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西安有什麼伴手禮能帶走呢?」這個簡單的問題,其實才是終極大難題。年末臨近,我們不玩虛的,為你貼身指導如何送禮送到心坎上獨家秘笈。精選數十種帶著濃鬱特色的好禮,分門別類,整理歸納出西安特色的六大禮包,歡迎粉絲們按需索取,拿去,不謝!
「厚重」、「歷史」,是公認的西安標籤。送對歷史文化感興趣的朋友,那麼具有鮮明民俗符號的禮物一定是最好的選擇。只是在選擇前,學習一些基本的注意事項,讓你的禮物有型有款有面子。
鳳翔泥塑:
鳳翔彩繪泥塑歷史悠久,始於先秦西周時期,流傳民間三千年之久,是至今我國保留最古老、最具民族特色的泥塑類手工製品。它以創作毛稿制模、翻胚,粘合成型,經精拋、彩繪、出線、裝色、上光等數十道工序精製而成。並以其形態逼真、粗獷誇張。簡練概括、威武可愛的造型,大紅大綠的色彩、酣暢淋漓的線條、浪漫神奇的紋飾而稱道,是鎮宅避邪、保家太平、增福送喜的吉祥物。
華縣皮影:
皮影,又稱燈影,是我國民間廣為流傳的傀儡戲之一。皮影戲發源於漢,興起於唐宋,盛行於明清。華縣皮影製作,以上等牛皮為原料,經泡、刮、磨、刻、染、熨、綴等二十多道工序精工細作而成。主要以人物造型為主,造型小巧玲瓏,精巧細緻,配以「萬」字、雪花、魚鱗、星眼、松針等圖案,充分折射出了中國古代人的審美志趣和古老藝術的魅力,通過小小雕刀,用平面雕鏤的手法表現得淋漓盡致,富有強烈的立體感。
戶縣農民畫:
戶縣農民畫源於民間,在陝西關中地區的剪紙、壁畫、年畫、刺繡等漢族民間藝術基礎上衍變,以樸實的繪畫語言,詳盡而生動地記錄了農村生產勞動的壯觀場面、熱烈活潑的節慶場景和絢麗多彩的漢族民風民俗。戶縣農民畫地域特色鮮明,畫面簡潔而飽滿,想像大膽豐富,風格浪漫稚拙,裝飾意味強烈,古拙中流露天工。
陝西民間剪紙:
陝北一帶的剪紙淳厚、粗壯、線條有力,剪紋簡單。個別地方如定邊、靖邊等的剪紙也有較細緻的,線條多直線,流利奔放。宜川的剪紙線條粗而曲線多。關中地區的剪紙一般較細緻而曲線多,如岐山、鳳翔一帶有的線條細似針尖,風格別致;朝邑一帶以戲文為多,造型動態近乎皮影;三原一帶以花卉為多,結構較簡單,色彩對比強烈;富平一帶的形式多樣,剪紋流利,明暗適調。陝南的剪紙同是曲線多,一般較大,圖案裝飾多採用植物紋樣,有類似地毯的花紋。
鳳翔木版年畫:
鳳翔木版年畫始於唐宋,盛於明清。主要題材為大門神方弼等歷史人物、事件、民間故事及六全神、灶王神等神怪形象,常見年畫如《三星圖》、《雙美人》、《四時報喜》和《三國演義》、《水滸》等。鳳翔木版年畫大多與當地鄉土民俗密切相關,寄託著人們對太平安寧的嚮往,從年畫畫稿、雕版、印刷到彩繪,都是鄉村農民手工操作,按自己愛好的傳統造型、配色習慣研製而成,鄉土氣息濃鬱。
馬勺臉譜:
馬勺臉譜是古老大型社火遊演扮相的藍本,由民間藝人世代秘傳。社火起源可追溯到遠古的祭祀活動。至今寶雞地區存有「耍社火」這一傳統習慣,寶雞社火臉譜以誇張手法大膽運用色彩,黑為正,紅為忠,白為奸,黃為暴,藍為莽,綠為義等。表現人物特徵,尤以表現周秦歷史及傳說的人物見長,把社火臉譜圖象刻畫在泥,紙模,木馬勺,梭子,木鏟上,其落筆迴轉順達、勻而不板、工而不僵、粗獷豪放、色彩明快。
千陽布藝:
千陽布藝作為女紅文化的突出代表,是農耕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刺繡技法上,千陽布藝以秦繡中有立體感的堆繡(或稱懸繡)和平繡為主,輔以貼、拼、搐等方法,分成立體與平面兩類。內容多取材於民間吉祥圖案,通過諧音、借喻、象徵、借代等手法表情達意。通常絢爛明媚,大紅大綠;構圖則寓意深刻,寫實與誇張融合,透射著粗獷濃鬱的北方農村氣息,形成鮮明的西北地域特色。
麥杆畫:
又稱麥杆畫,麥草畫,因其製作材料為麥杆而得名。始於隋唐時代的宮廷工藝品,有兩千餘年歷史。麥秸畫利用麥秸本身的自然光澤、紋理的質感,經過「煮、刮、燻、制、熨、漂」等十幾道加工處理工序,吸收國畫,版畫,剪紙,烙畫等諸多藝術手法,巧妙製成古樸典雅、富麗堂皇、維妙維肖、栩栩如生的手工藝精品,山水、花鳥、人物、動物、歷史名畫等都可作為麥秸畫的表現題材。
在禮品清單上,食物,絕對是最能讓人心滿意足的禮物。尤其是帶著文化傳承感的地方特色美食,更是擁有讓人不能拒絕的誘惑力。
春發生醬滷禮盒:
中國人素來有「以髒養臟」的說法,動物內臟含有豐富的鐵、鋅等微量元素和維生素A、維生素B2、維生素D等,食用後,能有效補充人體對這些物質的需求。動物內臟對治療人體的某些疾病也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比如豬肝可治肝臟虛弱、夜盲症,豬腸可治便血、痔瘡,豬脾可治脾胃虛熱、消化不良等,而且由於這些都是通過食補來進行治療,其副作用微乎其微。醬滷禮盒精心烹飪,便於攜帶儲存,最是適合冬季食補。
油茶:
油茶,回族特色清真小吃,主要原料有精小麥粉、花生、核桃仁、杏仁、綠豆、紅豆、豌豆粉、黑芝麻、白芝麻等等,加入牛骨髓和油炒制,有清熱解毒,止渴消暑的功效,無副作用。冬日早上衝一碗,真是暖到了心裡。
油潑辣子:
陝西關中八大怪裡說到:油潑辣子一道菜,蘸饃拌菜調乾麵,嘴巴一抹嫽得太。油潑辣子是將秦椒碾制的辣椒粉與花生芝麻等加香味的調料拌勻,然後用熟油潑入,再用農家醋一激,香味撲鼻,具有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血管的彈性的作用,能降低血管硬化的發生率,預防心血管疾患。
鍋盔:
鍋盔源於外婆給外孫賀彌月贈送禮品,後發展成為風味方便食品。鍋盔整體呈圓形,直徑尺許,厚1寸。料取麥麵精粉,壓稈和面,淺鍋慢火烘烤。外表斑黃,切口砂白,酥活適口,能久放,便攜帶。
方便泡饃:
老孫家方便牛羊肉泡饃,秉承傳統工藝,融入現代食品加工工藝,既保持了牛羊肉泡饃的營養和風味,又方便衛生,便於攜帶和食用,成為居家旅遊,饋贈宴友之佳品。親愛的陝西鄉黨,不用懷疑,現在,只要有開水咱就可以自助吃到正宗的陝西牛羊肉泡饃了。
柿子餅:
相傳自成稱王西安後,臨潼老百姓用火晶柿子拌上麵粉,烙成柿子麵餅慰勞義軍,很受義軍將士稱道。天長日久,就演變成了今天的黃桂柿子餅,也叫水晶柿子餅。西安黃桂柿子餅,是用臨潼區產的「火晶柿子」為原料製作成的。這種柿子的特點是:果皮、果肉橙紅色或鮮紅色,果實小,果粉多,無核,肉質緻密,多汁,品質極好。西安柿子餅色澤金黃,餅面粘甜,黃桂芳香。
仿生核桃:
核桃營養非常豐富,含有較多的脂肪和蛋白質,對大腦有特效滋補作用。陝西的商洛、黃龍等地都是產區,這裡要推薦的是一種創新小點,省去了我們剝核桃的麻煩,也能吃到美味。仿生核桃表面上看起來像個大核桃,實際上是用可可粉做皮,內裡包著整個核桃,是不是很有趣很美味呢。
麻葉:
麻葉是西安過年的保留節目,也是春節的小零食。麻葉是麵食經油炸製成,口味分鹹、甜兩種,在和面時加鹽或糖。做好的麻葉,因外形似葉子,上面布滿芝麻,故稱「麻葉」,又叫油炸果子,口味和饊子差不多,饊子形狀更複雜一些,西安飯莊的饊子還做成了美麗的蝴蝶樣子。
水晶餅:
水晶餅是陝西的名點,特色是金面銀幫,起皮掉酥,涼舌滲齒,甜潤適口。外形美觀,配料製作講究,操作工藝嚴密。含有大量脂肪、蛋白質和維生素,油多而不膩,糖重而滲甜,具有濃鬱的玫瑰芳香。西安飯莊的水晶餅絕不是食品廠大批量機器生產的,每一粒點心都出自點心師傅之手。
稠酒:
稠酒是陝西特色的農家自釀酒。呈米糊狀,渾濁黃稠,如黃河萬裡濁水。陝北人也叫它「甜酒」、「渾酒」,又因為製作過程有一個蒸為糕的階段,也叫做「糕酒」。偷偷告訴你,西安飯莊的稠酒是自家釀的,和外面超市購買的可不是一個味道,要送人正宗的西安好禮,要去飯莊門店買喲。
如果你看慣了西安的歷史,希望找到一些新鮮的禮品,那下來將要推出的兩個禮包,你一定不能錯過。
鳳翔年畫系列盒子:
包括鳳翔年畫筆記本、便籤紙、明信片。特邀鳳翔年畫繼承人邰江平精心繪製鳳翔傳統木板年畫,印製而成。鳳翔年畫為中國傳統木板年畫四大宗派之一,邰江平所在的邰氏家族正是其中的佼佼者,生於一九五三年,鳳翔年畫巔峰時期翹楚世興畫局第十五代傳人。邰江平幼承家學,勤奮刻苦,家傳技藝,無一不精,終成鳳翔世興畫局年畫技藝的集大成者。
《西安舊事》盒子:
包括《西安舊事》圖書、明信片、書籤、筆記本。《西安舊事》是一部關於西安歷史與民情的書,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展示了民國時代的西安。一幅幅泛黃的老照片,記錄了這座城市滄桑厚重的成長足跡,也折射出一個時期深刻宏大的社會背景。古都西安的今天,見證了一幕又一幕的歷史變遷。
《忒色西安》手繪地圖彩色雙語版:
由衛東青「忒色西安」團隊繪製而成。手繪西安地圖正面,以鐘樓為中心,輻射城牆、二環、三環,眾多街道、西安著名的景點有序地排列在地圖中,生動化、立體化的展示了西安全貌。背面是西安重要景點的繪圖和文字介紹,同時還有「忒色地名」「忒色小吃」「忒色陝西話」等能體現西安這座悠久歷史城市的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
《回坊上》回民街手繪風情遊覽圖:
如果喜歡西安小吃,就一定要到回民街走走。如果你擔心在回民街吃不到頂級好吃的本地美食,那你一定要看看這份回坊手繪地圖。這份地圖不僅吃貨必備的忒色旅遊紀念品,遊客必讀的西安坊上傳奇故事,特邀楊君老師撰文,向您娓娓道來回坊老故事。
創意手提包潮牌帆布包:
這款創意單肩包由帆布製成,圖案一面是卡通形象的秦俑,一面是心經文字,看起來又潮又復古。設計上使用了吸鐵石紐扣的開袋方式,方便實用。
秦娃四勿人偶:
由這禮文化團隊設計的這款卡通小人兒,蘊意取自《論語》「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句話本來孔子教導顏回的話,在這裡則被解釋為全新的意思,比如勿視被解釋為「用心感受,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勿動被解釋為「滾滾紅塵,我們都是靜止的過客。」當你知道了這小人偶對經典的重新解構,也會有一番自己的解構吧。
秦吼吼創意存錢罐:
吼來源於陝西人的豪邁性格,八百裡秦川大地,吼聲震天。不僅是一個存錢罐,更是一種秦人精神。他來自秦地,為人耿直,簡單快樂,他取財有道,積少成多,他就是秦吼吼。
(來源:西安吃喝玩樂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