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分線的長度匹配問題

2021-02-13 電源網訂閱號

一臺設備在輸入HDMI信號時測試輻射特性,主要是HDMI的CLK頻率及其倍頻的輻射強度易超標,有時換一條HDMI線纜或者換一臺作為信源的PC後,被測機器的測試結果也會有數dB甚至十多dB的變化,一時讓很多硬體工程師頭疼不已。

造成HDMI輻射超標的原因有多種可能,就不一一分析了,這裡只重點談談與差分線傳輸線長度差有關的問題。

理想情況下,差分信號是正負對稱的,其共模份量為零或者只有直流份量,如圖1所示。如果差分線的正負傳輸線長度不等,造成傳輸時間不一致,實際上就是信號在時間軸上的不對稱,在終端負載電阻上就能觀察到圖2所示的波形。顯然此時的正負波形不能嚴格對稱,差分電路中的正負電流無法抵消,於是其電源中就有共模電流份量在流動。研究過EMI的人都知道,共模輻射是最難對付的。


圖1


圖2

差分信號轉共模信號的現象,在李玉山教授翻譯的Bogatin的《信號完整性》一書中第11.15章和11.16章中對此有詳細的解釋。書中給出的指導原則是差分線的長度偏差必須在上升沿空間拓展的20%以內,如果上升時間是100ps,那麼長度差應該控制在100mil以內(以FR4材質的PCB為例),否則會引起EMI問題。

讓我們先用實驗來驗證一下上面的分析,看看能否能證實這個推斷。

實際測量一下差分信號,如圖3所示,圖中最下面一條圖形為共模電壓份量,很明顯在波形正負邊沿交叉的時候的確有脈衝輸出。


圖3

我們隨機選取了10條HDMI線,使用網絡分析儀測試了每條線的CLK差分線的時延差,因為時延差直接反映了正負傳輸線的長度差,10條線的時延差如表1中所示。


表1

接下來,分別選兩臺EMI測量用PC作為HDMI信源,接上負載,然後測量每條線所產生的共模電壓的峰峰值,如表2中所示,將它們繪製在圖4中。


表2

從圖4中,我們可以看到直觀的看到:只要時延差(橫軸表示)大的,無論是正值還是負值,其共模電壓幅度(縱軸表示)均較高,且兩臺電腦呈現相同的趨勢。這就是說時延差大的,也就差分線長度匹配差異越大,產生的共模電壓越高。 


圖4

在隨後的輻射測試中,保持測試電腦(PC1)及被測機器不變,依次更換10條HDMI線,其結果印證了我們的預計,數據詳見表3。為了圖形的清晰,選擇共模電壓最小、中間、最大的8#、4#、0#這3條線的測試數據用圖形表示,如圖6所示。0#線時延差最大,輻射也最大;8#線時延差最小,輻射也最小。絕大部分頻率點上的輻射特性強弱與共模電壓大小几乎都有直接的對應關係。

表3

圖6

以上實驗說明差分線長度的不匹配程度越大,共模輻射也越大,也就解釋了換用不同的HDMI線其輻射測試結果相差甚遠的原因。

通過前面的分析,我們自然會聯想到信號在時間軸上的不對稱一定會影響眼圖的質量,如X軸上的抖動範圍會更大,因為差分信號的邊沿更容易觸碰模板了,如圖7所示。

圖7

需要注意的是,長度匹配是指晶片到晶片(即差分信號發送端到接收端)之間的鏈路,並不是對PCB走線的單一要求。經與IC供應商了解後發現,其內部的差分線金線的長度差有時可以達到40-60mil這樣的數值,顯然是不能被忽略的。在晶片供應商提供了IC內部每條差分線金線的長度後,要求PCB工程師根據此數據將差分走線的進行長度匹配,總偏差控制在10-20mil(注意:是同一對差分線的正負線長度差,不是差分對與差分對的長度差)。

某產品在僅僅改善了差分線的長度匹配之後,眼圖測試中觸碰模板的數量便大幅度得到改善,如表4所示,水平軸上的抖動也從148ps降低到122ps,確定性抖動與總抖動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如圖8所示。

表4


圖8

差分電路的好處是在於對稱,包括傳輸線的長度對稱,倘若做不到,差分信號轉共模信號後會帶來EMI和眼圖等問題。上升沿速度越快,對差分長度匹配要求越高。

對於在PCB板上的差分傳輸線,必須考慮差分晶片收發整個鏈路的長度差,這一點在設計中常常被忽略。

信號上升沿在100ps級別時,筆者認為Bogatin提出的100mil匹配要求(FR4材質PCB)對於EMI來說還是有很大風險的,差分線的長度匹配控制在10-20mil以內比較穩妥。

- END -

合作請聯繫

18602226171(商務)

editor@netbroad.com(投稿/籤約)

點我看往期內容↙喜歡就點好看吧

相關焦點

  • 深度分析:差分線的長度匹配問題
    2、問題的分析造成HDMI輻射超標的原因有多種可能,就不一一分析了,這裡只重點談談與差分線傳輸線長度差有關的問題。理想情況下,差分信號是正負對稱的,其共模份量為零或者只有直流份量,如圖1所示。圖3我們隨機選取了10條HDMI線,使用網絡分析儀測試了每條線的CLK差分線的時延差,因為時延差直接反映了正負傳輸線的長度差,10條線的時延差如表1中所示。
  • 差分放大器的不匹配效應及其消除
    性能  差分放大器換言之,當輸入是理想的差模電壓(Vic=0)時,輸出也是純粹的差模形式的電壓(Voc=0),因此Adm-cm=0。類似的,當只輸入共模電壓(Vid=0)時,Acm-dm=0。但是,即使在理想對稱的差分放大器
  • 差分對:你真正需要掌握的知識
    傳送一個理想的串行比特流串行比特流是通過一個差分對傳播的差分信號。如圖1所示,差分信號的預計到達時間是一樣的,這樣的話,它們在接收端上保持差分信號的屬性(等振幅、反相位)。一個接收器被用來恢復信號,然後正確地採樣和恢復數據,從而實現無誤差數據傳輸。
  • 差分信號詳解
    帶著這兩個問題,我們進行下一部分的討論。何為差分信號?通俗地說,就是驅動端發送兩個等值、反相的信號,接收端通過比較這兩個電壓的差值來判斷邏輯狀態「0」還是「1」。而承載差分信號的那一對走線就稱為差分走線。
  • 差分信號簡介
    承上,那麼差分信號的長度,也會決定迴路面積,是不是差分信號的長度,越短越好 ? 答案是肯定的,我們在第6 頁說過,信號路徑是越短越好,既可減少損耗,又可防EMI 幹擾,長途跋涉是不得不的選擇,這點不管單端或差分信號都適用。
  • 差分信號線的分析和LAYOUT
    差分信號線的原理和優缺點差分信號(Differential Signal)在高速電路設計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電路中最關鍵的信號往往都要採用差分結構設計,什麼另它這麼倍受青睞呢?在PCB 設計中又如何能保證其良好的性能呢?帶著這兩個問題,我們進行下一部分的討論。 何為差分信號?
  • pcb layout初學者如何理解差分信號
    隨著信號工作頻率的不斷提高,信號完整性問題已經成為高速PCB工程師關注的焦點。2反射2.1反射的形成和計算傳輸線上的阻抗不連續會導致信號反射,當源端與負載端阻抗不匹配時,負載將一部分電壓反射回源端。差分線傳輸信號解決了不少問題。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85605.htm什麼是差分信號?
  • 詳解常見差分信號PCB布局的三大誤區
    誤區二   認為保持等間距比匹配線長更重要。在實際的PCB 布線中,往往不能同時滿足差分設計的要求。由於管腳分布,過孔,以及走線空間等因素存在,必須通過適當的繞線才能達到線長匹配的目的,但帶來的結果必然是差分對的部分區域無法平行,其實間距不等造成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相比較而言,線長不匹配對時序的影響要大得多。
  • 魚線和魚竿長度如何匹配?了解3種配法,分析優缺點,看完秒懂
    就拿很平常的魚竿和魚線來說,選擇優質的魚竿和魚線是很有必要的,但選好了工具,魚線和魚竿的長度匹配又有什麼講究呢?下面我就跟各位釣友講一講3種魚線和魚竿長度的配置方法,分析其利弊,相信你看完後就會懂得如何抉擇。
  • 增量編碼器信號輸出TTL電平、5V差分、長線驅動、RS422等,它們有什麼不同?
    長線驅動與5V差分的不同:5V差分有兩種可能性:三線制 ,電流迴路對0VRS422信號的這種基點電壓大於0V,可以在傳輸線上允許有因阻抗而有電壓衰減,但差模後仍然能保持大於等於5V的差模電壓,因此傳輸距離可能比長線驅動的更遠。其傳輸距離長度與信號頻率有關,在較低的信號頻率下最遠可傳輸1000米。
  • 從阻抗匹配解析射頻傳輸線技術
    人類目前無法控制大氣層,但是可以控制射頻微波傳輸線,只要設法使通信網路的阻抗能相互匹配,發射能量就不會損耗。本文將從阻抗匹配的角度來解析射頻微波傳輸線的設計技術。:當SWR=1時,表示沒有反射波存在,電磁波能量能完全傳遞到負載上,也就是傳輸線阻抗完全匹配;當SWR=∞時,表示VO = VR或IO = IR,電磁波能量完全無法傳遞到負載上,傳輸線阻抗完全不匹配。
  • 單端、差分、差模、共模信號的愛恨情仇
    證明:單端信號的抗幹擾能力比較差單端傳輸線1.地電勢差的波動影響:一條信號傳輸線上A點和B點對地電勢差應該一致,不一致就會出現問題。假設A點電勢高於B點,在信號線上就會形成微小的壓差,也就會產生微弱的電流。
  • 如何區分差分信號與單端信號
    但是,使用差分信號時,一定要注意一個問題,共模電壓範圍。也就是說,這兩根線上的電壓,相對於系統的地,還是不能太大。你傳輸0.1V的信號沒問題,但是如果一根是 1000.0 另外一根是 1000.1,那就不好玩了,問題在於,在很多場合下使用差分信號都是為了不讓兩個系統的地簡單的共在一起,更不能把差分信號中的一根直接接在本地系統的地上,那不白費勁嗎--又成單端了,那麼如何抑制共模電壓呢?
  • 詳解差分信號
    差分信號的每一分支都將從地電路返回,除非因為每個信號都大小相 等且極性相反以至於返回電流完全抵消了(它們中沒有任何一部分出現在零電位或地電路上)。  儘管我不打算在專欄中就這個問題花太多時間,共模是指同時在一個(差分)信號的線對或者在單端走線和地上出現的信號。
  • 學習筆記之差分線的那些事
    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組成差分信號的兩根單端信號在傳輸線上傳輸仍要遵循單端信號傳輸的各種規律,所以我們在看DDRx時鐘信號質量時,既要看差分信號質量,同時還要分別看單端信號的質量情況。一般我們不看共模信號,通常它不攜帶有用信息,理想情況下,共模信號是恆定的,但很多情況下我們的傳輸線不可能完全對稱,所以就會帶來共模分量的改變,這個分量會帶來潛在的EMI問題。
  • 低分用線差法?線差用不好,一本掉二本,二本進專科
    專欄本節內容再對線差法的使用,進行一次細節上的講解。專欄之前的內容已經對線差法做過較為全面的講解,這裡對什麼是線差法不再進行講解。專欄本節對線差法的講解,更多的是一些細節上的把控。對於線差法的使用,有「低分用線差」這樣一句俗語。什麼意思呢?
  • 其高Tips:NI-9205差分模式接線的小妙招
    然而,這塊高性價比的採集卡,卻也有天生的「缺陷」,接線比較困難,尤其是在使用差分通道時。但如果要使用成對的差分通道,那就會非常麻煩。因為在9205《入門指南》中,關於浮動差分信號的接入,有如下描述:以使用AI0-AI8構成的差分對為例,AI0接入信號正端,AI8接入信號負端,同時,AI8還要接一個1MΩ電阻到採集卡COM端,如下圖所示:如果嫌麻煩,或是沒有注意而忽略了這個接地電阻,那麼就有可能在採集信號時碰到「靈異」事件:信號隨時間存在直流漂移;信號直接變成了開關信號
  • 差分處理方法詳解與信號分析
    在這兩根線上傳輸的信號就是差分信號。 使用差分方式傳輸,信號的電壓峰峰值會被放大了一倍,但是單根線上的電流卻保持不變。如果採用傳統的單線傳輸方式,在驅動相同的信號時,更容易造成EMI問題。優點二,差分信號的值很大程度上與「地」的精確值無關,能很好的抵抗電源的幹擾。在一個地做基準,單端信號方案的系統裡,測量信號的精確值依賴系統內地的一致性。信號源和信號接收器距離越遠,他們局部地的電壓值之間有差異的可能性就越大。
  • 談談阻抗匹配的理解
    在低頻電路中,我們一般不考慮傳輸線的匹配問題,只考慮信號源跟負載之間的情況,因為低頻信號的波長相對於傳輸線來說很長,傳輸線可以看成是「短線」,反 射可以不考慮(可以這麼理解:因為線短,即使反射回來,跟原信號還是一樣的)。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如果我們需要輸出電流大,則選擇小的負載R; 如果我們需要輸出電壓大,則選擇大的負載R;如果我們需要輸出功率最大,則選擇跟信號源內阻匹配的電阻R。
  • 【設計】差分阻抗如何計算,Si9000計算差分阻抗詳解!不安分的饅頭原創
    最新外包【外包】深圳調試realtek8370N交換晶片外包【外包】北京採編錄播一體機設備開發外包【外包】杭州遠程控制自動洗車機程序設計外包本文由臥龍會成員不安分的饅頭原創Si9000差分阻抗計算詳解相信幾乎所有的LAYOUT工程師在繪製PCB的時候都有計算阻抗線寬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