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的研究生畢業季剛剛過去,在校的你生活還在繼續。你是否正在過著曾經期待的研究生生活。還是已經有了新的期待?
如何度過充實精彩的研究生生涯?一起來聽聽兩位交大學霸才女怎麼說!
進擊的研究生之路
學習
在學習道路上不斷進擊,是精彩度過研究生生涯的第一步。由於研究生課程的專業性和前沿性較強,學習路上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壓力。但是在壓力面前,與其抱怨,不如更加積極地選擇享受學習的過程吧!
交大人說
交大2017年優秀畢業生、現於電院計算機系攻讀博士學位的張億一認為,面對壓力時,最重要的是調整自己的心態。「博士生最重要的就是不抱怨,抱怨的話是最糟糕的事情,因為抱怨會讓效率降低。」相反,如果以一種樂觀心態去看待事情,積極地面對所有挑戰,那麼生活會變得更加陽光。」張億一所認識的學習達人、科研達人、在博士階段發展良好的同學們都是在享受這個過程,「這個過程是一種財富」。
人物名片
張億一
本科就讀於上海交通大學致遠學院計算機科學班(交大ACM 班) ,曾擔任班長、團支書、致遠學院學生會主席。2017年6月本科畢業,獲得致遠榮譽工學學士學位,並獲評校優秀畢業生。
2017年8月到2018年8月期間,參加美國康奈爾大學計算機系博士聯合培養項目,師從中科院外籍院士、圖靈獎獲得者John E. Hopcroft 教授。現就讀於上海交通大學電院計算機系攻讀博士。
科研
隨著學習的深入,研究生期間我們還需要開展學術研究,在一個研究領域裡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完成科研工作。但是,學術研究不易,也許要經歷無數次失敗實驗才能取得一個小成果。寫論文和發論文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簡單小事,一篇論文也許要經歷無數次的打磨和修改才能投出去;投稿之後,也許要收到許多封拒絕信後,才能成功發表一篇文章。請保持樂觀,把每一次失敗當作經驗的積累,不斷嘗試,在研究生期間耕耘你的學術沃土吧!
交大人說
在張億一看來,雖然發論文對於獲得學位和科研事業都非常重要,但是我們對於發論文這個事情也要擺正心態。「不要覺得別人發論文多,自己沒有什麼論文就心態失衡」。她不否認論文的重要性,也不否認發論文所造成的一定壓力,但是她也發現,現在不少大學也不再過度強調發表論文的數量。「像現在康奈爾(大學)的錄取也不是只看論文了。」比起在論文發表一事上患得患失,張億一認為更重要的是享受過程,保持樂觀和自信。
做科研難免失敗,接受不完美,承認失敗,是張億一從過往的學術經歷中學到的寶貴一課。導師John E. Hopcroft 教授的一句話讓她受益匪淺,直至今日依然指導著她:不是所有東西都需要一個完美結局的,做科研也會有很多的失敗,不是所有嘗試都要成功的。而每一次的失敗是經驗,是積累。結合每次失敗的經驗教訓和深入學習掌握的新知識,不斷嘗試,我們也許能在不久的將來發現:原來失敗的經歷是一篇優秀論文的奠基石。
張億一與導師John E. Hopcroft 教授合影
愛好
科研學習之外,培養一個興趣愛好,享受生活的美好,可以讓我們發現生活更多的可能性,發現一個全新的自己,創造學習和科研之外的精彩回憶,擁抱更加充實的研究生生活。
交大人說
交大媒體與傳播學院新聞傳播專業研一學生、校學生話劇團演員劉禕寧在研究生期間依然發展著主持和表演這兩項愛好。
從小學開始接受訓練,到本科再到研究生,多年來,主持是她從未放棄的工作和愛好。正如她所言:「主持是我的夥伴」。作為一個經驗頗豐的「老」主持人,她在臺上主打「聊天式」的親切活潑風,以自信又自如的狀態完成了一場又一場的大型晚會。談及這麼多年主持風格的變化,劉禕寧說:「現在的我沉澱了更多,在舞臺上找到了適合自己的風格,相比於大一時候的青澀,我和主持算是一起成長了吧。」如果我們也能將自己工作或者愛好看作是陪伴自己成長的好朋友,那麼我們的收穫就不僅僅是技能上的進步,更多的還有情感上的滿足和愉悅。
成為一名話劇演員,在劉禕寧的眼中,「是一個奇妙的巧合」。當年以藝術特長生身份報名交大時,語言表演類的專業只有話劇這一項可以選擇,而她也只好放棄了擅長的主持,刻苦學習了一段時間話劇表演之後,如願進入了交大,成為了學生劇團的一名演員。而這次「奇妙的巧合」也恰恰為她開拓了一片新的天地。「學習表演讓我更加熱愛生活了。我開始在地鐵上觀察陌生人的一舉一動,豐富自己的生活體驗。而對生活的敏銳感知又幫助我在表演中更好地展現人物。」
回憶起曾經在上海和南京連開六場的話劇《錢學森》,劉禕寧感覺這種奔波的確有點累,但是熱愛讓她甘之如飴,其中的收穫是遠遠大於辛苦的。
她也給話劇愛好者們推薦了孟京輝先鋒派的作品以及百老匯音樂劇,假期去上汽文化廣場劇院感受一場精彩的話劇也是對忙碌緊張生活的最好調劑。
人物名片
劉禕寧
媒體與傳播學院新聞傳播專業研一在讀校學生話劇團演員大型話劇《錢學森》、《白衣赤誠》主演校迎新音樂會、新春音樂會等多場大型晚會的主持人
實踐
參加學生工作、社會實踐等,鍛鍊自己的實踐能力、組織能力、溝通能力、領導能力,也是豐富研究生生活的一個選擇。
交大人說
張億一積極參加了許多學生工作。她曾經是班長、團支書、致遠學院學生會主席,也參加許多社會實踐和學術競賽:微軟亞洲研究院城市計算組實習、美國康奈爾大學Machine Learning Lab 實習、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人工智慧卓醫創新挑戰賽、美國史丹福大學計算與數學工程研究所主辦WIDS2018 Datathon: Predictive Analytics for Social Impact 大賽等。無論是學生工作、社會實踐還是專業大賽,她都展現了交大學子的優秀風採。
面對各種各樣的任務,保持良好心態是她的秘訣。「特別是當很多事情一起來的時候。不要覺得怎麼今天這麼多事,我就不想幹了,我就只想躺著了。」抱著這樣的想法,事情只會被擱置在原處;當所有事情都放在一旁,「肯定就是做不完了」。任務越多,心態越重要。面對眾多任務,她的策略是把每個大任務分成一個個小任務,逐個攻破。
張億一特別感激學生工作給她帶來的成長。雖然參加學生工作時,她需要面對許多預料之外的情況和未知的變化,但正因如此,學生工作教會她:積極擁抱變化。不管是學生工作還是科研,很多時候「不是(你)想往這個方向走,就一定能往那裡走的。」
張億一與ACM班的同學們
平衡
研究生期間,除了學習和科研,我們還會面臨許許多多其他的事情,比如發展個人愛好、參加學生工作等。在忙碌的生活中,這就需要我們作出取捨,適當安排好時間,不誤學習和科研,也不負生活和遠方。
交大人說
張億一認為,與其擔心學習被落下,學習時間變少,不如保持專心,提高效率。「我在學習的時候是非常專心的,我在處理學生會的工作時也是非常專心的。」 她建議,專時專用,全心全意。「學習的時候不要想我這個活動要怎麼辦,海報要怎麼搞,會要怎麼開;在做學生會工作時千萬別想著我這個作業還沒做,這個代碼還沒調完。」
對於張億一來說,除了鍛鍊解決問題的能力,博士研究生階段也幫助她慢慢從單純的學生身份向社會人身份過渡,「因為在這個年齡段會發生很多事情,所以(我)也是在學著去平衡各個方面。」平衡生活、學習和科研等各方面的事情、適應身份的轉變,是這個階段給張億一帶來的另一種鍛鍊。
舞臺上的劉禕寧,是端莊美麗的主持人,是演技精湛的話劇演員,舞蹈、詩朗誦各種才藝信手拈來。舞臺下的她,學習勤勉刻苦,為人親切溫和,相處起來如沐春風。在忙碌的學習、排練、演出生活中,她總能保持最好的狀態,把生活的每一面都過得精彩。
劉禕寧說:「努力的確很重要。但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學會選擇,學會取捨。你要知道什麼對自己來說是最重要,並且為之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那些看起來光鮮亮麗的人,背後一定是放棄了一些,才取得了收穫。」
健康
無論是學習、科研,還是興趣愛好、學生工作,都離不開強壯健康的身體。想擁有精彩的研究生生活,就要保證個人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堅持體育運動,減少熬夜,規律飲食,保持積極的心理狀態,健健康康地度過研究生生涯吧!
交大人說
張億一熱愛運動,體育鍛鍊是她放鬆身心的選擇。不時走出實驗室,不僅可以釋放壓力,而且可以鍛鍊身體,讓久坐的身體得到伸展。
選擇一種你所熱愛的生活,選擇你認為最有意義的事,並為之全力以赴,點亮你的研究生生活吧!
來源:上海交通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