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信仰書寫對黨忠誠——記優秀共產黨員、最美鄉村教師張桂梅(上)

2020-12-17 人民網

「你們可以說某個幹部不行,但絕不可以說共產黨不好。如果沒有共產黨,哪兒有今天的幸福生活。」20多年來,她始終牢記黨的宗旨,秉持為民情懷,保持著鑄魂育人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堅守,用愛心培育愛、激發愛、傳播愛,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臺上」的諾言。

雖然個人命運坎坷,但她無論身心如何困苦、處境如何艱難,都始終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初心信仰,飽含著對黨、對人民、對貧困山區的無限深情,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她先後被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十佳師德標兵」「全國十大女傑」「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十佳最美鄉村教師」「全國百名優秀母親」「雲南省優秀共產黨員」「興滇人才獎」等40多項榮譽稱號。

她就是雲南省麗江市華坪縣女子高級中學黨總支書記、校長,中學一級教師張桂梅。參加工作以來,她就像一臺不知疲倦的永動機,用初心和信仰書寫著一名共產黨員一輩子對黨忠誠、一輩子為民奉獻、一輩子堅忍執著、一輩子於己克儉的大愛情懷。

堅守初心,對黨忠誠一輩子

1997年8月,張桂梅在黨旗下莊嚴宣誓:「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入黨20多年來,她始終愛黨、護黨,忠誠於黨。

熟悉張桂梅的人都知道,任何人都不可以在她面前說黨委和政府的不好、說共產黨的不是。她反覆說:「你們可以說某個幹部不行,但絕不可以說共產黨不好。如果沒有共產黨,哪兒有今天的幸福生活。」這樣一句話,她講了22年,不知講了多少遍,她說還要繼續講下去。

2008年華坪女子高中創建後,她把黨的信念融入辦學體系,堅持革命傳統立校、紅色教育育人,實行紅色教育統領校園文化的教學模式。建校初期,由於山區條件艱苦,加之張桂梅要求嚴格,很多年輕教師難以適應,不到半年,17名教師中就有9名辭職,教學工作近乎癱瘓。

現實讓人始料不及,卻讓張桂梅意外發現,留下來的8名教師中有6名是共產黨員。這也啟示她,黨員在,黨組織就在,有黨組織,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從此,張桂梅心中有了底氣,腳下有了力量。她迅速把6名黨員教師集中起來,重溫入黨誓詞,誦讀《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等名篇,大家眼裡泛著淚花,緊握右拳向黨旗保證:一定要把女子高中辦好!一定要把大山裡的女孩兒送入大學!

學校黨支部很快成立起來,從此女子高中有了「主心骨」,學校建設翻開了嶄新一頁。十多年來,她開創並堅持「五個一」黨性教育常規活動,全體黨員一律佩戴黨員徽章上班、每周重溫一次入黨誓詞、每周合唱一支革命歌曲、每周觀看一部紅色影片、每周組織黨員開展一次理論學習。

有人說,張桂梅除了一副瘦弱的身軀是自己的以外,她沒有孩子、沒有親人、沒有家。她卻笑著說:「不,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我有一顆火熱的心,這顆心裏面有黨、有人民、有學校、有國家、有千千萬萬的孩子,我什麼都有!」

牢記宗旨,為民奉獻一輩子

1974年10月,張桂梅響應黨的號召,隨姐姐從黑龍江來到雲南,支援邊疆建設,此後的時間裡,她把全部身心獻給了祖國西南邊陲貧困山區的教育事業。1996年,丈夫去世後不久,張桂梅放棄了大理優越的工作環境,申請調到深度貧困山區華坪縣。

從此,她一步步走向山區、民族地區、貧困地區,越走越偏、越走越苦。來到華坪後,她放棄進入全縣條件最好的華坪一中,選擇在全縣師資最弱、條件最差的民族中學任教,並承擔起4個畢業班的語文和政治課教學任務。

2003年,張桂梅送走了一個特殊的班級。這個班有的學生轉校,有的學生輟學回家,有些男孩子還在網吧過夜,老師們對這個班都失去了信心,紛紛要求調離。

隨著中考臨近,張桂梅看在眼裡,急在心上,主動請求接下這個班,擔任班主任。之後,她進山找回那些不讀書的學生,但玩遊戲的學生還是管不住自己,晚上總想跑出去。

張桂梅橫下心來,把行李搬進了男生宿舍,和32個男生住在了一起,既當師長又當家長。早上6點,她叫學生們起床出早操;晚上,她先檢查完女生宿舍,再逐床清點男生人數,之後才躺下休息。

一段時間下來,男生們都說就像在家裡一樣,有個媽媽和他們住在一起。可是,只有張桂梅知道,住在男生宿舍裡的那幾個月是怎樣熬過來的。為更好照顧男生的起居,每到下午張桂梅就不敢喝水,擔心晚上起夜時學生趁機溜出去,而且男生們粗重的鼾聲、夢話聲和臭腳味,常常使她睡不好覺……她的辛勞沒有白費,這個班有22名學生的中考成績在500分以上。

少年喪母、青年喪父、中年喪夫,不幸總是纏繞著張桂梅。

1997年4月,她被查出患有子宮肌瘤,已經像5個月胎兒那麼大,需立即住院治療。但為了不耽誤初三畢業班的教學進度,她偷偷把檢驗結果藏起來,繼續堅持站在講臺上,直到7月份把4個班的學生送進中考考場後,才住院接受手術。手術後,醫生反覆叮囑,一定要靜養6個月以上,可僅僅24天之後,張桂梅又站在了她熱愛的講臺上……

丈夫去世後,張桂梅沒有再組建家庭。她沒有親生兒女,全身心投入教育和慈善事業。2001年,張桂梅一邊在民族中學當老師,一邊兼任「兒童之家」院長,成了眾多孤兒的「媽媽」。建院第一天,「兒童之家」就收了36個孩子,最小的僅有兩歲,最大的也才12歲。

2003年,維持「兒童之家」的資金面臨短缺。為緩解窘境,張桂梅到華坪各部門籌措資金,當年暑假又從華坪「轉戰」昆明,雖然把各種證書、媒體報導都帶上了,卻仍被很多人認為是騙子,有人還辱罵她、驅趕她。

「求人很丟人,但如果孩子們生活得不好,我這個義務院長更丟人。」籌款期間,張桂梅累了就在路邊歇一會兒,渴了就討口水喝,餓了就啃幾口乾糧,2003年至2007年的寒暑假,張桂梅在昆明為孩子們籌措到兩萬多元。對此她說,一切辛苦都值了!

無私無我,於己克儉一輩子

在華坪,張桂梅對自己的「摳門」是出了名的。由於每天只用三元生活費,有不熟悉張桂梅的人質疑:「現在吃碗米線、麵條都要五六元,她每天只用三元的生活費,怎麼可能?」然而熟悉她的人都說:「這的確是事實,為了省錢,她多年來從不吃肉,現在只要吃點肉就會嘔吐,就會難受。」

張桂梅的吃穿用度極為簡樸。她使用的手機還是一部老式諾基亞,這也是她最重要的寶貝之一。別人問她,為什麼不換部智慧型手機?她說,手機裡存有學生和家長的電話,怕換手機後這些電話號碼會丟失。對她來說,跟學生保持聯繫,經常聽聽學生的心聲,為他們加加油、鼓鼓勁,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張桂梅穿的衣服多年都是一個樣。她說:「我身上穿的衣服,多半是一些領導、同事或好心人買了,硬往我身上套的。」黨的十七大召開前夕,華坪縣委給了張桂梅7000元制裝費,讓她買身像樣的西服,穿著去北京,她卻用這筆錢為學校買了一臺電腦,供教師辦公,給學生學習。

張桂梅對自己的「摳門」出了名,對別人的慷慨更出名!有一次,一名學生沒錢吃飯,她回到宿舍翻箱倒櫃地找錢,把僅有的20元都給了那個學生。從此,那名學生每周都按時得到張桂梅30元的救助,直至初中畢業。

還有一天深夜,一個學生突發高燒,張桂梅看到他在寒冬臘月還穿著單衣,當即把丈夫生前留下的唯一一件毛背心送給了這名學生,並連夜把他送到醫院,替他付了200元的住院費……

張桂梅這樣慷慨的事例不勝枚舉。截至目前,張桂梅把全部獎金、捐款和大部分工資累計100萬元,全部捐獻給了山區的孩子們和教育事業。

正如她的自我總結:「如果說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果說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說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

相關焦點

  • 信仰的力量感天動地--記張桂梅
    當我一起和同事觀看她的視頻時,我早有心理準備,但還是和同事一樣,淚眼婆娑,她就是雲南華坪女子中學校長、2020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張桂梅。63歲的年紀卻有著七八十歲的樣子,蹣跚的腳步,但就是這樣一位身患20多種疾病的老師,帶出1600多名大學生,每年高考錄取率100%,本科率94%以上,是什麼力量讓她堅守,是共產主義的信仰讓她堅持著,堅持著,送走一屆又一屆!
  • 最美鄉村教師張桂梅回家
    路上,張桂梅老師一直好好抱著那個刻有「最美鄉村教師」的獎盃,別人想幫她拿,她卻不肯。她說:「這個比什麼都重要,可不能摔壞了。它不是給我一個人的榮譽,這是給所有鄉村教師的。」此前曾獲得過多種榮譽的張老師,卻十分看重「最美鄉村教師」這個稱號。在飛往昆明的飛機上,記者問她:「現在你夢想的專門面向貧困女孩的女子高中已經走上了正軌,下一步還有什麼打算?」
  • 最美鄉村教師張桂梅:百個孩子的最美"媽媽"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焦點新聞>正文最美鄉村教師張桂梅:百個孩子的最美"媽媽" 2011-09-14 11:41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 《我有一個夢想——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張桂梅的故事》出版
    日前,中共中央授予張桂梅同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為幫助廣大黨員幹部學習張桂梅先進事跡,《我有一個夢想——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張桂梅的故事》一書近日由黨建讀物出版社出版。該書由中共雲南省委組織部組織編寫,講述了張桂梅同志紮根雲南省麗江市華坪縣,克服萬難,創辦了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讓1800多名貧困女生實現大學夢;義務兼任華坪縣兒童福利院(華坪兒童之家)院長,撫育130多名孤兒成長成才的故事。全書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領,在各篇章最顯著位置摘發習近平總書記相關重要論述。
  • 時代楷模張桂梅:點亮鄉村女孩人生夢想的優秀人民教師
    先後獲得:全國十大女傑,全國十佳精神文明人物,全國十大師德標兵,全國十佳知識女性,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十七大代表,最美鄉村教師,「中國好人榜」敬業奉獻好人。2020年1月10日,獲得教育部授予的「全國優秀教師」榮譽稱號。2020年12月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 保障鄉村教師待遇 讓更多「張桂梅」紮根基層
    2008年,張桂梅創辦華坪縣女子高級中學,免費接收貧困家庭的女孩。十多年的堅守,1800多名大山裡的女孩從這所學校走出、走進大學,也走向她們更廣闊的人生。張桂梅的堅守,源於對「知識改變命運」的堅定信仰,源於對教育扶貧的信念。
  • 為時代楷模張桂梅點讚
    張桂梅為何讓人熱淚盈眶【為時代楷模張桂梅點讚】十年前,由光明日報和中央電視臺聯合評選出的首屆「中國十大最美鄉村教師」中,張桂梅老師的事跡曾讓億萬觀眾和讀者淚目。
  • 雲師大商學院師生觀看《張桂梅思政大講堂》 熱議「信仰的力量」
    9月1日下午14:30,雲南師範大學商學院組織全校師生集中觀看「張桂梅思政大講堂」第一講《信仰的力量》,主講人張桂梅老師講述了創辦女子高中的坎坷經歷和自己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張桂梅和女高的老師們帶領學生讀黨史、誦經典、講述革命英雄故事,讓學生們接受紅色文化的薰陶,觸摸信仰的溫度,懂得將個人的前途與國家的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
  • 一位全國最美鄉村教師,她的事跡感動了成千上萬的中國人!
    張桂梅,63歲,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能感動全國,是因為她的言行舉止踐行了黨和國家的教育理念和方針,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高尚情操,紮根鄉村心系學生的家國情懷。從官方的通報裡,從網上的事跡介紹,仔仔細細讀過她的故事,真真切切被這位全國最美鄉村教師而感動!
  • 2021高考備考熱點人物:張桂梅,時代楷模(多角度解讀)
    傳奇坎坷的人生、突出的貢獻,使她先後獲得「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十佳師德標兵」「全國十大女傑」「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十佳最美鄉村教師」「全國百名優秀母親」「雲南省優秀共產黨員」「興滇人才獎」等40多項榮譽稱號。然而,這些榮譽未讓她停止腳步,她始終以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帶領學校師生創造一個又一個不凡的成績。她是張桂梅,中國教育系統一個響亮的名字!
  • 時代楷模張桂梅事跡受到廣泛關注與讚譽:「儘自己最大努力為別人...
    光明日報記者任維東 呂慎 宋喜群 周洪雙 趙嘉偉  十年前,由光明日報和中央電視臺聯合評選出的首屆「中國十大最美鄉村教師」中,張桂梅老師的事跡曾讓億萬觀眾和讀者淚目。那時,光明日報以《張桂梅:最美的媽媽》《最美鄉村教師張桂梅:百個孩子的最美『媽媽』》《最美鄉村教師張桂梅回家》《張桂梅:念念不忘做家訪》等為題,多次報導過張桂梅老師的事跡。
  • 教育部要求各地各校組織開展向張桂梅學習活動
    《通知》指出,張桂梅同志是教育脫貧攻堅中湧現出的先進教師典型,曾獲全國師德標兵、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最美鄉村教師等榮譽。2020年教育部授予張桂梅同志「全國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為進一步深入宣傳學習張桂梅同志的先進事跡,大力弘揚她矢志不渝跟黨走、痴心執著辦教育、無私無我育新人的崇高品格,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示範引領作用,教育部決定在教育系統深入開展向張桂梅同志學習活動。《通知》提出,學習張桂梅同志堅守初心、對黨忠誠的崇高品格。她響應黨的號召,毅然到雲南支援邊疆建設,跨越千裡、輾轉多地,無怨無悔。
  • 鮮素材|2021高考備考熱點人物:張桂梅,時代楷模(多角度解讀)
    傳奇坎坷的人生、突出的貢獻,使她先後獲得「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十佳師德標兵」「全國十大女傑」「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十佳最美鄉村教師」「全國百名優秀母親」「雲南省優秀共產黨員」「興滇人才獎」等40多項榮譽稱號。然而,這些榮譽未讓她停止腳步,她始終以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帶領學校師生創造一個又一個不凡的成績。她是張桂梅,中國教育系統一個響亮的名字!
  • 雲南大學組織師生觀看《張桂梅思政大講堂》熱議「信仰的力量」
    未來網高校頻道9月9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李哲)近日,張桂梅思政大講堂第一講《信仰的力量》在昆明舉行,在報告會上,主講人張桂梅老師講述了創辦女子高中的坎坷經歷和自己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雲南大學組織全校師生集中觀看第一講,近兩萬名師生通過電視、手機等方式觀看了直播。   張桂梅思政大講堂第一講開播時間臨近第36個教師節。
  • 回訪「最美鄉村教師」:鄉村裡,那些燈光從未熄滅
    此後,光明日報各地記者和央視等媒體的同仁們一起深入各地尋訪,一批又一批「最美鄉村教師」的事跡被廣泛傳播。  這些年過去了,那些「最美鄉村教師」都還好嗎?他們所在鄉村的教學狀況有了哪些改變?近日,本報多個記者站聯動,對部分「最美鄉村教師」榮譽稱號獲得者進行了回訪。
  • ——記優秀共產黨員、最美鄉村教師...
    張桂梅決定從激發內生動力入手,培養學生勤奮刻苦的精神。 憑著對教育事業的痴心和執著,張桂梅創造了貧困山區教育史上的一個又一個奇蹟,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對基層教育工作的責任和擔當,用堅韌不拔、不屈不撓的幹事品格為貧困山區的孩子們撐起了一片藍天。
  • 教師的驕傲!張桂梅校長入選《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一個細節看哭無數人
    建校12年,雲南麗江華坪女高1800餘名女生走出大山上大學。佳績頻出之時,校長張桂梅的身體卻每況愈下。她說:「聽到學生們畢業後能為社會做貢獻,我覺得值了。」不懼碾作塵,無意苦爭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達倔強。
  • 全國優秀教師張桂梅為師生上「開學第一課」
    刀志楠 攝中新網昆明9月1日電 (記者 刀志楠)1日,雲南省騰衝市馬站中學「90後」教師徐婷和同事們準時打開電視,收看《張桂梅思政大講堂》第一講。「我的內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徐婷表示,「同為教師,我被張桂梅老師這樣大愛無私的品德和高尚奉獻的精神深深感染著,這是給我最好的『開學第一課』。」
  • 盤龍區各級婦聯積極組織觀看直播——「平凡女性的不平凡」暨學習張桂梅先進事跡報告會
    盤龍區教育體育局婦委會組織機關工作人員和廣大教職工收看直播,聆聽了代月嬌等來自婦聯、教育、衛生、新聞、檢察領域的代表從張桂梅老師的事跡出發,結合自身的經歷為大家帶來更多平凡女性所經歷的不平凡故事,讓廣大教師了解了雲嶺大地上那些為美好生活而奮鬥的美麗人生,並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牢記初心使命,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努力書寫盤龍教育新篇章!
  • 師者應如張桂梅,20餘年熱血只為改變貧困女孩命運
    雲南省麗江市華坪縣民族中學教師兼兒童之家孤兒院院長張桂梅代表一雙眼睛裡跳動著熱切的火苗。「十七大代表不僅是榮譽,更是一種責任。我是基層黨員的代表,我要把基層百姓的心聲反映上來。」張桂梅說。張桂梅用生命追逐著她的夢想。記者看到,她的額頭上、腦門上有一個個鼓起的包。她笑笑,淡定地回答說:「這是腫瘤轉移鼓出的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