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廣東公務員考試行測答題技巧:徹底區分"比喻/比擬"

2020-12-14 廣東華圖

  2014年廣東公務員考試行測答題技巧:徹底區分"比喻/比擬"由廣東公務員考試網行測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行測答題技巧,2014廣東公務員考試,比喻,廣東公務員行測的內容,請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頻道/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比喻和比擬,都是加強語言形象性的修辭手段,但它們卻是兩種不同的修辭方式。而這兩種修辭的區別常常被用來作為一些地方省公務員考試行測言語部分的考點。今天華圖教育公考資深專家就來對這兩種修辭方法進行全方位的認識和辨析。

  初中教科書中對比喻和比擬的定義是:「比喻重在『喻』、即以甲事物喻乙事物,而甲乙兩物有主有從;而比擬重在『擬』,即將甲事物當作乙事物,甲乙兩事物彼此相融,渾然一體。」這僅是一種概括性的區別原則,它們的區別到底體現在哪幾個方面呢?

  (一)概念之別:比喻就是打比方,根據事物之間的相似點,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把抽象的事物變得具體,把深奧的道理變得淺顯。比喻的結構基本分為三部分: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詞(表示比喻關係的詞語)和喻體(打比方的事物)。比喻一般分為明喻、隱喻(暗喻)及借喻三類。而比擬則是藉助豐富的想像,把物當成人來寫,或把人當成物來寫,或把甲物當成乙物來寫。比擬分為擬人和擬物。擬人是把事物當成人來寫,賦予人的思想、感情、活動。例子(1):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例子(2):太陽的臉紅起來了。擬物則是把人當成事物來寫或者把甲事物當成乙事物來寫。例子(1):人群不顧一切,湧了上來。例子(2):在群眾的呼喝聲中,那個惡霸夾著尾巴逃跑了。例子(3):火山發出一聲咆哮。例子(4):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

  (二)性質不同、作用不同:比喻是用與本體事物有相似點的另一事物作比,也就是打比方;本體與喻體之間一定得有相似點,通過相似點使本體同喻體聯繫起來,喚起人們的聯想,使人更具體地惑知事物。比擬則是模擬,它是用乙事物具有的特性(包括稱渭、動作、行為等)寫甲事物,或者說是把乙事物的特性「強加」於甲事物。乙事物—般是有生命力的,能活動,有感情的;它比甲事物具體實在,於是本來較抽象、不太實在的事物變得具體實在了,當然就增添了語言的生動性。由此可見,比喻強調的是甲乙兩物的相似性,而比擬卻是利用它們之間的不同特性,使兩體融為一體,這是區別比喻和比擬最重要的標誌。請看如下例句:(1)故人已經成為甕中之鱉,不好玫暫且圍著算了。(徐海東《奠基禮》)

  (2)他確乎有點像一橡樹,堅壯、沉默,而又有生氣。(老舍《駱駝祥子》)

  (3)月亮一露面,滿天的星星驚散了。(楊朔《金字塔夜月》)

  (4)真理它卻不會彎腰。(臧克家《勝利的狂飈》)

  例(1)取甕中之鱉待擒這一點說明敵人當時的處境,二者有相似點,能給人具體形象的感受,這是比喻。例(2)從樹的外形特點聯想到樣子的外貌、氣質特徵,兩者有相似點,也屬比喻。例(3)「月亮」、「星星」本是無生物,並無「露面」、「驚散」這樣的特徵,現以生物的特徵描寫它們,只是為了讓其情態逼真,躍然紙上,這是比擬。例(4)將無形的抽象物「真理」人格化、形象化,也屬比擬。

  (三)句式結構不同。比喻句由本體、喻體和喻詞三部分組成。借喻雖然不出現喻詞和本體,但可以變換為有喻詞和本體的明喻、暗喻。不管是哪一種比喻,始終都有喻體;比擬句主要是藉助想像,將本體模擬為人的或物的某種行為、動作或情態,不論是擬人,還是擬物,始終都無擬體。例如「東西長安街成了喧騰的大誨」(袁鷹《十月長安街》)。這是暗喻、由本體(長安街)、喻體(大海)、喻詞(成)構成,又如「我們之聞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魯迅(故鄉))。這是借喻,借「厚障壁」比喻「我」與閏土之間形成的隔閡。它把本體和喻詞都隱去了,只用喻體代替本體。另如「波浪一邊歌唱一邊衝向高空去迎接那雷聲」(高爾基《海燕》)。這卻是擬人句,將「波浪」當作人描寫,賦予它一些人的動作和思想。

  【真題1】判斷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辭手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對偶)

  B.雷鋒說:「大嫂,別問了,我叫解放軍,就住在中國。」(借代)

  C.古老的神州是一頭沉睡未醒的睡獅,一旦覺醒,定會橫空出世。(比擬)

  D.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排比)

  參考解析:這是一道修辭辨析題。C項不正確。這是一個比喻句,使用的是暗喻,本體是神州,喻體則是睡獅,用「是」替代了比喻詞。

  【真題2】判斷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辭手法,正確的一項是:

  ①月下觀景,霧中看花,不是別有一番情趣在心頭嗎?

  ②讀好文章如飲醇酒,其味無窮。

  ③頭頂盤著大辮子,頂得學生制帽的頂上高高聳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④許多馬克思主義的學者也是言必稱希臘。對於自己的祖宗,則對不住,忘記了。

  A.反問 誇張 比喻 借代 B.設問 比喻 誇張 比喻

  C.反問 比喻 誇張 借代 D.設問 誇張 比喻 象徵

  參考解析:這是一道修辭辨析題,C項正確。反問是指用疑問的的形式來表示確定的意思,句①符合。②句有本體、喻體、喻詞,本體是讀好文章,喻體則是飲醇酒,比喻詞是「如」。(華圖教育 毛睿佳)

  閱讀廣東公務員考試網2014年廣東公務員考試行測答題技巧:徹底區分"比喻/比擬"還閱讀了:

   2014廣東公務員考試行測答題技巧:逆向思維解概率問題

  推薦:

  【輔導資料】時政熱點 | 行測答題技巧匯總 | 申論熱點 | 範文匯總

  【國考資訊】國考筆試真題解析匯總| 國考估分系統 | 歷年面試真題

  【考試資訊】公考資料郵件訂閱| 內部教案教材 |  網絡課程

  【報考交流】省考指導Q群:122048411 | 廣東華圖官方微博| 微信號:gdhtgwy

廣東公務員考試網推薦:

【招考信息】【考試公告】【職位表】【報名時間】【報名入口】

【準考證列印】【成績查詢】【面試名單】【錄用公示】【考試快訊】

  以上是比喻和比擬,都是加強語言形象性的修辭手段,但它們卻是兩種不同的修辭方式。而這兩種修辭的區別常常被用來作為一些地方省公務員考試行測言語部分的考點。今天華圖教育公考資深專家就來對這兩種修辭方法進行全方位的認識和辨析。的全部內容,更多關於行測答題技巧,2014廣東公務員考試,比喻,廣東公務員考試快訊信息敬請加入廣東公務員考試群,及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頻道。

(編輯:廣東華圖)

相關焦點

  • 公務員考試行測:徹底區分「比喻」「比擬」
    公務員考試行測:徹底區分「比喻」「比擬」由廣東公務員考試網行測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公務員招聘考試,公務員考試,廣東公務員考試,廣東公務員行測的內容,請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頻道/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徹底區分「比喻」「比擬」
    原標題: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徹底區分「比喻」「比擬」 比喻和比擬,都是加強語言形象性的修辭手段,但它們卻是兩種不同的修辭方式。而這兩種修辭的區別常常被用來作為一些地方省公務員考試行測言語部分的考點。今天專家就來對這兩種修辭方法進行全方位的認識和辨析。
  • 201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答題技巧:圖形推理題口訣
    201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答題技巧:圖形推理題口訣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高分經驗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2014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務員考試,行測,行測答題技巧,國家公務員考試高分經驗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201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答題技巧:圖形推理一筆畫
    201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答題技巧:圖形推理一筆畫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高分經驗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2014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務員考試,行測,行測答題技巧,國家公務員考試高分經驗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201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答題技巧:資料分析直除法
    201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答題技巧:資料分析直除法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高分經驗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2014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務員考試,行測答題技巧,資料分析,國家公務員考試高分經驗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2014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答題技巧:小數據直接觀察法
    2014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答題技巧:小數據直接觀察法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高分經驗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2014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務員考試,行測考試,國家公務員考試高分經驗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2014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答題技巧:逆向操作法妙解概率題
    2014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答題技巧:逆向操作法妙解概率題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高分經驗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2014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務員考試,行測,行測答題技巧,概率,國家公務員考試高分經驗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2014年廣東公務員考試行測答題技巧:差分法的妙用(4)
    二、A、C兩城所在的省份2006年GDP量分別為:873.2/23.9%、1093.4/31.2%;同樣我們使用「差分法」進行比較:     873.2/23.9% 1093.4/31.2%     220.2/7.3%=660.6/21.9%     212.6/2%=2126/20%      上述過程我們運用了兩次
  • 2018年廣東公務員考試行測技巧:捆綁法和插空法
    2018年廣東公務員考試行測技巧:捆綁法和插空法由廣東公務員考試網行測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2018年廣東省公務員考試,省考行測備考技巧,省考行測答題技巧,廣東公務員行測的內容,請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頻道/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2018年廣東公務員考試行測技巧:不定方程的解題技巧
    2018年廣東公務員考試行測技巧:不定方程的解題技巧由廣東公務員考試網行測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2018年廣東省公務員考試,省考行測備考技巧,省考行測答題技巧,廣東公務員行測的內容,請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頻道/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2018年廣東公務員考試行測技巧:排列組合基本計數原理
    2018年廣東公務員考試行測技巧:排列組合基本計數原理由廣東公務員考試網行測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2018年廣東省公務員考試,省考行測備考技巧,省考行測答題技巧,廣東公務員行測的內容,請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頻道/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2014年國家公務員行測答題技巧:近義詞辨析
    行測答題技巧:為幫助童鞋們更好的備戰201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中公教育專家特分析整理了相關的行測資料,助童鞋們公考順利。常見且易錯的近義詞辨析:1、貫穿:穿過、連接,對象可是抽象事物,也可是具體事物。如:這條公路貫穿本省十九個縣。
  • 2017年北京公務員考試行測答題技巧:10個易理解錯誤的成語盤點
    2017北京公務員筆試課程【面授】【網校2017年北京公務員行測答題技巧匯總 行測答題技巧:廣大考生在備考京考時,必須熟悉北京公務員考試的試題特點,明確備考方向和重點本文為廣大參加2017北京公務員考試的考生整理提供行測答題技巧:10個易理解錯誤的成語盤點。更多2017北京公務員考試行測答題技巧,請點擊北京公務員考試網。 無論哪一類公考,任何一個想一舉順利的學生都必須付出艱辛的努力,今天中公教育專家總結了一些容易讓人對其感情色彩產生錯誤理解的成語,大家可以作為自己備考的積累。
  • 2016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答題技巧:行測備考最易忽視的詞性和句法功能
    2016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答題技巧匯總  【考試公告】【職位表】【報名入口】【考試時間】 行測答題技巧:隨著2016年國考的臨近,廣大考生也已經開始了行測的學習,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言語理解部分的邏輯填空題對大部分考生來說是難題,準確率比較低,為了提高這類題型的準確率,考生們須全方位提高,其中漢語語法對這類題型解題有一定幫助,這一點往往是考生最容易忽略的,下面中公教育專家就將這一方面進行詳細介紹。
  • 201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盤點行測數學運算中的爆冷題型
    201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盤點行測數學運算中的爆冷題型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高分經驗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2014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務員考試,數學運算,行測考試,國家公務員考試高分經驗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公務員考試行測答題得分技巧!
    掌握必要的公務員考試行測答題技巧,對於提高公務員考試做題速度和準確率是有一定幫助的。如下是給大家分享的公務員行測答題技巧,希望對大家有所作用。 公務員行測答題技巧之數學運算: 1、分析選項整體性,三奇一偶選其偶,三偶一奇選其奇。 2、選項有升降,最大最小不必看,答案多為中間項,答案排序處在中間的兩個中的一個,往往是正確的選項。
  • 2014廣東公務員考試行測每日一練-演繹推理(1.24)(2)
    分析:(1)2007年秋季入學的有些是免費的師範生。(2)所有的免費師範生都家境貧寒。(3)凡家境貧寒的學生都參加了勤工助學活動。(2)和(3)可以推出(4)所有的免費師範生都參加了勤工助學活動。利用文恩圖,可以迅速得出結論。A不一定。如果入學新生都是師範生,就不成立了。選項BCD都成立。   4.【解析】D。難度:2。考點:削弱質疑。題型:削弱質疑。
  • 公務員考試行測:修辭手法知識指導-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廣東人事考試網
    公務員考試行測:修辭手法知識指導由廣東公務員考試網行測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公務員招聘考試,公務員考試,廣東公務員考試,廣東公務員行測的內容,請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頻道/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國家公務員考試網:201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閱卷標準及筆試答題技巧
    國家公務員考試網:201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閱卷標準及筆試答題技巧由廣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考試快訊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201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閱卷標準,201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國家公務員考試快訊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2019北京公務員考試行測資料分析答題技巧:百分數和百分點
    點擊查看:2018京考面試考情分析【直播】點擊加群>>>2018京考備考交流群727711408行測答題技巧:【北京中公教育行測頻道】提供資料分析增長、比重、倍數、平均量解題速算答題技巧、資料分析題庫、高頻使用公式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