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可馨育兒
古語云:良藥苦口利於病。
對於成年人來說,不管藥物多苦,只要能治好病,一閉眼,一憋氣就吞下去了。但是,孩子可無法理解這麼深奧的道理。
小娃娃體質弱,很容易生病。除了吃飯,沒有什麼比餵孩子吃藥更艱難的事情了。
很多寶媽為了讓孩子成功吃下藥物,想了很多辦法。
比如,前一陣子有一個方法很火。把飲品盒子挖空,把液體藥物藏在盒子裡給孩子當「飲料」喝。
但是,這一招並不是百試百靈的。孩子生病不吃藥,該怎麼辦呢?
1、孩子不吃藥,千萬別硬灌下
孩子生病是個麻煩事。擔心孩子病情嚴重,又怕孩子不吃藥。很多時候,大人一著急就會用強硬的辦法把藥物直接給孩子灌進去,甚至把藥片放在舌頭深處,讓孩子喝口水猛抬頭。
其實這些方法存在很大的弊端。
本身孩子就已經很牴觸了,還用這樣的方法強迫他們的話,很可能讓孩子在吃藥時發生劇烈的反抗,如果這時稍有不慎,藥物可能搶到氣管裡,發生更加嚴重的問題。
2、不要和孩子撒謊說「藥不苦」
絕大部分的人在讓孩子吃藥的時候,都會說:「乖!咱們把藥吃了,身體就好了!這藥一點也不苦啊!」
實際上,這大部分都是為了讓孩子吃了藥的「騙術」,當孩子嘗到藥物的苦味,他肯定就會直接把它吐掉,甚至拒絕再次吃藥。這樣會讓孩子,對這件事產生強烈的恐懼。
不如,大家在吃藥前直接和孩子說實話,「藥可能有點苦,不過大家都可以忍受,不到一秒的時間就吃掉,寶寶的病就會馬上好了!」
我們總是對一些已經預知到結果的事情更容易接受,孩子也是。
3、獎勵刺激
有一位寶媽說,自己的孩子生病需要喝藥汁,剛開始她也不喝。但是寶媽想到女兒很喜歡吃果丹皮,她就把果丹皮切成一小塊,放在她的舌頭上,但是不會讓她咽下去。並直接告訴孩子,是用這個方法壓一壓藥的苦味。
這樣,媽媽用勺子把藥汁再餵給她的時候,能感受到的苦味淡了很多,喝完藥孩子就把果丹皮咽下去了,還很開心。
因為,這個小孩很喜歡吃,所以這像是一種獎勵。大家也可以在吃藥前答應孩子一些事情,比如吃完藥獎勵糖果,或者帶她出去玩,來鼓勵她。但是大家要記得及時兌現承諾!
4、和玩具角色扮演
對於女寶寶來說,她們天生就會有一種照顧人的欲望。比如,很多小姑娘會拿著自己的娃娃當孩子照顧。這時,媽媽可以利用這些娃娃,對孩子說「這個寶寶生病了,很需要吃藥!但是媽媽的寶寶也生病了!媽媽照顧你,你照顧她。好嗎!」
這樣,一步一步引導孩子,她就能夠把藥吃下去了。
5、遊戲力
現在很多繪本會教大家怎麼輕鬆帶娃。關於吃藥這個問題也有提及。那就是,告訴孩子,他的身體裡存在著病毒一家人,模仿不同的聲音。
比如,把細菌爺爺說:「這個孩子身體太差了,我們要佔領這裡!」
細菌寶寶說:「那裡怎麼有一瓶藥!我最怕藥了,這個小朋友千萬別吃啊!」
這樣寶寶會產生一定的恐懼,自己乖乖吃藥。
吃了以後,戲一定要演完。細菌寶寶說:「啊!他怎麼還是把藥吃掉了!我要死了!」
通過這樣遊戲的方法,不僅可以讓寶寶知道疾病對身體有很大的危害,還能讓他們形成主動的意識。
孩子吃藥難,需要家長們多花些心思。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弱點,大家都可以找到可以解決問題的辦法!(作者:mar88)
圖片來源網絡,只供想像,圖文無關,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