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9月7日柏林的聯合勝利閱兵式上,一款緊接著「霞飛」和新銳的「彗星」之後出場的神秘重型坦克可以說吸引了全場各國代表的目光;在它漫長的服役生涯中,儘管僅有的幾次實戰相繼在布達佩斯和西奈半島折戟,坦克兵們對它的抱怨也更多於讚譽,它在柏林大街上的驚鴻一瞥還是影響了戰後一代坦克的發展歷程,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種「恐懼症」……
這就是我們今天評測的主角,由Cobi積木出品的IS-3重型坦克。
套件速覽
按官方標稱由590片零件構成的IS-3和後輩的-7在成品規模上非常接近,車體寬度完全一致,車長則略短一些,對照實車數據大體也符合原車的身材比例。
S-70的炮管是真的超標,就算是前置炮塔在全車長度上也佔不到便宜(笑)。
側視角下這臺-3的還原度還是有著不錯的保障的,車體和炮塔的比例勻稱,包括車體側面的油桶、車尾的發煙筒和3個託帶輪等識別特徵也都能一一對應;行走機構在薄橡膠輪緣的輔助下推動也相當順滑,把玩手感在Cobi的積木坦克中也屬於最流暢的一檔。
但是由於車體主結構的黑色零件堆積層數太多,小直徑的負重輪也無法提供遮擋,導致的一大問題就是即使車身比例大體符合原車數據,在視覺效果上還是明顯讓人感覺偏高偏胖。
箭鏃型首上裝甲的造型比我們之前評測的-7更加完整,前車體上能看到明顯的V型分割折線,儘管箭鏃的傾斜角沒有那麼明顯,首上裝甲的視覺效果還是相當不錯的;稍有遺憾的是正面裝甲和兩側翼子板的接合部分依舊是簡單的堆磚設計,只是由於堆砌的面積較小,才沒有和-7一樣破壞正臉的一體性。
首下裝甲部分雖然說做出了一部分的延伸,但是裝甲造型的面積明顯不夠,加上車體底部的黑色零件部分實在暴露面積太大,整體觀感給人的感覺就非常奇怪……
相較於IS-7造型複雜的倒扣船型炮塔和蘇式冷戰坦克的鑄造蛋殼頭來說,IS-3的平底鍋型炮塔頂部平面的面積更大,弧面過渡更平緩,因此以Cobi的分件風格打造的炮塔看起來也沒有-7那麼零碎,外觀印象分還是得到了一定的保證的。
炮塔頂部的兩個艙門可以打開放入人仔,主炮上方經常被口徑碾壓的那塊頂蓋則依舊是Cobi特色的印刷件式細節。
可能是由於這套IS-3屬於綠盒的通販款產品而非wot限定,主炮並沒有使用廣大坦克世界玩家所喜聞樂見的BL-9,標準的史實配置D-25T與IS-2上的炮管完全一致,同樣也繼承了Cobi中口徑炮管強度偏軟和雙頭連接件開模誤差導致炮管不平整的問題。
主炮的最大俯仰角……虎王直呼不可戰勝。
前車體上做出了一個小凹坑以容納凸出在炮塔底板之外的連接轉軸,在現行款的Cobi積木中則一般選擇在炮塔底板挖出凹槽以減小這個凹坑的面積。
後車體的發動機艙艙門可以打開展示內部的橫置引擎細節。
整個車尾的造型明顯要比車頭完整,尾部裝甲和翼子板的過渡非常自然,比起偷懶堆板的車頭來說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IS-3裡很少見的附屬了兩個Cobi祖傳的胸大肌人仔,手中的武器則是符合蘇軍戰時成員組標配的PPsh-41和託卡列夫TT-33。
1945年柏林勝利閱兵式實拍畫面(確信)
小結
總的來說,考慮到這是一款在2018年年初上市的積木套件,以當時的標準來看 這臺IS-3的表現不可謂不驚豔。彼時Cobi的主力販售產品舊款IV號、KV-2以及虎王都不同程度的受困於履帶推動不流暢,坦克世界合作款也剛剛起步,而IS-3的履帶已經能夠做到順滑的推動把玩,整車的車型比例也更優于于同期的其他產品;再加上Cobi一貫以來的冷門題材獨佔優勢,在它出生的年代 這臺IS-3無疑是Cobi最為引人矚目的產品之一。
只不過時過境遷,1945年讓英美為之戰慄的IS-3到了1956年布達佩斯的街巷中就只能脫帽致敬,這臺積木IS-3在兩年後的今天面對無論是設計還是題材都更為出彩的後輩顯然也是有些力不從心;相對冷門的題材讓-3在有限的生命周期中既沒有足夠的訂單量,也沒有撈到中期改款的空間,現今作為一款停產套件,它的購買價值對非題材愛好者來說顯然就已大大降低了。
不過有小道消息傳聞Cobi預計會在2021年上架一款更新的蘇制重型坦克,不知道會不會是一臺高清重製的-3呢?
以上就是本期圖文評測的全部內容,更多精彩敬請關注:壞雪的樂高倉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