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長對於兒童房的裝修存在誤解,以為兒童房就是成人房間的縮小版,千萬別自以為是,兒童房的裝修道道多著呢。
兒童房需要滿足孩子不同階段的成長需求,最終目的是為了打造一個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的人,因此本文將從以下四個原則來展開說設計,分別是:1.安全 2.方便 3.滿足功能 4.可變。
01
根據安全原則設計
安全是第一原則,尤其是低齡寶寶。安全問題主要是三部分:防甲醛、防磕碰、防觸電。
1.選材一定要注意防甲醛
兒童的免疫力比成年人要差很多,因此格外要注意環保問題。
首先,家具儘可能少用合成木材,多用實木家具。
其次,牆面一定要用成品膩子,推薦使用水溶性、環保型、耐擦洗的內牆塗料,如果使用牆紙,尤其要查看膠水是否符合環保標準。
最後,地面不建議使用地毯,因其不易清洗,又容易吸附空氣中的塵蟎,對孩子的健康不利。
2.低齡兒童應尤為注意磕碰問題
小孩子好奇心強烈是天性,行為不易受控制,非常容易在不經意間受傷,父母應從多方面進行考慮。
①防撞:柜子應該固定在牆上,避免傾倒時壓傷孩子;家具和硬裝要避免尖銳的稜角,儘量採用圓弧收邊,或者粘貼防護包邊。
②防夾:櫃門應安裝阻尼器,如液壓合頁,使櫃門可以均勻緩慢關閉,房門可卡上防撞門擋。
③防跌落:當孩子還小的時候,容易從床上跌落,如果床太高就很危險,因此建議購買可調節高度的床,幼兒時,高度調節為30-40cm左右即可。
3.用電安全要著重注意
孩子手指纖細,極易誤觸插座,應為插座加上蓋子/插板安全塞,避免孩子觸電危險。
02
根據方便原則設計
如果父母包辦了所有的事情,孩子長大後容易生活無法自理、喪失責任心,因此需從小進行培養,我們可以通過讓孩子學習收納整理,逐漸養成好習慣,父母要做的就是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
①選用高度合適的家具:衣櫃可以定製得矮一些,讓孩子可以夠得著,方便取用。
②巧用收納筐:準備一些收納筐,用於盛放不同種類的物品,教育孩子隨手歸位。
03
根據滿足功能原則設計
孩子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功能需求,這都是要在前期考慮到的。
1.打造玩耍區域
幼兒時,尤其是1-3歲,孩子對這個世界充滿了探索欲望,家長可以為他/她打造一個專屬遊樂區。通過爬行墊+安全圍欄,在客廳或者兒童房鋪一塊親子遊戲區。
3歲之後,孩子進入幼兒園,這是一個創造力非常活躍的階段。家長可以製作黑板牆鼓勵他們創作,方式也很簡單,在牆上貼上黑板牆貼紙或者刷黑板漆,塗塗畫畫有助於孩子的右腦發展。
2.培養閱讀興趣
當孩子進入幼兒園之後,就可以培養他/她的閱讀興趣了,為今後的學習打下基礎。
孩子的書櫃要與成人有所區別,因為他們的書大多比較薄,不方便通過書脊辨識。如果統一放置在普通書架中,不易取放,力氣小的孩子更無法進行抽取。建議使用報刊架或者小柜子的書櫃,一目了然,方便孩子自行取用整理。
3.營造學習氛圍
當孩子正式進入小學之後,學習成為主要活動。此時,應獨立設置學習區,將玩具遠離此處,避免幹擾。除此之外,學習區的光線一定要好,否則很可能會近視。
4.可變
可變的兒童房才耐用,因此必須根據孩子的成長不斷變化,否則很快就不適用了。
所有在設計兒童房時,一定要學會做減法,留有餘地。在選擇家具的時候,如果把握了以下三個原則,將會降低更換頻率。
①選用方便移動的輕便家具
很多家具,孩子長大後就用不到了,例如下圖的帳篷就可隨時移走。
②選用可根據年齡調整的家具
因局限於身高,孩子小時候只能碰觸到高度較低的家具,但隨著漸漸長大,原先的高度顯然不適合。因此可選用能靈活調整方向的柜子,便於適應不同年齡。
床和桌椅也建議選用能調節高度的款式。
③選用可拓展的模塊化家具
孩子成長變化大,物品數量也會隨著年齡增長逐漸增加,通過不同的組合方式,增加新模塊,即可適合新的布局模式,增加了家具的靈活性。
除此之外,兒童房一定要留白,拿好這個公式,才能應對變化:成長型兒童房 = 4㎡基礎功能+2㎡成長空間留白。
孩子在3年級之後,開始具備較強的自主意識,家長可以提前留白,讓他們根據自己的愛好進行裝飾,這樣有助於培養自我空間的歸屬感,也能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