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篇》有言:"仰手接,俯身散馬蹄。"
中國古代,有許多門派的功夫。人們的科學技術發展不高,但是對於人體功能的開發類別卻不少。而且古代人民戰爭比較多,所以各種各樣的功夫就這樣流傳了下來。而且奇人異事比較多,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一代代把這些精華流傳了下來,就形成了我們歷史上所看見的各種門派。有一個特別強的武僧,小小年紀就揚名天下,他就是釋德根。
釋德根作為近代著名的少林功夫的傳承人,受到了許多人的關注。釋德根不僅有高超的武藝,還能積極推廣發揚少林功夫,而且從來不仗著自己武藝高強,就到處欺負弱小。作為流傳了成百上千年的一個武功門派,少林派從古至今出了不少英雄人物。而釋德根作為近代少林武術集大成之人,將少林門派再次弘揚。河南省的少林寺創建於我國古代的北魏時期。在少林寺最初被建立的時候,先後有印度的高僧來少林寺傳授自己的經文。
公元527年,佛陀釋迦摩尼的後代來到少林寺,在其他印度僧人的基礎上,又廣大的集結信徒,並傳授了禪宗,最後在東魏年間留下了禪學,從此,禪學的基礎就在少林寺生了根。隋朝的皇帝比較崇拜佛教,就又恢復了少林寺,而且還賞賜了少林寺大量的土地和寺產。於是少林寺本身的實力一下子壯大了起來。唐朝初期,少林寺的和尚參與了政治中的爭權奪利,且由於唐太宗最終奪得了權力,於是少林寺又獲得了更多的良田,這個時候的少林寺的地位是比較重要。
明朝時期,有倭寇在我國沿海進犯,少林寺的僧人們因為抵抗倭寇有功,因此而獲得政府方面的嘉獎,為了表彰少林僧人們的抗敵行為,當時的政府特意修繕了少林寺,還給予了一些政策優惠。少林僧人也曾多次被政府徵調,得到了最強硬的皇權的認可,少林寺在民間的地位越來越穩固。越來越多的能人俠客也願意投入到少林寺中學習武藝,釋德根也像這樣的人物,這樣的有利循環使得少林寺只能往好的方向前進。
發展到近現代,河南的少林寺的地位已經是國家重點的存在。而且近代有不少曾保護過重要領導人的保鏢都或多或少地學習過少林寺裡的武功。因此少林寺在近代也有屬於自己的名聲。近代著名的少林大師釋德根出生於1914年。由於他武學天賦高,而且武功強大,他被稱為最強的少林武僧。釋德根出生於河南的一個貧苦家庭,在他六歲的時候,家人就把他送到了寺裡去學武術,這好歹也是一門出路。
成為僧人的釋德根跟從師傅練武時,師傅對釋德根要求很高,讓釋德根在腿上綁一些銅錢,但並非一次性就讓釋德根綁很多銅錢,而是一天天的增加銅錢的數量。就這樣釋德根腿部有了更強的力量以後,再逐漸加重銅錢的重量。不僅僅是腿部,武功需要身體多方面的協調,釋德根在十幾年的修行日子裡,他會同時穿上覆蓋全身的鐵衣,用來提高自己身體的靈敏度,從未放棄過對身體的鍛鍊。到了釋德根16歲的時候,他回到少林寺,跟隨武功更高強的大師學習少林武術。而釋德根的武學天賦出眾,更是肯下苦功夫,在短短幾年之內就學習了多種功法,而且學到了精深的地步。
在釋德根身上還發生了一件事。年輕時的釋德有一次要去西安,但是他在路上遇到了一個很狂妄的人,那個狂妄的男子設立了擂臺,並且揚言,意思自己的武功特別厲害,沒人都比得過自己。本來這沒什麼,或許這個男子確實有多少武功,但他莫名其妙就提起少林武術,並且聲稱自己能打得過少林僧人,狂妄的話語涉及到了少林寺,這就讓釋德根有點不舒服,於是向這個男子提出,少林寺不沾染俗世,希望他能把那句"腳踢少林"給去掉。
但是這個男子偏不,他覺得他敢說這樣的話,肯定是身懷真功夫的,而且他設立擂臺的目的,就是為了挑戰各位武功高強的英雄。這個狂妄的男子沒想到他這次踢到了鐵板。釋德根可是根正苗紅的少林武功的繼承人,釋德根儘管年紀輕輕,但功力深厚,幾乎無人能敵。
於是釋德根就和這個男子籤訂了生死文書,籤訂了生死文書,那意味著擂臺上的雙方的生死可就是由自己負責有可能出現的任何情況。倆人在擂臺上開打了。釋德原本想點到為止就行,但那個男子出手狠辣,招招不願落到下風,早知道擂臺上的拳腳可不長眼睛,釋德根在一不留神走神以後,差點中招,於是釋德根就有點心急,也使出了一個威力很大的招數,這下讓那男子頓時鮮血直流,當場去世。
而由於兩人籤訂的協議裡就早有說明,如果在打鬥過程中,發生雙方因此而死了的事情,是不需要負責任的,這也是當時社會上比較流行的一種爭鬥方式。而周邊圍觀的人群也紛紛喝彩,覺得釋德根這樣的行為就是好好的給那個狂妄男子上了一課,儘管這也讓那個男子丟掉了性命。這一戰也讓釋德根一下子成名。許多懂行的拳腳師傅都知道了釋德根的威名。
而釋德根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傲人的功績,實在是離不開他對自己的高要求。當時,釋德根在鍛鍊腿部力量的同時,還增加了身體其他方面的鍛鍊。他每天奔走於山間,每天練功後,晚上的時候,釋德根就會來到潭水中,利用潭水來再次精進自己的功力。而釋德根在和人比拼的時候,能將在潭水推送中領悟到的能力作用在比拼中,時人更是對他推崇不已。
而釋德根也知道自己的實力相比於世人,已經非常厲害了,有一次,幾個武學後生想要挑戰釋德根,釋德根怕自己會傷到他們,就說明不用拳掌,這樣就不容易傷到別人的性命,而後,使出自己的一個大招,把對戰的那三個後生打敗。前後過程很短暫。人們越發佩服釋德根的武學功底。
1946年,由於釋德根多年的武學底蘊和名聲,他擔任了教頭。在他手底下,教出了許多鼎鼎有名的近代武學家,一個好的師傅也會帶出好的徒弟,從這一點能看出釋德根絕對是有真功夫在身的。新中國解放以後,釋德根開始在河南各地的中小學中弘揚、傳授少林武功。一個大師級別的人物開始傳授武功,能不出有名的徒弟麼?
後來,釋德根手下教授的學生們有數十個先後獲得了全國武術獎牌。在釋德根的晚年,應政府的要求,釋德根開始對少林武術的口述。而這一本關於少林武術的專著在我們國家是特別稀少的,因此釋德根的一輩子極大的集合了少林多種武功,還在晚年口述,由專人整理最後著成了一本武術學書。1970年,釋德根因為疾病為結束了自己相對短暫卻又戎馬的一生。釋德根的一生少年成名,中晚年致力於發揚少林武術,是當之無愧的少林優秀弟子。
結語
中華民族裡,湧現了無數能人俠客。人們多崇拜擁有高深武功的人,但會更敬佩有武學天賦和武學德行的人。釋德根是讓人敬佩的,因為他擁有高強的武功,卻和所有優秀的少林弟子一樣,秉承著本門的門風,不斷發揚本門武功。
參考文獻
《少林武術概要》
《少林武僧釋德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