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關閉歐洲第一所孔子學院

2020-12-15 青年參考

瑞典關閉歐洲第一所孔子學院

本報記者 高珮莙 《 青年參考 》( 2015年01月14日   19 版)

    圖片來源 CFP

    近日,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宣布不再與孔子學院續籤合作協議,將於2015年6月30日關閉該校始建於2005年的歐洲第一所孔子學院。

    據香港《南華早報》報導,斯德哥爾摩大學在網站上稱,如今的情況與10年前不同,瑞典與中國的學術交流早就進入了更高層次,「這樣的合作顯得多餘」。該校解釋說,此舉與政治無關。

    《華爾街日報》稱,這並不是孔子學院第一次在海外遭到冷遇。2013年12月和2014年6月,加拿大、美國的大學教師協會(CAUT)先後呼籲全國學校切斷與孔子學院的聯繫。去年9月,芝加哥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先後拒絕與孔子學院續籤合同。它們的理由無一例外:擔心孔子學院幹涉學術自由。

    正如美國「環球郵報」網站所說,在韓國首爾開設第一所孔子學院時,沒人預料到,它如此快速地達到今天的規模。

    與其他文化推廣機構不同,由中國政府支持的孔子學院提供師資和教育材料,向囊中羞澀的外國大學提供漢語教學。如今,孔子學院在123個國家的476所大學和851所中小學中擁有分支機構。

    《華爾街日報》評論稱,學生有權學到不戴意識形態有色眼鏡的中國語言和文化。隨著孔子學院的增加,一些學者認為,孔子學院對西方的學術自由、教育思想和言論自由構成了威脅。

    2014年,孔子學院總部、中國國家漢辦負責人徐林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採訪時證實,孔子學院的老師需提交報告,避免談論政治敏感話題。BBC認為,和推廣漢語相比,10年來,漢辦擔負了更廣泛的外交政策目標——使中國成為文化大國,而不僅僅是經濟大國。

    對於一些西方媒體指責「孔子學院宣傳政府意識形態」,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反駁說,西方一些人仍抱著意識形態偏見看中國,想當然地認為政府主導的孔子學院是中國政府輸出意識形態的工具。

    事實上,北歐國家在中國也開設了和孔子學院類似的文化教育機構,通過定期舉辦活動、培訓、出國訪學等途徑,促進對華文化交流,部分經費、人員和教材由北歐國家政府提供支持。在瑞典,孔子學院並非唯一的外國文化交流機構。新華社稱,目前仍有70多個國家的200多所大學正在積極申辦孔子學院。

    日本《外交官》雜誌指出,許多人對中國日益強大的力量感到不安,但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孔子學院在美國校園裡限制學術自由,這種批評最大的問題就是「混淆了擔憂疑慮與事實結論之間的區別」。雖然孔子學院被視為「中國海外宣傳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宣傳本身沒有消極內涵,建設文化軟實力也並無不妥。

    《外交官》稱,2014年,美國大學理事會主席大衛·科爾曼在洛杉磯的一次會議上表示:「漢辦(孔子學院)就像太陽,照亮了在美國發展漢語教學的道路;美國大學理事會是月亮,我們很榮幸能反射來自漢辦的光。」

    對於被關閉的孔子學院,《中國日報》遺憾地表示,孔子學院提供了中國與其他國家建立友誼、加深了解的橋梁,「有些人顯然需要一副新的矯正眼鏡,幫助他們客觀公正地看待孔子學院」。新華社稱,關閉孔子學院讓外國學生失去了學習漢語的機會,消除誤解的通道從此消失。

    近日,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宣布不再與孔子學院續籤合作協議,將於2015年6月30日關閉該校始建於2005年的歐洲第一所孔子學院。

    據香港《南華早報》報導,斯德哥爾摩大學在網站上稱,如今的情況與10年前不同,瑞典與中國的學術交流早就進入了更高層次,「這樣的合作顯得多餘」。該校解釋說,此舉與政治無關。

    《華爾街日報》稱,這並不是孔子學院第一次在海外遭到冷遇。2013年12月和2014年6月,加拿大、美國的大學教師協會(CAUT)先後呼籲全國學校切斷與孔子學院的聯繫。去年9月,芝加哥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先後拒絕與孔子學院續籤合同。它們的理由無一例外:擔心孔子學院幹涉學術自由。

    正如美國「環球郵報」網站所說,在韓國首爾開設第一所孔子學院時,沒人預料到,它如此快速地達到今天的規模。

    與其他文化推廣機構不同,由中國政府支持的孔子學院提供師資和教育材料,向囊中羞澀的外國大學提供漢語教學。如今,孔子學院在123個國家的476所大學和851所中小學中擁有分支機構。

    《華爾街日報》評論稱,學生有權學到不戴意識形態有色眼鏡的中國語言和文化。隨著孔子學院的增加,一些學者認為,孔子學院對西方的學術自由、教育思想和言論自由構成了威脅。

    2014年,孔子學院總部、中國國家漢辦負責人徐林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採訪時證實,孔子學院的老師需提交報告,避免談論政治敏感話題。BBC認為,和推廣漢語相比,10年來,漢辦擔負了更廣泛的外交政策目標——使中國成為文化大國,而不僅僅是經濟大國。

    對於一些西方媒體指責「孔子學院宣傳政府意識形態」,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反駁說,西方一些人仍抱著意識形態偏見看中國,想當然地認為政府主導的孔子學院是中國政府輸出意識形態的工具。

    事實上,北歐國家在中國也開設了和孔子學院類似的文化教育機構,通過定期舉辦活動、培訓、出國訪學等途徑,促進對華文化交流,部分經費、人員和教材由北歐國家政府提供支持。在瑞典,孔子學院並非唯一的外國文化交流機構。新華社稱,目前仍有70多個國家的200多所大學正在積極申辦孔子學院。

    日本《外交官》雜誌指出,許多人對中國日益強大的力量感到不安,但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孔子學院在美國校園裡限制學術自由,這種批評最大的問題就是「混淆了擔憂疑慮與事實結論之間的區別」。雖然孔子學院被視為「中國海外宣傳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宣傳本身沒有消極內涵,建設文化軟實力也並無不妥。

    《外交官》稱,2014年,美國大學理事會主席大衛·科爾曼在洛杉磯的一次會議上表示:「漢辦(孔子學院)就像太陽,照亮了在美國發展漢語教學的道路;美國大學理事會是月亮,我們很榮幸能反射來自漢辦的光。」

    對於被關閉的孔子學院,《中國日報》遺憾地表示,孔子學院提供了中國與其他國家建立友誼、加深了解的橋梁,「有些人顯然需要一副新的矯正眼鏡,幫助他們客觀公正地看待孔子學院」。新華社稱,關閉孔子學院讓外國學生失去了學習漢語的機會,消除誤解的通道從此消失。

相關焦點

  • 瑞典:將關閉歐洲第一所孔子學院
    【環球時報駐瑞典特約記者 陳雪菲  環球時報記者 曲翔宇】據「德國之聲」中文網11日報導,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近日宣布將關閉孔子學院。該學院開辦於2005年,是歐洲第一所孔子學院。《環球時報》記者看到,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網站發布通告說,大學與孔子學院的合作協議於2014年年底到期後不再續約,孔子學院將於6月30日關閉。
  • 瑞典與中國多個城市解除友好關係,最後一所孔子學院關閉
    自從1950年,瑞典和中國建交後,瑞典和中國一直保持著友好關係。兩國在各個領域都有相互的經貿合作。而如今,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瑞典和中國漸行漸遠,關係緊密度開始下降。日前,瑞典的第二大城市哥特堡宣布與上海中斷長達34年的友好城市關係。哥特堡市長約瑟夫森表示,上海和哥德堡這兩個城市之間的交往和合作不多,」過去兩三年來的交流很少。而且考慮到我們所處的時代,我們認為不適合延長雙城協議。」
  • 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將建歐洲第一家孔子學院
    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將建歐洲第一家孔子學院
  • 瑞典關閉孔子學院,說明了西方世界怎樣的心理本質?
    據英國《泰晤士報》4月21日報導,瑞典已於日前關閉了最後一所孔子學院,成為第一個徹底關閉孔子學院的歐洲國家。瑞典關閉了一個文化交流的聖殿,這本身就體現了西方國家感覺到了畏懼,強制手段才成為他們唯一的方法,在新冠病毒的影響下,顯然,文化的競爭讓他們已經失去了優勢。
  • 孔子學院總部:瑞典方致信關閉無關政治 仍有70多國積極申辦
    「德國之聲」中文網11日報導,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近日宣布將關閉孔子學院。該學院開辦於2005年,是歐洲第一所孔子學院。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網站發布通告說,大學與孔子學院的合作協議於2014年年底到期後不再續約,孔子學院將於6月30日關閉。
  • 孔子學院不會關閉,不會改名孔子學院只會越來越好
    前段時間,瑞典借疫情風波煽動反華情緒,將瑞典和中國文化交流的產物孔子學院關閉。消息傳到國內,卻有部分網友拍手稱快,一股幸災樂禍的態度。 而在7月5日,「孔子學院」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稱,為適應國際中文教育事業發展需求,教育部設立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簡稱語言合作中心。
  • 美國北佛羅裡達大學關閉孔子學院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位於美國傑克遜維爾的北佛羅裡達大學星期二表示,經過謹慎考慮決定,該校2014年開辦的孔子學院不符合大學的使命和目標,將予以關閉。 今日有美媒稱,這是在一些國會議員近期警告並批評孔子學院是中國用來擴展海外政治影響工具之際,美國的大學關閉孔子學院的最新實例。
  • 瑞典不是第一個,法國裡昂先關了孔子學院
    2015新年伊始,斯德哥爾摩大學關閉歐洲首家孔子學院的新聞使關於孔子學院的討論持續升溫。事實上,歐洲關閉孔子學院的大學不止斯德哥爾摩一家。早在2013年9月,法國裡昂第二及第三大學中斷了與中山大學合辦的裡昂孔子學院,這是法國第一家與漢辦中斷合作的孔子學院。
  • 歐洲商務孔子學院在巴黎揭牌
    人民網巴黎5月14日電(記者龔鳴、李永群)當地時間13日,歐洲商務孔子學院在巴黎歐洲高等商學院(ESCP Europe)舉行揭牌儀式。中國駐法國大使翟雋,法國國民議會議員、法中友好小組主席陳文雄,巴黎大區議會第一副主席熱羅姆·沙爾捷以及駐法中資企業、法國孔子學院、法國工商企業和教育界代表等中外嘉賓120餘人參加了此次揭牌儀式。
  • 德國第一所孔子學院將於明年落戶柏林自由大學
    中新社北京九月二十七日電 (記者 周兆軍)德國洪堡大學和柏林自由大學今天聯合在北京大學舉辦教育展,柏林自由大學校長迪特·藍森透露,該校將於明年成立孔子學院
  • 歐洲部分國家孔子學院聯席會議在波蘭舉行
    人民網克拉科夫5月15日電( 記者 于洋)來自歐洲17個國家40多所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的中外方負責人15日雲集波蘭雅蓋隆大學克拉科夫孔子學院,參加為期兩天的2019年歐洲部分國家孔子學院聯席會議。
  • 美國兩所大學同一周宣布關閉孔子學院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宣布將終止與中國孔子學院合作。  繼芝加哥大學後 美國賓州州立大學宣布將關閉孔子學院  美國人失去自信力?繼美國芝加哥大學9月25日宣布停止與孔子學院合作之後,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於10月1日宣布,將於今年年底終止與中國孔子學院已達5年的合作,不再續約。  路透社報導說,這是一個星期以來第二所與中國孔子學院停止合作的美國大學。此前,美國芝加哥大學已於9月25日宣布終止與孔子學院的合作。芝加哥大學的孔子學院成立於2010年。
  • 世上第一所孔子學院
    16年之後,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學院在韓國首爾揭幕。截止2018年12月3日,中國已在154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548所孔子學院、1193個孔子課堂、5665個教學點。但是,人們未必知道,遍布世界各地的孔子學院與長垣縣有著不解之緣,或者說,世界上第一所跨國的孔子學院早在2500多年前就在長垣這塊土地上出現了。
  • 孔子是這麼認為的
    摘要:2005年中國在瑞典開設歐洲第一所孔子學院,2015年開始,瑞典陸續關閉。近期,最後一家孔子學院也關閉了。瑞典回答,這樣的合作顯得多餘。孔子說:「用政令來治理百姓,用刑法來整頓他們,老百姓只求能免於犯罪受懲罰,卻沒有廉恥之心;用道德引導百姓,用禮制去同化他們,百姓不僅會有羞恥之心,而且有歸服之心。」在孔子的理念和教化裡,對百姓的道德引導始終是排在第一的。而讓百姓認真而自覺地去學習禮制,則是孔子對百姓實質上的具體要求和學習的規章制度。
  • 孔子學院大量關閉原因與未來
    (一)孔子學院初衷探究孔子學院設立的初衷或許就是推廣漢語言文化,促進中外的交流讓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中國。自從2004年設立以來,它已經在154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分院和孔子課堂。孔子學院吸引了一大批當地的外國人前來學習、參觀,讓他們對這個擁有五千年歷史的大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 美議員要求關閉孔子學院,院方回應亮了
    (圖源:Getty)據美國媒體報導,近日有美國議員質疑兩所美國高校孔子學院的運作情況,還企圖要求學校關閉孔子學院。對此,校方給出了「不存在問題」的明確回應,表示學校與孔子學院交流密切且合作積極,專注文化傳播。阿拉巴馬州地方媒體al.com18日消息稱,該州共和黨議員莫裡斯·布魯克斯質疑阿拉巴馬農工大學和特洛伊大學孔子學院的運作情況,並喊話學校關閉兩家機構。
  • 客居瑞典的「孔子」把中華語言文化傳遍北歐大地
    回想一年半來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孔子學院的經歷,越洋電話那端的李茂,由衷地欣慰。  2005年2月,由復旦大學和斯德哥爾摩大學(以下簡稱「斯大」)合作的「斯德哥爾摩北歐孔子學院」正式掛牌,這是全球第一家投入正式運行的孔子學院。  作為復旦大學的常駐人員,1975年畢業於復旦大學外文系,長期從事對外語言教學工作的李茂擔任了副院長一職,並投入到漢語推廣教學中。
  • 斯德哥爾摩大學將關孔子學院:這樣的合作顯得多餘
    斯德哥爾摩大學孔子學院教學樓前的孔子雕像 資料圖  法制晚報訊(記者 黎史翔 張秀晨 李志豪)近日有外媒報導,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宣布將關閉孔子學院。該校負責孔子學院事務的副校長阿斯特麗德·索德伯格·維丁教授今晨接受法晚記者採訪時表示,作為歐洲第一所孔子學院,過去十年來,它為促進中瑞交流做出了非常有價值的工作,應收穫高度評價。維丁表示,孔子學院「關門」確實是因為自身原因。  不過,結合去年也有部分美國學校取消與孔子學院合作的情況,西方媒體再次將孔子學院「妖魔化」,認為其是中方傳遞自己意識形態的工具。
  • 死亡率歐洲第一仍堅持群體免疫,瑞典抗疫被批失敗
    來源:環球時報 記者:陳雪霏 劉皓然 原標題為《疫情死亡率歐洲第一仍堅持搞「群體免疫」,瑞典抗疫工作被批「失敗」》【環球時報記者 陳雪霏 劉皓然】瑞典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上的「豪賭」成功了嗎?
  • 孔子學院的發展為什麼慘遭滑鐵盧?因為孔子學院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前不久,孔子學院官方發文,將孔子學院總部改名為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轉由一家叫做中國國際中文教育基金會的基金會全面負責。不知不覺中,孔子學院已走過了整整十六個年頭。第一家孔子學院,是開設在韓國首爾,以向外教學漢語,推廣中國文化,提高中國文化在世界上的影響力為己任,走上了全球開設學院的發展道路,希望能進行中國文化的軟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