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是我們認識世界的一個絕好的窗口。而教育的意義不僅僅在於言傳身教,師生之間的互融互通,學生們之間的手足情懷,以及校園生活帶給我們每個人成長的重大意義都是不可小覷的,教育電影恰好就起了這樣的橋梁作用,連接起師生和學校和社會這三者的有機關係。我們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國內外比較經典的幾部教育影片:
1.日本電影《金八先生》
【內容】
劇中的金八先生正是日本教師形象。我們可以看到日本1979年時的學校、學生與教育、教學風格,那時的中國學校、學生又是怎樣大家對照一下就不難明白中日教育的差距之大。
【推薦理由】
這是日本人通過電視連續劇的方式,反映日本30年教育變遷的電影。既是電影藝術,有很強的故事性與觀賞性,同時又帶有教育紀實的味道。
【經典臺詞】
不一定非要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但是,請一定成為一個給人良好感覺的人。
2.日本教育電影《麻辣教師》
【內容】
這部電視劇拍攝於1998年,裡面的男主角鬼冢英吉是一個非常另類的老師,他讀了一個三流的大學,就是這樣的三流大學,還讀了七年才畢業,在校時就是一個令警察頭痛的壞學生。但他最大的心願是成為一名中學教師,全劇就在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鬥智鬥勇中展開……
【推薦理由】
《GTO》以輕鬆、幽默、詼諧的格調,反映出日本教育的問題,整個劇情都充滿了青春活力,音樂背景是當時世界流行搖滾樂。從這部電視劇,我們可以看出一個與我們印象完全不同的日本。
【經典臺詞】
人生沒有彩排,每天都是正式演出。
3.日本電視劇《女王的教室》
【內容】
因為這是一部反日本從前的輕鬆詼諧幽默的校園題材片,影片塑造了一個叫阿久津真矢的女教師形象,她身裝一身黑色緊張長裙,高統皮靴,獨身一人,充滿神秘感,同時又幾乎無所不能,能夠獨自與幾個歹徒搏鬥,並且打敗他們。整個劇情中,真矢老師只有一次笑容。學生能夠利用自己的勇氣、智慧與正義感,打敗一個惡魔老師,並且讓惡魔老師遭受開除,這是真矢老師扮演惡魔老師的良苦用心。直到真矢老師被開除,同學們才知道自己在這個過程獲得了極大的鍛鍊與真正的成長,當孩子們回過神來的時候,真矢老師卻被解聘了。
【推薦理由】
影片別出心裁,情節跌宕起伏,充滿懸念。這部電影提醒我們,教育可能因為過於柔軟溫馨,使學生從小失去了經受風雨打擊的能力,缺乏了耐受挫折的日本人,還能夠有勇氣與智慧經受住未來的嚴峻考驗嗎?這部影視作品從另一個方面給日本人性化社會以足夠的提醒,也同時說明教育存在的另一面。
【經典臺詞】
影片結尾通過孩子們唱出了自己的心聲:
當我仰望您,
就會感受到珍貴的恩情
一晃多少年了,
當我站在我們的校園
回想起來,真是時光荏苒,
而分別就在眼前
再見了,我們彼此友愛,
那日積月累的感情
即使分開之後
也千萬不要忘記
是您的不斷鼓勵讓我立身揚名
而分別就在眼前,
再見了
早已熟悉朝夕苦讀
如螢火般美麗,
如白雪般美麗,
一刻也不會忘記,
那些流逝的歲月 。
而分別就在眼前,
再見了。
4.美國電影《死亡詩社》
【內容】
講述的是美國威爾頓預科學院,這是一間擁有百年傳統的高中性質的學校,一向都是以傳統、守舊的方法來教授學生,可是新學期來校的新文學老師基廷(Keating)卻一改學校的常規,讓自己班上的學生們解放思想,充分發揮學生們的能力。告訴學生們要「把握當下」,並以該原則行事。讓他們去聆聽死者的聲音,並去領悟生命的真諦。
【推薦理由】
人,這一生其實就是普通而平凡的,我們絕大多數的人都會生活在一種平靜的絕望中生存。唯有為自己找到生命的意義感,才不會感覺這一輩子白活了。只有那些以假如明天不再重來,活在當下的心態,才能夠讓自己的生命放出光彩。
【經典臺詞】
當你認為你知道某件事時,必須再以不同角度看它。
即使那看來似乎愚笨或錯誤,你們都必須試試。
當你閱讀時,別只想到作者的見解,想想你的見解。
孩子們,你們必須努力尋找自己的聲音。梭羅說,「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平靜的絕望中。」
別聽任此事發生。要突破!
5.《肖申克的救贖》
【內容】
這部電影背景是上個世紀30年代,那時,「美國的政治腐敗已經影響到商人」,甚至波及到了監獄。故事中,年輕的銀行家安迪因為妻子和她的情人被殺而被判無期徒刑,由於監獄的腐敗,他在真相即將大白的情況下仍然得不到昭雪,終於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從500碼長的汙糞管道中爬出,重獲自由,在墨西哥海邊過上了自由人的生活。
【推薦理由】
電影主角安迪在那個殘酷吞噬肉體和靈魂的魔城裡自始至終沒有喪失善良的人性,頑強地完成了對人性的堅守,即對作為一個人的情感、權利、價值的頑強的自我意識和肯定。理性使他永不認命,使他深信人性不合混滅,使他對自由始終懷著希望和使命,使他為自我救贖和實現人身的真正自由而不懈努力。經典臺詞:
生活可以歸結為一種簡單的選擇:不是忙於真正的生活,就是一步步地走向死亡。
6.《放牛班的春天》
【內容】
法國人以其浪漫的情懷,講述了一個落魄失敗的音樂家馬修老師到一個爛仔學校,池塘底部學校擔任一個小小的代課老師的故事。儘管學校的管理與無良校長對馬修老師的教學極其不利,但是馬修老師仍然堅持的自己教學。最後被迫開除。但是,馬修老師贏得了學生的愛戴。並且裡面還有人成了世界級的音樂大師。
【推薦理由】
物質世界隨時豐富,可人們的心卻總是那麼冷酷。這世界變得越來越現實,心靈的交流已經成為最早被人們捨棄的東西,但是在《放牛班的春天》裡,在那個嚴酷環境下依然用愛走進孩子心裡的那個人,他這一生是無愧的。因為心靈從來就不是用來徵服而是用來走近並溫暖的。
【經典臺詞】
永遠不要說永遠,凡事都有可能。(我們作為老師的人,對任何學生都要有信心。不要輕易將學生看死。)
7.德國電影《浪潮》
【內容】
一個真實的教育故事。當時美國一個州有一間中學的政治老師在講述專制獨裁與民主政治之間的區別的時候,為了讓學生有切身的體會與深刻印象,他向學校申請作一個星期的專制獨裁實驗。這個實驗就叫「浪潮」,把整個班級當成一個專制獨裁組織。組織用浪潮作為標誌。最後僅用了六天時間,這個組織就波及了全校,甚至整個城市。然後,就再也無法停下來了。最後以付出兩個學生的性命,負責實驗的政治老師觸犯法律坐牢的代價結束了這場實驗。
【推薦理由】
人性的弱點,人類的巨大陷阱,這是我們極容易陷入進去的一個死亡地帶,卻是那樣容易迷惑人,讓我們每個人無法自拔。
8.臺灣電影《魯冰花》
【內容】
這部電影把臺灣當時怎樣由儒家傳統壓抑人性,摧殘兒童身心健康和臺北來的郭老師怎樣用新的教育觀念,重新發現人性,尊重兒童的天性,倡導自由的教育觀,並且取得了輝煌的教育成果的故事。
【推薦理由】
這部電影以臺灣的阿里山與日月潭美麗風景作為電影背景,加上兒童的天真爛漫,新舊兩種教育思想觀念與教育行動之間的鬥爭。
轉自: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