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懷孕之後,伴隨著腹中胎兒在肚子裡不斷長大,一般在孕中期左右,孕媽都會開始大量準備待產用品了。
有些時候遇到商場打折或者網上搞活動,自己會忍不住買一堆自己和胎寶寶可能用得到的東西,但是,生過娃的寶媽發現,自己辛苦挑選花了很多錢買的東西,有些時候卻並沒有派上用場。
案例
慧慧生娃後不久,慧慧的好友琦琦也懷孕了,當琦琦談及自己近期開始準備待產包的時候,慧慧趕緊提醒,待產包一定要走實用路線,沒必要的東西,就不要買,不僅浪費錢,而且還佔地方,沒什麼用。
談及自己當時準備的那些東西,慧慧直言,臨近生娃的時候,自己將買來的東西堆在床上,整理了好久,但是發現有些東西真的沒有必要帶,除了月子之後,自己發現買的很多東西沒有地方放,自己想賣掉都不好賣。
慧慧告訴琦琦,待產包沒有必要準備太早,那些沒啥大用可買可不買的就不要買了。
生活中,確實有很多的孕媽在懷孕的時候,開啟任性地買買買模式,覺得這個也有用,那個也不能缺,但是生娃後,才發現,真的是浪費錢還沒有用。
那麼究竟去醫院的待產包都應該準備哪些東西呢?孕媽心裡要有數。
去醫院分娩需要準備的幾類東西
第一類:證件類
孕媽去醫院生娃,最為重要的就是各種證件了。
其他的東西如果缺乏了,可以臨時購置,但是證件方面確是準備得越齊全越好,一般醫院所需,身份證、準生證、醫保卡、孕婦手冊、以及孕期得檢查結果、一部分現金以及銀行卡。
雖然現在很多證件合併了,但是能帶的還是儘量帶上,這樣避免耽誤住院的時間。
有些孕媽因為一些特殊的情況無法到日常檢查的醫院去生產,那麼日常的一些檢查結果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如此可以確保醫生更好地了解產婦的情況。
第二類:孕媽自己的用品
生娃的時候,孕媽自己要用的東西要準備齊全,除了一些常規的洗漱用具、還有一些產後的衣物要提早準備好。
同時,要準備好一些產褥墊、刀紙、一次性內褲、紙巾、衛生紙等。
為了產後更早的母乳餵養,孕媽可以準備哺乳內衣、以及吸奶器。
日常用品方面,可以準備2-3條毛巾、舒適有跟的棉拖鞋,牙刷要選擇軟毛的,牙膏則要選擇比較溫和的,可以更好地保護產後媽媽的牙齦健康。
第三類:寶寶的用品
寶寶要用的東西,除了奶粉和奶瓶,孕媽還要準備好紙尿褲,最小尺碼即可,孕媽準備1-2包即可,同時為寶寶準備2-3套衣服,舒適、純棉材質的。
同時為寶寶準備好包被、小墊子、浴巾、2-3條小手絹,可以滿足住院幾天的需求。
哪些用品沒有必要買?
孕媽沒有必要買月子專用的牙刷,準備軟毛牙刷即可。
同時,沒有必要為寶寶準備手套,寶寶的指甲長得很快,及時剪掉即可,沒有必要戴上手套。
同時,很多寶媽都吐槽,溫奶器一般沒有什麼用途,尤其是在寶寶剛出生不久,寶寶的食量有限,根本用不到溫奶器。
還有一些孕媽會準備大量的儲奶袋,如果自己有儲奶計劃可以買一些,如果沒有此計劃,沒有必要準備太多。
孕媽還要注重一點,寶寶出生之後三個月內長得非常快,沒有必要為寶寶準備太多衣物,寶寶很快長大,很多時候根本穿不到那麼多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