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石四十,再難有李宗盛和梁靜茹

2020-12-22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豆瓣

文丨首席人物觀(ID:sxrenwuguan),作者丨喬雪,編輯丨江嶽

黑格爾曾說:「不愛音樂不配作人。」這句話還有後半句,「雖然愛音樂,也只能稱半個人。只有對音樂傾倒的人,才可完全稱作人。」從上世紀80年代始,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從臺灣出發、到香港、赴北京,兩岸三地,共同組成滾石的這個圈子。

1、『之乎者也』

1973年,臺中。

中正路與建國路的交叉路矗立著一座文藝復興巴洛克式建築,中央車站,這是通往島內各處的樞紐,旅人來往,快速湧動,去往下一個站點。

有位少年背上吉他,從東岸宜蘭上車。他要去臺北。「中國醫藥學院」是此行目的地。

臺北,廣告業的燈火依舊通明,作為亞洲四小龍的臺灣勃興,創業風潮四起,像今天那些決定從4A廣告公司出走的年輕人一樣,段鍾沂、段鍾潭兄弟決意去做點自己喜歡的事:辦雜誌。

圖:段氏兄弟

廣告公司格子間的燈滅了一盞,《滾石》雜誌上的小鳥叫了一聲。

60年代後期,越戰正酣,臺灣成為美國大兵在亞洲的休假基地,閉塞小島吹起西洋之風,西洋音樂和美國雜誌成為年輕人的追捧。段氏兄弟創辦的臺灣版《滾石》雜誌,便是由美國原版而生。

創立之初的臺灣《滾石》雜誌主要是介紹西洋音樂,但經營情況不佳,到第四年時,段氏兄弟已經負債700萬臺幣。

臺灣民歌運動如火如荼,在西洋音樂的浸染下,年輕人開始尋找本土化的路徑,楊弦、胡德夫、侯德健等歌手在被西洋樂佔據的樂壇上唱出「自己的歌」,帶動了一股熱潮。在這樣的風口下,兄弟二人起心動念,1980年,臺北光復南路290巷3號5樓,一家名為滾石唱片的公司開張了,加上創始人,一共6名員工。

此時,臺北的仁愛醫院裡,多了一個叫羅大佑的醫生。

出身於醫生世家,又接受了七年的醫學教育,他只想成為一名普通的放射科醫生。這位羅醫生內心有些封閉,喜歡獨自窩在X光室裡,在最簡單的工作流程中完成醫生的職責。伽瑪射線也照射不出他內心的孤獨,在不扮演醫生的時候,他的兼職是替人作曲寫歌。

臺灣南部的高雄市,夜市的小燈盞密集地釋放自己的能量,My Club是其中一處夜生活的聚角,午夜的男女在這裡匯合。舞臺上,一個叫潘越雲的捲髮女生抱著吉他自彈自唱,條件允許時,她會和鋼琴手合作彈唱,更多時候是一個人,她的駐場搭檔是蘇芮,每次等蘇芮唱完,她就上場,兩人輪番休息。

唱歌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因為她要賺重返校園讀書的錢。在一次高雄舉行的慈善演出上,潘越雲演唱了《如果》。沒過多久,她收到了從臺北寄來的一張車票。那時的她還不知道,高雄演出現場,坐在臺下的原唱邰肇玫向滾石力薦了自己。

就這樣,22歲的潘越雲第一次走進錄音棚,試唱了王海玲的《忘了我是誰》、蔡琴的《恰似你的溫柔》以及自彈自唱了一首西洋歌曲。一個多月後,她再次收到了從滾石寄來的一張車票,一隻皮箱、一本英文字典,她隻身從高雄奔向繁華的臺北,投身樂壇。

「那是一張單程車票。」潘越雲強調。

和如今的初創小公司一樣,滾石沒有錢。在此情況下,滾石做了一道拼盤,將潘越雲與吳楚楚、李麗芬製作成合輯,《三人展》,是滾石創業的一號作品。

市場反應很好。更重要的是,她們打破了界定歌手的規則,聽眾其實不那麼在乎歌手的顏值,會唱歌才是最重要的。滾石乘勝追擊,潘越雲的第二張專輯,《天天天藍》賣到了七萬張——當時專輯的平均銷量也就三萬張。

潘越雲的聲音很特別。滾石只是憑感覺抓住了她。

此時的羅醫生已經替很多人寫了歌,但《童年》和《光陰的故事》這樣的歌還不足以闡釋他的內心,他帶著自己作品四處推銷,卻無人買帳,直到他敲開滾石的大門,段鍾潭第一次聽完就驚嘆,「這是個寶,太好了!」

很快,滾石為這個叫羅大佑的醫生製作了第一張創作專輯《之乎者也》。行業並不看好這位毫無基礎的醫生,報紙上還有記者預測這張唱片只能賣兩千張。滾石不在乎。「不管賣多少張,這就是我們要做的音樂。」

『知之為不知,在在不在乎』

『現在看看我們的青年他們在講什麼』

『歌曲審查之,通不通過乎』

『袖手旁觀者,你我是也』……

羅氏的填詞,羅氏的編曲,低沉的咆哮,就像宣發文案裡說的「這裡沒有不痛不癢的歌」一樣,每一首歌都像子彈一樣打在聽者的心臟上。

他唱出了兩極對抗格局的扭曲背景之下,年輕人對現實的不滿和憤怒。

很快,年輕人把憤懣迅速轉化為對這個戴墨鏡穿黑襯衫青年的喜愛。《之乎者也》賣了14萬張,媒體評價「在臺灣國語流行樂壇投下的一顆改變流行樂史的原子彈」。羅大佑被推上神壇。

臺大歷史系的女生鄭怡和中專肄業的男友李宗盛正在熱戀,社會青年李宗盛沒有文憑,白天他幫家裡扛瓦斯,閒暇時間,他和幾個中專同學搞了個樂隊,有時候會去參加歌唱比賽;晚上,陪女友去錄製唱片,在錄製過程中他老是指指點點,發表一些看法,這些舉動被注意到,滾石決定讓他試試。

結果就是,由他製作的《小雨》一曲蟬聯臺灣《綜藝100》十三周冠軍之久,專輯更是一路暢銷,女友鄭怡一炮而紅。

24歲的李宗盛站在幕布後看到女友接受萬眾歡呼的場面,整個人都呆掉了。之後,他為張艾嘉製作的《忙與盲》更是開啟了臺灣「概念專輯」之風。李宗盛被滾石列作了王牌。

1984年,羅大佑的第三張專輯《家》發表,編號為RR111,這已經是滾石的第111張唱片了。如果你是細心的聽眾,會發現滾石會在每封唱片後都會寫到「滾石愛你,矢志不渝」。滾石很愛惜聽眾。

從那時起,羅大佑唱哲人的深思,李宗盛唱塵世的哀愁。

羅大佑跳起身來,像5歲那年爬在榕樹上看大人的世界一樣,俯瞰眾生和世事;李宗盛則深伏地底,剖析著俗人的愛恨。這是集體主義向個人主義的過渡,滾石開啟一個新的視角看世界。

2、『阿宗三事』

滾石再一次憑感覺摸到一張好牌。李宗盛像吸鐵石一樣,為滾石引來無數佳音。

玉女陳淑樺,在李宗盛操刀下剪去一頭長髮,被塑造成獨立女性的形象,一首《夢醒時分》幫滾石賣到百萬紀錄。據妻子朱衛茵回憶,李宗盛經常大半夜還在家裡編曲,整整十個月,都是朱衛茵獨睡,「仿佛過了十個月沒老公的生活。」

李宗盛喜歡打麻將,在他打麻將的西餐廳裡,周華健連彈帶唱,大哥覺得這個後生不錯,「你唱得不錯,跟我來滾石吧」。然後,一首《心的方向》改變了駐場小弟的人生。

因音樂工作室被燒,「醜漢」趙傳一度陷入窘境,直到李宗盛為他寫了《我是一隻小小鳥》,這首歌將小人物的無奈而又卑怯寫得淋漓盡致。趙傳一唱,果然紅遍大江南北。

此時的李宗盛已經是滾石的副總,他的肆意背後,有公司層面的支持。

被支持的不僅僅是李宗盛。才華在這裡是通行證。

製作人小蟲為任賢齊編曲是R&B風格,但他本人覺得抒情搖滾會更好一點。要知道,只要重新一編就要請樂手進錄音室唱,都是要燒錢的。「可是那個時候滾石允許我們編了五個版本,唱了五個版本,讓我們選一個最好的出來。」任賢齊說。

盛年的李宗盛遇到了林憶蓮,「像林憶蓮這樣的女人,只聽她的聲音,便足以愛上她」。當時從DJ轉型做歌手的林憶蓮正在滾石的勁敵飛碟唱片,李宗盛用一首《當愛已成往事》將阿蓮成功挖角。後來,這首歌也成為陳凱歌《霸王別姬》的主題曲。

圖:1992年,張國榮、林憶蓮、李宗盛

當劉若英第一次走進臺北光復路麥當勞樓上的滾石唱片公司時,看到的是襯著黃色底的八字口號「我在滾石,我很重要」。

滾石變成了音樂人的信仰。這輛巨大的花車上,已經站著張信哲、萬芳、杜德偉、辛曉琪、張國榮、蘇慧倫、任賢齊、莫文蔚等藝人。

滾石走進黃金時代,它一度擁有員工1200人,籤約藝人200個左右。

高產李宗盛的反面是4年沒發過專輯的羅大佑,專輯《家》之後,羅大佑找不到任何創作的動力,但歌迷們希望他「再憤怒一點」,高壓下的羅大佑選擇出走。沉寂4年後,他才帶來《愛人同志》,延續了以往的懷疑和批判,那個羅大佑又回來了。

李宗盛也很害怕。寫出一首爆紅的歌,下一首怎麼辦?這張專輯賣了五十萬,下次就會期待八十萬、一百萬。腦汁抽乾,心思挖空,甚至到錄歌了,詞都還沒出來。「我好不容易才坐到那個位置,生怕這一張搞砸了,我就又要回去送瓦斯了。」

1994年,正是文藝界的一個多事之秋。馮小剛拍了《北京人在紐約》,王小波寫出了《黃金時代》,顧城舉起了斧頭再也無法用黑色的眼睛尋找光明。瓶頸期的李宗盛舉行了暫別歌壇演唱會。演唱會上,李宗盛大方地邀請林憶蓮上臺,林憶蓮害羞地說緊張,目光流轉,反射出李宗盛狡黠的笑容,臺下坐著當時的妻子朱衛茵。

痛失軍師李宗盛的滾石有些神傷,畢竟李宗盛撐起了半個巔峰滾石。老段下了一個『退此一步即無死所』的決心,滾石開始將觸角伸向國際,於島外創立數個子品牌。

3、『我有一個新的故事要對你講』

1994年12月17日晚8點,香港紅磡體育館,竇唯、張楚、何勇的《搖滾中國樂勢力》演唱會正式開演。

在這個一向只為娛樂而來,在聲光舞影中求取一夜歡樂的香港娛樂重陣,人們帶著好奇和窺視觀賞來自北京的新音樂風採。何勇在唱《鐘鼓樓》時說:「這次有機會來香港,我們最應該感謝的是魔巖文化張培仁和賈敏恕,他們為中國流行文化做出了貢獻。」

一語成讖。這一晚魔巖三傑將整個世界劈開,金戈鐵馬的震撼為新世界帶來了內地搖滾樂。那次在香港放聲後來成為歌迷們的聖典,而何勇口中的張培仁和賈敏恕,正是離臺赴京一起塑造魔巖文化的滾石副總們。

受到內地魔巖的震動,滾石也開始籌劃臺灣的魔巖。

一代人正在老去,但總有人正年輕。

蒜頭村青年吳俊霖說:「就算是打死我,我也要待在吉他的世界裡」,他也靠著這種決心,一身孤勇背包從臺南跑臺北。接連碰壁是必然,他做過業務員,賣過保險,擺過地攤,甚至5次失去琴行工作機會,因為別人在賣吉他,他只懂悶頭彈琴。

終於,在地下小酒吧的舞臺上,他和他的Chinablue樂隊得償所願地衝著彼時的年輕人嘶吼,每個周末花200塊臺幣聽一場他的Live成了年輕人的心頭好。魔巖負責人張培仁也被朋友拉去,被震撼的他甚至無法從音樂工業的角度來解釋,「這人到底在唱什麼?」

這位土酷的少年就是後來的伍佰,他用臺語唱藍調搖滾,強烈搖滾的節奏,簡單直白的歌詞,伴隨著嘶喊的聲音,造成迷幻又震撼的效果,像一股衝擊波打入聽眾的穴道。

圖:青年伍佰

在滾石內部,既有一大批俊男靚女的偶像歌手,也湧現了像伍佰、張震嶽、MC熱狗這樣的奇形怪狀對抗偶像力量的歌手。

候鳥羅大佑在去過紐約、北京等許多地方後,暫時選定香港落腳,他集結林夕等人一同創辦「音樂工廠」,這也成為滾石擴張的一項重要工程。

李宗盛當年那場演唱會後,鋪天蓋地的飛沫襲來,林憶蓮不堪重負遠赴加拿大,為了割斷與李宗盛的聯繫,她還託中介賣掉了自己在臺灣省的不動產。李知道後立馬奔赴溫哥華,在林憶蓮家門外守了一夜,才有了那首《為你我受冷風吹》。

再出現在公眾視野時,兩人已經是連理。

1999年12月31日晚,羅大佑和李烈、蘇芮在香港的一條賭船上,大家一起唱歌,躺在船上看月亮。羅大佑回憶,「如果是世界末日的話,我覺得在船上也不錯,挺浪漫的,結果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河水流深,船體慢慢移動,月光黠白,夜幕落下,大家平靜地迎來千禧年。

4、『當車聲隆隆,夢開始陣痛』

滾石迎來了危機。

無論是北京的魔巖,籤下黑豹樂隊的香港勁石,還是母公司臺灣滾石都在不同程度上面對著新世界的衝刷。時代的巨流經過,石頭開始有裂縫。

過快的擴張和投資失敗讓滾石陷入現金流的危機中,另一邊,網際網路的巨手讓音樂易得,廉價,甚至「免費」。

滾石不得不從各大市場召回負責人共同應對危機。但這場旋風沒這麼快過去,內地也開始通過各大衛視的選秀髮掘自己的星力量;看到華語音樂崛起態勢的五大國際唱片公司,華納、環球、BMG、百代、索尼迅速介入局華語市場,滾石腹背受敵。

唱片銷量大不如前還不是最糟糕的,滾石的中流砥柱也開始紛紛離巢。

老將羅大佑因家庭變故暫停創作,婚變的李宗盛離開滾石去了上海,光良、任賢齊、黃品源等5位藝人也相繼離開。而魔巖的關閉讓已籤約的陳綺貞毅然決然地離開滾石。滾石獨剩了梁靜茹和五月天兩張年輕面孔。然而幾年之後,五月天也自組公司,離開滾石,並在之後挖角了梁靜茹加盟。

另一邊,曾經被萬眾矚目的魔巖三傑卻走上了另一條路。何勇被送進精神病院,竇唯燒了卓偉的汽車,張楚宣布退出搖滾界。昔日的搖滾巨星,成了時代洪流中的一條斷溪。

滾石的成員距鼎盛期已經削去一半還多。

段鍾潭用「災難」一詞形容當時的滾石:很清楚該怎麼做,卻毫無應對的能力,不是意識沒跟上,而是客觀條件不允許。

滾石真的只剩下了一個孤單的背影。

2010年,第一屆「滾石同學會」在臺北舉行。150多個「老滾石」去敘舊。趙傳跟老段見面時,見到他的第一句話就是「我以為我會老死在滾石,……」 老段說:「很抱歉沒有讓各位在滾石老去。」流著眼淚,他又說:「讓大夥離鄉背井四方謀生,很抱歉沒有照顧好大家。」

2009年零點後的央視春晚因為4個老男人的出現而掀起了一個高潮。他們在臺上既彈且唱,用小型演唱會的形式連續唱了7分多鐘。

李宗盛和周華健、羅大佑、張震嶽,這四個加起來超200歲高齡的老炮,組成的樂隊就是「縱貫線」。這原本是一條貫穿臺灣島的公路,經滾石運作,成為懷舊代名詞。

圖:縱貫線樂隊

滾石想絕地求生,「懷舊」是最先打出的牌。

羅大佑曾說過:舞臺的起源是用於祭天的。縱貫線在2009-2010年的告別演出中,老炮重聚首,經典依舊經典,舞臺也精彩紛呈,但也讓這場只持續一年的「吃老本兒」買賣祭了天。

2010年1月15日,上海大舞臺,傳來四個男人一起合唱「朋友一生一起走,一句話,一輩子……」的歌聲,告別演唱會上縱貫線誰都沒有哭,而臺下,搖臂掃過,目光所及,更多的是同樣中年大叔們摺疊溝壑的額頭和略顯溼潤的眼角。

之後,滾石還嘗試了《滾石愛情故事》系列、經典懷舊系列演唱會等動作。為此買單的,大多是內地的中年人。

它沒有停止努力。

2020年,滾石四十周年到來,3月,一則滾石與網易雲音樂達成戰略合作的新聞,透露出滾石準備張開雙臂,擁抱網際網路。

成長總是要付出代價的,但跟不上時代的成長也會付出許多心酸。滾石有過黃金時刻,人們看過鮮花盛開,野火燎原,也有底氣去相信,要先有文藝的復興,才能有產業的繁榮。這也許是一個歷史的起點,但是絕對不是也不該是歷史的終點。

廣州羊城創意園,駐紮著依託網際網路起家的音樂公司酷狗的總部,以及正試圖通過網際網路打造下一代歌壇明星的YY娛樂總部,而在正門立著四個比成年人還高的白色大字「中央車站」。這是滾石重點布局的新項目。

2016年的秋天,夜幕低垂,能容納1000人的中央車站Live House即將迎來今天的歌手鬱可唯,在此之前,她也去過國內外其他Live House。「這裡的音響條件確實是頂級的,氛圍和互動性也會更好。」鬱可唯說。

忙碌了一天的男男女女,熙熙攘攘地湧進中央車站。

「這條路我就知道它是對的。」滾石創始人老段說。

部分資料來源:

【1】《滾石給了我一張歌手生涯的單程車票》,潘越雲,東方早報

【2】《如何評價李宗盛》,知乎

【3】《專訪羅大佑》,三聯生活周刊

【4】《滾石三十年之:我聽滾石,這很重要》,流水紀

【5】《有一種打不死的關係叫滾石》,橘子娛樂

相關焦點

  • 四十年的滾石裡裝著你我光陰的故事
    一張又一張專輯,一曲又一曲經典,成就了他,也成就了充滿人文精神的滾石。「什麼都可以拋棄什麼也不能忘記」,近四十年後的今日,黃昏的街邊,空蕩的地下通道裡,羅醫生的歌曲,依舊被各種聲音反覆彈唱。 之後是李宗盛。他是歌手,也是滾石的頭牌製作人。
  • 網易雲音樂戰略合作滾石唱片,含李宗盛、五月天、梁靜茹等音樂版權
    3月31日,網易雲音樂宣布與滾石唱片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在音樂版權、藝人發掘培養、音樂IP深度開發、原創音樂、音樂演出、在線K歌等音樂上下遊領域展開深層次、多樣化的合作。滾石唱片創立於1980年,在華語樂壇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 揭秘42歲梁靜茹戀情?56歲男友林達光照片曝光,為何稱李宗盛乾爹
    梁靜茹 小編的話:梁靜茹和林達光戀情曝光後,11月5日,梁靜茹所屬經紀公司向臺灣媒體證實,梁靜茹確實有了新戀情,「我們一直鼓勵她繼續相信愛情19歲被李宗盛發掘加入「滾石唱片」,專輯全亞洲銷量逾1800萬張,《勇氣》《寧夏》《分手快樂》《可惜不是你》等更成為經典曲目,1999年出道至今已發行10張大碟和一張精選專輯,深受兩岸三地和新馬歌迷的喜愛,被冠以「療傷天后」美譽。梁靜茹自曝父親去世後,對李宗盛有種父親般的依戀,乾脆稱呼都改成了「乾爹」。
  • 滾石唱片和華語流行音樂的30年:未來的主人翁
    李宗盛的顏色,很大部分也成為了滾石的顏色,這兩者就像是攙扶著共同進步的兄弟,一起不被人關注、一起被捧到天上、再一起回到凡間,李宗盛是滾石的開國元勳,也是忠臣,他首先給滾石帶來了一波又一波的驚喜,從文藝女青年到都會女子再到熟女,每個女子都成了時代的標本。
  • 李宗盛和他的7個女人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
  • 李宗盛 林憶蓮離婚後首次同框:愛過他的,何止這一個女人。
    《漂洋過海來看你》這個版本,被很多人選為最難超越的版本)ps:年輕時的周華健,真帥)▼02說到張信哲人們很難把他和李宗盛聯繫在一起更讓很多人想不到的是他的成名曲《愛如潮水》就是李宗盛創作的張信哲和周華健的際遇差不多曾在滾石擔任助理
  • 滾石40年,致敬前浪_環球人物網 - 有溫度的人物網站
    彼時,滾石的目標看起來未免過於宏大:製作華人自己的流行音樂。彈指一揮四十年。這樣「基本上很難」的一件事,滾石不僅做到了,還把自己寫成了華語流行音樂的一段傳奇。段鍾沂回憶說,當時並不流行所謂創作歌手(Singer-songwriter)的概念,甚至於報紙上有一個記者預測,這張唱片只能賣兩千張。但剛剛成立不久的滾石,做出了另類的、也許是其發展過程中的最重要的一次判斷選擇,「我們很肯定地和羅大佑講,不管賣多少張,這就是我們要做的音樂。」段鍾沂說。
  • 梁靜茹:《Time & Love 演唱會》
    一看到梁靜茹最新的《Time & Love 演唱會LIVE全記錄 》的大碟封面和曲名,就知道是關於「天空」及「日子」,給予你一種莫名的平靜。  一看到梁靜茹在這VCD中演唱會的精華片段,首次看真她的樣子,大眼睛,圓圓笑臉,露出小虎牙, 樣子有點像容祖兒加陳松伶;19歲出道至今,五年來在滾石出了五張唱片,今年23歲的她已成為滾石的一姐。
  • 42歲梁靜茹:幸好遇見李宗盛,可惜不是五月天丨百家故事
    許多年後,當李宗盛回憶起第一次見到梁靜茹時的樣子,總會用「傻人有傻福」來形容她。在成為「情歌天后」之前,梁靜茹只是一個「小鎮姑娘」。李宗盛比誰都明白,對於一個歌手而言,與其「推」,不如「等」。於是他回答道:「你回去吧,你就去找回那個最單純最熱愛唱歌的自己,準備好了再回來。」回到馬來西亞後,梁靜茹在一間回民餐廳唱了兩個月的歌曲。
  • 梁靜茹唱的最好的一首歌,李宗盛讚賞不已!
    梁靜茹「hey女孩你聽著/所有愛情都有競爭者/我不妒忌你們快樂/雖然我人生因此有曲折他還是不錯的/我們的選擇不是巧合/你用青春大膽假設/我去將失去活成一種獲得然而事實上,這首歌曲也似乎是在訴說著李宗盛自己的經歷。關於當初與前妻朱衛茵和林憶蓮的一段讓他不堪回首的往事。萬萬沒想到的是,若干年過後,這個「第三者」也離他而去。真讓人唏噓不已!
  • 20年後,看看梁靜茹和她的勇氣
    0119歲梁靜茹最勇敢的事就是去陌生的城市臺灣為歌唱事業而戰。事實上去臺灣並不是一個突發事件,而是一個期待已久的事件。馬來西亞的城鎮女孩梁靜茹在當地民歌創作比賽中獲得第三名,藉此機會在滾石唱片公司和馬來西亞發行的合輯中留下了自己的聲音。
  • 我們為何仍愛梁靜茹的情歌?
    MV裡,梁靜茹是這個夜晚的旁觀者,在女主角沉溺於過去的情緒中時,她唱,「不是心不死/還留你一個位置/只是呼喚過的名字/要怎麼從回憶的固執/徹底消失」,當女主角沮喪地哭泣,最終醒悟時,她唱,「我好嗎/有誰能傾聽/有誰會同情/獨自等雨過天晴/等不回當時/擁抱的激情/我很好/說給昨天聽/換一張明天的風景/自己和自己同行。」
  • 李宗盛攜小27歲嬌妻逛街,老婆「撞臉」梁靜茹,難怪老公這麼寵她
    據臺媒報導,梁靜茹離婚一年後終於擁抱了新歡,媒體拍到梁靜茹和總裁男友林光達甜蜜約會的場景,此後梁靜茹也是大方承認了自己的新戀情。 眾所周知梁靜茹再次之前有一段八年卻差強人意的婚姻,這段婚姻讓原本天真爛漫的梁靜茹傷的遍體鱗傷,好在現在的她終於找到了自己的真愛,據說梁靜茹的男友比她大14歲,兩人相識於男方經營的餐廳。
  • 離婚一年後梁靜茹仍期待愛情,自爆有新戀情,可惜不是五月天
    就在去年,梁靜茹結束了長達9年的婚姻,宣布了離婚的消息。而就在近日,梁靜茹在出席一場活動的時候被問及到情感方面的問題時,梁靜茹笑著稱自己仍然相信、也期待愛情,並且自己已經做好迎接新戀情的準備。而後記者也是直接問梁靜茹是否已經有新歡,梁靜茹雖然沒有直接回答但是也沒否認,反而還表示「有男生約我,我就會去,喝個咖啡。」
  • 梁靜茹:他說他恐婚,只是不夠愛你
    梁靜茹出道20年,唱紅的經典情歌積累無數,也成功晉升為許多歌迷心中的療愈系情歌天后。相隔7年再出片,梁靜茹心中也有許多成長與感嘆,19日,她在IG上PO出《親親》和《如愛所願》2個階段的馬尾造型照。雷同的角度和表情,卻已經轉眼過了13年,讓她也忍不住有感發文:「歲月匆匆,來去匆匆,步伐不緩慢,成長不緩慢,自然有自己的節奏。」
  • 80後記憶中的歌曲—「情歌天后」梁靜茹
    答:梁靜茹!梁靜茹:這個鍋我不背…這是近一段時間在網絡媒體中非常火的一個梗,其中主角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歌手。那為什麼要在這個時間寫到她呢,是因為她的成名也離不開我們這幾期的主題「李宗盛」。梁靜茹出生於馬來西亞一個小鎮,父母都是音樂愛好者,在這樣的薰陶下梁靜茹很小就對音樂產生了興趣,開始參加當地各種歌唱比賽。1996年她參加了馬來西亞海螺新韻獎民歌創作比賽,由於比賽中表現出色,她得到了機會參與錄製馬來西亞滾石發行的《第二屆海螺LEE COOPER紀念專輯》。
  • 滾石唱片30年:時間蕩滌,留下一塊滾石(全文)
    實際嚴格說來,羅大佑的前兩張唱片基本可以說是他的獨立製作,大部分作品的錄製甚至是在日本完成的,滾石作為一個新興的唱片公司非常有勇氣地接下了羅大佑唱片的發行和宣傳。羅大佑以當時尚嫌「重口味」的偏向搖滾樂的曲風,再加上犀利的歌詞創作了大量社會性議題的歌曲,這在中文流行歌曲的歷史上是顛覆性的。
  • 前夫是渣男典範,受李宗盛提攜,今成「情歌天后」,41歲卻仍單身
    梁靜茹在事業上可以說是紅紅火火,可她的感情卻是一波三折,如今41歲的她卻還是單身狀態。梁靜茹出生於1978年的馬來西亞,但是她的普通話可以算是很標準的了。可以說,梁靜茹的童年是在比賽與競爭中長大的。不管是書法比賽,唱歌比賽,梁靜茹都有參加。
  • 山東衛視2017年春晚錄製完畢 梁靜茹小火車上領唱全場
    本次春晚主打青春色彩,以「在一起」為主題,梁靜茹傾情加盟,現場清唱《勇氣》,領唱全場,滿滿的青春氣息。梁靜茹演唱《暖暖》­  梁靜茹演繹經典老歌 引發全場大合唱­  金曲歌后梁靜茹登場獻唱兩首經典老歌《暖暖》和《勇氣》,引發全場觀眾大合唱,讓人不禁追念青春,勾起溫暖記憶。
  • 陳淑樺的這首歌,很多人以為梁靜茹是原唱,聽完才知誰更強!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首由李宗盛填詞作曲,陳淑樺演唱的歌曲《問》。1992年,陳淑樺在滾石大陸演唱會上首次演唱了這首歌,一年後歌曲經過重新編曲成為楊紫瓊和甄子丹主演電影《詠春》的主題曲,但是這首歌在陳淑樺的音樂生涯中並未掀起多大的漣漪,直到在李宗盛2006年《理性與感性》演唱會上,梁靜茹翻唱了這首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