慄若寒(左)和班主任付志勇合影
「慄若寒同學性格獨立、有主見,具有超強的自我管理能力,在她柔弱的外表下,有著一顆『女漢子』般的強大內心。」8月3日,在內黃縣第一中學校園,說起自己的學生慄若寒,班主任付志勇一臉自豪。
慄若寒是內黃縣第一中學的高三畢業生,今年高考,這個17歲女孩以714分的優異成績拿下安陽市理科第一名、河南省第十二名,用行動譜寫出「以夢為馬,不負韶華」的無悔青春。
成功秘訣:學習從來沒有捷徑
「課前做好預習,課上認真聽講,課後溫故知新,這樣一個老生常談、耳熟能詳的學習方法,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堅持下去,而對於我來說,是高中三年一直在堅持做的事情。」 慄若寒說。在她看來,學習從來沒有捷徑,課堂最重要,尤其是高一、高二一定要打好基礎,認真聽課、認真做筆記、認真做好錯題糾正,到高三複習時,就會發現曾經的難題也不過如此。
「高三可以逐漸增加刷題量,不為刷到高考相似題,只為保持手感並養成良好的做題習慣。」她說。正是這種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堅持,使她由原來的力爭上遊變成了今天的「學霸」。
如何在平淡的學習中尋找動力?她說:「是毅力。如果要做一件事,就要堅信自己一定能做好,不能養成得過且過的壞習慣。」她還經常用名人的事例來激勵自己,「我小時候喜歡福爾摩斯,福爾摩斯精通化學,所以我也要學好化學。」
認真、堅持、毅力,是慄若寒這位性格文靜的女孩特有的優秀品質。「作為一個來自內黃縣城的學生,三年前中考時我的成績在全市並不算優秀,但我一直以優秀為目標,三年的不懈努力,讓我超越了曾經的對手,更超越了曾經的自己。」 慄若寒說,高中三年的辛勤付出,才換來了今天的成績。
老師評價:內心超級強大
「她特別能吃苦,從高一到高三,內心超級強大。歷次考試,無論考得好不好,她都從未流露過一絲一毫的驕傲或自卑。」談到自己的得意門生,付志勇自豪地說。
三年來,慄若寒也遇到過很多難以逾越的困難,經歷過低谷期。高一時經常考第一的她,在高二時名次難以靠前,一直關心她的老師找她談話、鼓勵她。她也會找朋友傾訴,讓自己的內心強大起來。
「成績不是一切,過程才是最重要的,老師是我最好的幫手,競爭對手是我難得的知音,面對壓力和挫折,我也時常擔憂,但從未被擊倒。」 慄若寒坦言,高二有一段時間成績持續下滑,一開始她也很煩惱,感到無力去應對。但後來意識到,干著急也沒有用,還不如坦然應對。於是,她馬上轉變思想,該怎麼學就怎麼學,迅速投入到下一輪學習中。到了高三之後,她感覺遇到的障礙已經少了很多。
良好的心態讓她一次次戰勝困難。在7月7日下午的數學學科考試中,慄若寒有些緊張,自我感覺發揮不太好,以至於影響到當天晚上的學習和休息。但是她及時總結了教訓,再一次以強大的心態戰勝了緊張情緒。第二天上午理綜考試時,她心態極佳,考出了293分的優異成績。
「學霸」感言:感恩母校和父母
「我非常感激我的老師、我的母校,能在內黃一中就讀是我一生的幸運。」慄若寒說,在內黃縣第一中學,從校長到年級主任,再到班主任、任課老師,他們都把教育看成值得自己傾注心血、奮力追求的事業,他們用自己的工作激情點燃了學生的青春火焰,把陪伴學生快樂成長看成了自己最大的幸福。
「校長楊剛雷不但鼓勵我們努力學習,還鼓勵我們要做一個身心健康的人。他專門開通校長信箱,致力於解決我們各方面的問題,這讓我體會到,他是真正把我們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培養。」 慄若寒至今還記得楊校長那句樸實卻富有哲理的話:「努力、努力、再努力,一直努力到無能為力。」也正是這句話激勵著無數同學,激發出他們無窮的鬥志。
「在內黃一中,我收穫了師生情、同學情,也領悟到班集體團結的力量。同時,三年的高中生活,也促使我從校長、老師的諄諄教誨中找到了自己的志向所在。」慄若寒說,「我一直都很崇拜科學家,這次填報志願時,我報了北京大學元培學院,可能會選擇生物學。相比歷史悠久的數學、物理,生物是一門年輕的學科,但同樣有一群熱愛它的人願意去探索未知,去探索我們生活的世界。」
「我還要感謝我的家人,特別是我的父母。爸媽都是教師,他們沒有刻意培養我,但他們的好習慣無形中影響了我,使我從小就養成好的學習習慣,這讓我在以後的學習中輕鬆許多。」慄若寒說。家人之間的和諧關係也讓她受益頗多,父母的恩愛讓她內心充滿陽光,家人的無話不談讓她緩解了許多壓力。
「我的興趣愛好很廣泛,比如音樂、運動,我也喜歡看各種書籍和電影。進入大學校門後,或許我會有更多的愛好,但我不追求成為全才,只想了解我未知的領域,讓我的生活更充實。」慄若寒對即將到來的大學生活充滿嚮往。□《安陽日報》記者 郭瑞增/文 趙陸英/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