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偉輝 朱茜/文)
又要下雪了!這回的雪是有備而來,預計未來三天,北京、天津、河北、內蒙古、山西、遼寧、吉林都將迎來降雪,局地還將有暴雪。聽起來很兇殘,不過暴雪到底有多「暴」?
按氣象標準走,暴雪是指:
12小時內降雪量大於6.0毫米;
或24小時內降雪量大於10.0毫米;
或積雪深度達8釐米的降雪過程。
被以上數字繞暈的童鞋請繼續往下看:
這裡我們要明確一個東西:降雪量並不等於積雪厚度!
我國常年冬季積雪深度變化值和相應降雪量的比值平均為0.7釐米/毫米,也就是說,平均1毫米的降雪量對應積雪深度增加0.7釐米。不過,該比值會受到氣溫的影響,相同降雪量的情況下,氣溫越低,積雪深度增量也就越大。
比如,當溫度維持在-4℃以下的時候,1毫米的降雪基本就能夠帶來1釐米的積雪;而溫度在0℃左右,較為溫暖時,降雪可能會有部分融化,積雪密度降低,相應積雪增加量也會比較小。
有了上面的數據,再來看看天氣預報,我們或許會發現一些隱藏的信息。舉個「慄子」,當預報有小雪(0.1~2.4毫米的降水量),氣溫在0~2℃左右的時候,可以預見,降雪主要會是溼度大而且比較沉的溼雪,路面會出現約0.02~0.48釐米零星的積雪,而且一部分會融化,因此,路面可能會比較溼滑,外出需要備好雨傘、小心慢行。
相同的降雪量,把溫度降到-10℃以下的時候,則可以期待0.1~2.4釐米的積雪出現,這時,堆個小雪人還是沒問題的。
不過,由於氣候和水汽等條件的差異,不同地區積雪特徵也不盡相同。越是偏北地區,氣溫偏低,水汽偏少,多是幹雪撲簌落下,可以帶來1釐米左右的鬆軟的積雪。而偏南地區的降雪,近地面溫暖,且水汽相對充足,同樣是1毫米降雪,溼潤的雪花帶來的積雪就不夠看了,可能落到地上就不見了,也或許還能看到星星點點的小雪花。
研究表明,在冬季不考慮氣溫因素情況下,東北地區、西北地區中西部、內蒙古及山東的積雪深度變化值和降雪量比值約為0.9-1.2釐米/毫米,華北、蘇皖和四川地區約為0.6-0.8釐米/毫米,西藏和河南約為0.49釐米/毫米。感興趣的童鞋可以據此算算自己家鄉的積雪深度。
1毫米降雪或許不足為道,但了解了1毫米降雪與積雪深度的關係,我們可以推測一下,10毫米以上暴雪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暴雪多出現在我國北方漫長而寒冷的冬季,由於氣溫較低,幹雪居多,對應積雪深度增量與降雪量比值約為0.9~1.2釐米/毫米,那麼10毫米以上的降雪量也就意味著會增加9釐米以上的積雪。
2012年12月22日午後,G30線烏奎連接線路段出現9級以上大風,導致該路段出現大面積「風吹雪」現象,路面積雪厚達2米,致170多輛車、200多人被困。圖片來源:iyaxin.com
也許對於行人來說,10釐米的積雪剛剛沒過腳面,還可以行走,但對汽車來說,就要危險得多。要知道,乾燥路面的摩擦係數通常在0.6左右,而有冰雪附著的路面摩擦係數會陡降到0.1 - 0.2左右,這會讓路面附著力大大降低,汽車轉向以及制動的穩定性下降,難以控制,容易左右滑擺,而且制動距離加大,對行車安全威脅極大。根據英國的氣候條件與交通事故資料統計,降雪時高速公路事故發生率是乾燥路面的5倍。
有時暴雪還會伴有強寒潮、大風天氣,出現暴風雪,強風裹挾著暴雪呼嘯而來,造成雪災、風災等,對人們的正常生活出行以及工農業生產、畜牧業、交通運輸等的影響就更大了。比如,新疆伊若國道天山埡口,過去有些路段經常吹雪堆積高達5~8米,致使公路中斷,汽車需繞道807千米。(編輯:Jerrusalem)
中國天氣網是中國氣象局發布權威預報預警信息、傳播氣象科技知識的核心門戶網站,擁有全球上萬個站點的氣象預報數據、訓練有素的氣象分析師團隊。
在這裡你可以查詢15天天氣預報,定製專屬服務產品,遍覽全球天氣事件,追蹤災害現場報導,欣賞高清震撼美圖,獲取豐富有趣的氣象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