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局:與雨水較多的氣候有關,接觸千足蟲後,應用水衝洗
華西都市報:在西昌市河東街,一種「千足蟲」不約而至,和它的「小夥伴」一起,向部分居民家中發動「攻擊」。面對這種噁心的爬蟲,居民們不勝其煩,想了很多辦法滅蟲,但是一到晚上,蟲子還是會如期而至。
這段時間,家住西昌市河東街的部分居民心裡挺煩,一種被稱為「千足蟲」的不速之客,一到夜間,就成群結隊開始「入侵」。這種體長約4釐米的蟲子不僅登堂入室,還爬到床上,釋放出臭味。居民們用踩殺、噴殺蟲劑、撒石灰等方法滅蟲,進行了2個多月的「人蟲大戰」。
西昌市林業局病蟲站表示,「千足蟲」學名叫做馬陸,生活在潮溼的地方,如此大規模出現,可能與今年雨水較多的氣候有關。
{蟲潮}
黑色蟲子爬滿牆還很臭
10月11日晚8點過,西昌市河東街342號居民王香家二樓。只見幾條黑色的「千足蟲」,正探頭探腦地從陽臺向臥室進發。
「我之前10分鐘內抓的。」王香將一個塑料瓶子打開,20來條蟲子四散逃竄,並伴隨著一股很難聞的臭味。
這些「千足蟲」體長在4釐米左右,通體黑色或者黑褐色,背上有黃色條紋,多節多足,爬行速度較快。用棍子碰下,立即捲成一圈不動,稍後立即翻身起來爬走。
陳鵬是位老師,他說,從今年7月開始,蟲子就陸續出現了,他在這裡住了43年,還是頭一回見到。起初,蟲不多,也沒有在意,但是到後來成群結隊,如果下雨,外面密密麻麻都是。蟲子們爬到牆壁上、花壇上、臥室裡,甚至爬到天花板上,形成蟲潮。
居民丁發華7歲的孫女說,她起初發現床上有蟲,伸手去捉,結果手上起了小水泡,又紅又癢。
{滅蟲}
請雞幫忙啄蟲沒效果
居民們說,河東街有數十戶居民受這種蟲子影響。
最初,居民採用踩、用掃帚掃等方法除蟲。但蟲子始終殺不完。有居民家養了雞,想讓雞來幫忙消滅,但「這種蟲臭得很,雞都不吃。」
在西郊鄉南壇村與河東街,記者發現,不少路段沿路都撒了石灰。南壇村村幹部楊永安說,只能在牆角撒上石灰滅蟲。
有村民說,撒了石灰,但後來,還是被蟲子「攻佔」。河東街居民陳明衛說,「用殺蟲劑頭天晚上噴了,能殺死一些,但是第二天又有了,真不曉得該咋辦。」
蟲源/
來自附近荒草地
這些蟲子來源在哪裡?居民說,附近有一塊圍牆隔起來的幾畝荒地,屬於西昌市一家房地產公司,沒有開發,之前一直租給別人種花。今年7月,在種了一批香水玫瑰後,就荒廢了,蟲子就是來自這塊荒地,居民還懷疑蟲子是種玫瑰花後帶來的。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這塊荒地,裡面雜草叢生。在守門大爺的幫助下,記者用鐵鍬翻開背光處的雜草,在雜草下面發現了不少的「千足蟲」,越潮溼的地方數量越多。守門大爺說,前段時間下雨,蟲子爬得滿地都是。
林業局/
千足蟲大規模出現與氣候有關
昨天,西昌市林業局病蟲站站長吳貴康說,這種蟲學名叫做馬陸,是一種無脊椎動物,因為腳比較多,被稱為「千足蟲」,不是外來入侵物種。
據了解,馬陸喜歡生活在陰暗潮溼的環境,吃腐敗植物,怕陽光,夜間出來活動。
馬陸並不咬人,遭遇攻擊時將身體蜷曲,同時分泌一種刺激性的毒液或毒氣,可能導致人皮膚出現紅斑、皰疹乃至壞死,如有觸碰,應及時用水衝洗。
吳貴康說,馬陸大規模出現,可能和今年西昌雨水較多的氣候有關。
這種蟲在潮溼的環境下繁殖得很快。至於蟲的來源有可能是這塊荒地在種植花卉時,也有可能是從其他地方帶了過來。
如果居民要滅蟲,吳貴康建議,」可以用普通殺蟲劑連續噴灑。如果蟲源主要來那片自荒地,就要進行除草滅蟲。」楊玲玲華西都市報記者徐湘東攝影報導記者手記蟲子們,不要來「做客」了
晚上,在居民家中採訪,呆了不到一小時,就已有數十條蟲子企圖爬進主人家的房間,空氣中不時傳來它們釋放的臭味。居民們很是無奈,他們不知道,為何這些蟲子會翻越荒地圍牆、越過公路,「不辭辛勞」到他們家中「做客」,他們只是希望,當地的社區、村組,能儘快聯繫上荒地的業主,將裡面的雜草除掉,讓蟲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