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權威部門數據統計,
近60年以來,
已經有83000多人遭遇空難。
現在做飛機已經不是什麼有錢人的事情了,
有很多人一年坐飛機的次數超過50次,
和家長便飯一樣,
因為高頻,
所以,
是不是每一個人都有過「機震」的經歷,
當飛機在幾千公裡的高空瑟瑟發抖的時候,
你是不是想過這一輩子就這麼過去了,
危難之間,
你是否也曾匆忙之中拿出筆和紙留下過一份遺書,
是不會有那麼一瞬間,也會非常想念你的親人,
甚至你會慶幸自己買了保險,
不會這麼毫無價值的死去,
我甚至想過,即使自己死了,
還能留下一大筆錢......
人生就此融化在蔚藍的天空之中,
你寄存了一生思想的軀體就此釋放出燦爛的花朵,
徹底與這個世界說拜拜了。
1
我認識幾個朋友,
他們有恐高症,
這一輩子都沒有做過飛機,
去再遠的地方,都只選擇坐火車,
他們總覺得把自己交給天空,
那裡住著神仙,
實在不是什麼英明的選擇。
2
據權威部門數據統計,
自1964年有數據以來,
全球已經累計發生空難3200多起,
近60年以來,已經有83000多人空中遇難。
僅2018年,全球就發生知名空難15起,
導致556年喪生。
那麼問題來了,
飛機究竟是不是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
是不是?
是不是?
是不是?
3
長期以來,
各國民航均宣稱飛機是目前全世界最安全的交通方式,
但是果真如此嗎?
這要看你拿什麼來計算,
民航的計算方法是每單人公裡發生事故的頻率,
用這種方法在普通人看來完全就是「耍流氓」,
誰都知道飛機飛行速度快,
一小時就能飛行八九百公裡,
所以按照裡程來計算安全性,
那可是佔了大便宜。
4
看下來自維基百科的數據,
每種交通工具按照不同計算方式得出的事故概率,
從左到右分別是按出行人次、出行時間、出行裡程計算的的死亡率。
可以看出來飛機只有在按裡程來統計死亡率時,
安全性才能排在第一。
即使是裡程死亡率:
根據國際航空協會2006年的年度報告,
2005年,全行業飛機全損事故率為0.76,
是有史以來的最低水平,
即每130萬次飛行發生一次事故,
遠高於美國宣稱的500萬次飛行才一次事故。
2009年中國汽車死亡率:
中國2009年上半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是3萬人,
行人約佔30-50%,
則司機乘客死亡人數約為2萬人以下,
上半年全國汽車總乘坐人次約為1000億人次,
死亡率=20人/億乘坐人次。
2009年全球飛機死亡率:
2009年上半年全球空難死亡人數是700人,
上半年全球飛機總乘坐人次約10億人次,
總死亡率=70人/億乘坐人次。
按每百萬次飛行發生的有人員死亡的空難事故的次數計算,
1991年是1.7次,
1999年首次降到1次以下,
2000年再次下降到0.85次。
按2000年的概率算,
也就是117.65萬次飛行才發生一次死亡性空難。
換句話說,
如果有人每天坐一次飛機,要3223年才遇上一次空難。
飛機到底算不算得上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
完全看統計方法,
有些統計方法中飛機遠遠不是最安全的工具。
我們看一下,
下面這張圖就是各種交通工具死亡人數的統計,
統計方法不一樣結果也不一樣。
比如說有的是按照出行次數統計的,
有的是按照出行時間統計的,
有的是按照行駛距離統計的。
可以看到,
當按照行駛小時數和行駛距離數來統計飛機失事的死亡人數的時候,
飛機的安全性是相當高的。
比如說飛機每飛行十億小時才會死30人,
每行駛十億千米才會死亡0.05人,
都是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5
究竟什麼樣的交通工具才是最安全的,
這個道理不用我多說,
舉個例子,
大家都覺得癌症恐懼,
但是有沒有想過,
全世界因為感冒死亡的人數,
要比得癌症死亡的人數還多。
因此,
如果出行安全,
關鍵是你要遵守安全的交通規則,
開車注意駕駛安全,
坐飛機,
要懂得飛機上乘坐的安全,
當然,萬一遇到不測,
大家更要學會自救和互助。
最後,
祝福大家一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