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ted() 作為 Python 內置函數之一,其功能是對序列(列表、元組、字典、集合、還包括字符串)進行排序。
sorted() 函數的基本語法格式如下:
list = sorted(iterable, key=None, reverse=False)
其中,iterable 表示指定的序列,key 參數可以自定義排序規則;reverse 參數指定以升序(False,默認)還是降序(True)進行排序。sorted() 函數會返回一個排好序的列表。
注意,key 參數和 reverse 參數是可選參數,即可以使用,也可以忽略。
下面程序演示了 sorted() 函數的基本用法:
a = [5,3,4,2,1]print(sorted(a))
a = (5,4,3,1,2)print(sorted(a))
a = {4:1,\ 5:2,\ 3:3,\ 2:6,\ 1:8}print(sorted(a.items()))
a = {1,5,3,2,4}print(sorted(a))
a = "51423"print(sorted(a))程序執行結果為:
[1, 2, 3, 4, 5]
[1, 2, 3, 4, 5]
[(1, 8), (2, 6), (3, 3), (4, 1), (5, 2)]
[1, 2, 3, 4, 5]
['1', '2', '3', '4', '5']
再次強調,使用 sorted() 函數對序列進行排序, 並不會在原序列的基礎進行修改,而是會重新生成一個排好序的列表。例如:a = [5,3,4,2,1]print(sorted(a))print(a)程序執行結果為:
[1, 2, 3, 4, 5]
[5, 3, 4, 2, 1]顯然,sorted() 函數不會改變所傳入的序列,而是返回一個新的、排序好的列表。
除此之外,sorted()函數默認對序列中元素進行升序排序,通過手動將其 reverse 參數值改為 True,可實現降序排序。例如:a = [5,3,4,2,1]print(sorted(a,reverse=True))程序執行結果為:
[5, 4, 3, 2, 1]
另外在調用 sorted() 函數時,還可傳入一個 key 參數,它可以接受一個函數,該函數的功能是指定 sorted() 函數按照什麼標準進行排序。例如:chars=['hello.net',\ 'hello.python/',\ 'hello.shell/',\ 'hello.java/',\ 'hello.golang/']print(sorted(chars))
print(sorted(chars,key=lambda x:len(x)))程序執行結果為:
['hello.net',
'hello.golang/',
'hello.java/',
'hello.python/',
'hello.shell/']
['hello.net',
'hello.java/',
'hello.shell/',
'hello.python/',
'hello.golang/']此程序中,使用了 lambda 表示式,其用法會在後續章節進行詳細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