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臺南市黨部在門前廣場安放了一座「慰安婦」銅像,用以紀念日本殖民臺灣時期受害的臺灣婦女,旋即引來臺灣當局駐日代表謝長廷等人的批評。有親日商人想要買下臺南市黨部建築物藉以除去銅像,更有日本右翼團體代表腳踹「慰安婦」銅像,引來全臺上下的普遍譴責,但弔詭的是,身為臺灣地區領導人的蔡英文卻始終默不作聲。
實際上,蔡英文此前對於「慰安婦」受害者多有表態,上臺之後卻「忘了」執行:
2016年,蔡英文參選地區領導人時說,「阿嬤們年紀都大了,向日本提出『慰安婦』求償道歉的事應該加速處理,不要讓上一個世代的阿嬤失望。」蔡英文還喊話當時的國民黨候選人朱立倫,「應該告訴執政的國民黨這是要馬上去做的事情。」
2017年,就職快一年時蔡英文說,「二次大戰為許多無辜的人民,帶來難以撫平的傷痛。數十年來,蓮花阿嬤四處奔走,為的就是幫『慰安婦』爭取一個公道。今天雖然阿嬤離開人世,但是我們會記得她所做的」,「蓮花阿嬤,您放心,我答應您的事情,我們都有在做。」
在民進黨推動「轉型正義」時,原本可以幫「慰安婦」爭取公道,但蔡英文當局將相關時間限制為國民黨執政時期,「慰安婦」受害者們在日本殖民時期受到的傷害就不能追索。
儘管這樣,馬英九還是喊話民進黨當局,「促轉條例」規定的時間是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告投降的日子,但實際上日本仍統治兩個多月,臺灣直到10月25日才真正光復,「既然這樣,將來負責『轉型正義』的單位應幫『慰安婦』追求正義」。
如果民進黨真想幫「慰安婦」爭取正義,為什麼要把她們主要的受害時間排除在外?讓想要幫助「慰安婦」的人們只能從各種規定中找縫隙般獲取法源。
蔡英文任期過半,承諾要做的事又做了什麼?是要研擬「核災食品輸臺」、是要臺灣漁民遠離日本執法船,或者只是在社交媒體紀念不斷逝去的「慰安婦」受害者呢?
民進黨成立「促轉會」後用來打擊國民黨,對「慰安婦」問題不聞不問,更是將當初的承諾拋在了腦後。如今受害者們逐漸走入歷史,民進黨要什麼時候才幫他們爭取正義,蔡英文的承諾要什麼時候兌現?(李東海,四川省臺灣研究中心,江蘇省臺灣問題研究中心兼職助理研究員)
(本文系投稿作品,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