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現行的高考制度下,考試科目中需要有一門的外語作為參加高考的科目。而這門外語通常被設定為英語。但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鮮為人知的外語科目,例如:俄語、日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參加高考,也就是說高考時不用報名選擇英語,而是可以直接用其他語種代替英語參加高考。
幾個語種之間的比較:
德語
是幾個語種當中比較難的,當然,肯定沒有阿拉伯語難。他的語法要難於英語,是一門邏輯相當嚴密的語言,時態語態人稱都非常嚴謹,就像德國機械一樣嚴絲合縫,來不得半點馬虎。26個拉丁字母加3個變元音加小舌顫音,發音相對來說還是有難度的。
德語與中國的關係近些年一直都不錯,這是學習德語的就業加成,如果要在國內工作的話,德國投資相對集中的城市和地區有上海、北京、江蘇、青島、環渤海一帶。
法語
是聯合國六大工作語言之一,今天談及的阿拉伯語和西班牙語也在此列。他沒有德語那麼難,但是依然比英語要難一些,尤其是口腔發音部位要明顯區別於英語,跟德語一樣,有小舌音。
如果要出國,學習法語去法國的機率比較低,反而去非洲的機率比較高。學習法語,動詞變位、時態變位是難點,繁複的代詞和名詞的陰陽也有一定難度。嚴格來說法語不算是特別小的語種,全國開設法語的院校比較多。
西班牙語
聯合國六大工作語言之一,由拉丁語演變而來,有29個字母,其中26個跟英文的26字母書寫相同,西語的語音規則比英語要簡單,基本每個字母對應一個讀音,但是語法相對來說比較難,動詞時態、語態變位要注意。
學習西班牙語,並不是很大概率可以去西班牙,很多人學了西語,去了拉丁美洲,這是常見現象。西班牙語是韻律感非常強的語言,這一點與義大利語有共同之處。
阿拉伯語
聯合國六大工作語言之一,全世界最難學的語言之一(漢語也同樣是最難學),宗教意味特別明顯的語言,一本《古蘭經》是伊斯蘭教權威中的權威。阿拉伯語的發音比較難,有後喉音和大舌音,28個字母,每個字母都有十幾個發音,真正練發音練到吐的語言。
同時阿拉伯語的語法也比較複雜,句子也特別長,雖然沒有大小寫之別,但是有書寫體、印刷體、藝術體的區別,也夠複雜的。再加上他的書寫是從右往左的,跟我們習慣剛好相反。如果未來去阿拉伯世界就業,女性有劣勢。
義大利語
相對來說跟西班牙語難度相似,比法語容易。也同樣有大舌音,跟西班牙語一樣,韻律感十足。名詞分陰陽,語法不難,拼寫有開閉口變音符號,拉丁語詞根保留的相對來說比較完整。21個字母加5個外來字母。
葡萄牙語
相對來說應用場景並不多,跟義大利語相似。世界上使用葡語作為通用語言的國家最大就是巴西和葡萄牙,其他像安哥拉等一些小國,當然,中國澳門葡語也是通行無阻。葡語發音比較單一,名詞有陰陽和雙性,動詞人稱和時態變位有點難度。
高考選擇小語種的利與弊
好處
參考人數少,競爭壓力小
在高考中,外語科目一般情況下默認是英語,因而選擇和參加小語種考試的人相對英語來說是非常少的。而小語種由於接觸少,參考人數少,考生在準備這門考試時壓力相對會減小。
題目相對於簡單,提分空間大
小語種考試由於報考的人數少,因此是全國統一命題,而且相比來說題目難度小。同時,對於考生的詞彙量和知識掌握情況要求比較松,像俄語、日語等專業,一般的詞彙量要求是2000個,比英語少了1000-2000個單詞。對於英語不好的同學來說,選擇適合自己的小語種,可以增大自己的提分空間,有利於取得更好的高考成績。
高考選擇小語種的不足
基礎薄弱,時間緊張
對於小語種,其實孩子從小到大接觸得並不多,很多人對小語種也並不了解,因此不像對英語那樣有一定的基礎。在選擇小語種以後,需要從零開始,重新掌握一門新的語言,並且要掌握紮實,達到高考要求併力圖取得好成績,這會使得備考時間緊張。
英語學習不足,後續發展吃力
選擇小語種專業,意味著高中時間段英語學習的缺失,這使得本就英語基礎較弱的同學英語水平有限。然而到了大學,不少課程是英語授課的,面對這些課程就會十分吃力。另外,大學培養方案一般要求通過英語四級考試才能畢業,而在就業的過程中許多公司和機構也會關注英語四六級成績,所以到了大學,如何通過英語四六級也是一個難題。
注意事項
個人的興趣與能力
如果自己對於語言的把控能力差,或者說自己對於小語種同樣也沒有興趣,學習起來同樣會覺得枯燥無味。
那麼,學習其他的語言也不能取得較好的結果,需要慎重考慮。這種情況下可以選擇先學習一段時間小語種,觀察效果來決定高考要不要選擇小語種。
語種特點與難度
不同的小語種難度也不盡相同。像德語和法語,這兩種語言一方面需要一定的英語基礎來支撐,同時內容複雜,例如法語名詞分陰陽性,不同陰陽性的名詞對應不同的冠詞、單複數變換、時態變換涉及的動詞變位等,會加大學習的難度與壓力。而日語相對來說就會簡單許多。因此,選擇之前要先對改語種本身進行全面的了解。
未來的發展需求
由於小語種在填報部分專業時會受到限制,因此,如果自己的目標和理想專業、就業方向與英語相關,那麼高考一般應當選擇英語作為外語科目。這種情況下,考生在選擇之前可以參考往屆的填報指南,看看自己所青睞的專業和院校招生對於高考外語的要求,再進一步作出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