開通,中部山區「自駕遊」一路「深呼吸」
    作者:海軍山9月28日,趕在國慶長假之前,海南中線高速公路全線開通,這對於島內外「山區自駕遊」的遊客來說,是大大的出行利好。那些藏在深山中的「金秋美景」正等待著我們去慢慢「品味」。海南中線高速公路開通海南中線高速公路沿線主要有海口、澄邁、屯昌、瓊中、五指山和樂東等幾個市縣。海口和澄邁地處瓊北平原地帶,許多景點大夥都比較熟悉,這裡就不作過多的介紹了。
  • 海南日報數字報-在島中央「森」呼吸,快樂GO!
    五指山市是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歷史文化名城,也是海南的一顆璀璨明珠。對於不少新海南人來說,無論是慕名前往五指山還是到五指山了解海南島建省之前的行政格局,都是一趟不虛此行的旅程。  空氣潔淨無粉塵,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達每立方釐米50000個以上,位居全國前列;森林覆蓋率達86.44%,居全國之首,2012年被評為全國「十佳綠色城市」,被譽為「翡翠山城」。
  • 海南省資訊|125摩旅西藏第二天,到達海南儋州海花島露營
    白沙縣並不大,不一會就穿過白沙縣了,美麗的小縣城,有機會我一定會在這裡住上一段時間,有緣再會了白沙縣。過了白沙縣,一路都是下大雨,穿上雨衣行駛在路上,雨水打在頭盔上,根本看不到路面,風景雖然很美麗,但也沒有心思拍照了。一路快騎趕到了海南儋州海花島,找到一個廢棄的鐵皮房趕緊露營,生火做飯。
  • 海南大學學生實踐團赴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開展實踐活動
    中新網海南新聞9月18日電(朱昊傑)海南大學鸚哥嶺自然保護區實踐團近日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區域內開展以實地問卷調查和野生動物保護科普宣教及普法宣傳為主的社會實踐活動據了解,為深入參與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海南大學組織由3位教師帶隊,10名專業學生參與的實踐團,發揮專業特長,走進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各保護區開展為期7天的社會實踐活動,活動圍繞「開展林業科考,青春守護體驗、宣傳普法知識,探尋鳥類奧秘、開展社區訪談,保護瀕危物種」三個主題開展,
  • 此城才是海南的「旅遊招牌」,去海南沒到這裡等於白來,不是三亞
    海南是我國著名的旅遊省份,這裡旅遊資源,像天涯海角風景區、石島、秀英炮臺都是非常著名的旅遊景點。很多人去到海南旅遊,都會選擇去三亞、海口這樣的城市,的確,海南確實有很多聞名中外的旅遊城市。其實,如果要說海南的「旅遊招牌」,還真不是三亞海口,而是這個縣級市。
  • 海南周刊丨海南最大的母親河南渡江:一江清流潤瓊島
    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崇山峻岭中,一條河流沿著山脈蜿蜒盤旋,肆意奔騰,為成為海南第一大河蓄積能量。這條河流,叫南開河,是南渡江上遊的主要支流之一。位於南開河上遊的白沙黎族自治縣南開鄉,是南渡江的源頭區域,屬於鸚哥嶺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域,這裡原始森林密布,綠意盎然,有著中國保存最為完整的熱帶雨林生態系統。
  • 縱橫雨林 覓蹤雲鄉,海南白沙熱帶雨林大穿越挑戰賽戰幕將啟
    它不僅是海南生態核心功能區,也是南渡江、珠碧江、石碌河三大河流的發源地,松濤水庫80%的集水面積在白沙境內。選手們將置身叢林秘境,伴隨著輕快的蟲鳴鳥叫,在曲徑通幽、溪水潺潺中以無限好奇的姿態擁抱大自然,在挑戰自我的同時拋開憂慮,洗滌繁囂,這正是叢林穿越賽的最大魅力所在。此次賽事是中國越野穿越挑戰賽首次走進海南,走進熱帶雨林,比賽分為56KM專業賽和17KM健康跑兩個組別,屆時來自全國各地的越野跑精英將齊聚白沙,進行一場激烈角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