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幫裁縫【又稱「奉化裁縫」】」發軔於清末民初,寧波作為當時最早與國外通商的口岸城市之一,不少裁縫曾為荷蘭人(紅毛)裁製過服裝,「紅幫」之名由此而來。在老上海,「紅幫」指的是西式的服務業或修造業,提起寧波人,很多人立即就會想起當年那些在上海灘揚名立萬的「紅幫裁縫」。
在中國服裝史上,紅幫裁縫堅持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在中國服裝史上創立了五個第一:中國第一件西裝;中國第一套中山裝;中國第一家西服店;中國第一本西服理論著作;中國第一家西服工藝學校,為我國近現代服裝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已經在 2010年 8月 7日被評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紅幫裁縫一件定製西服,手工製作391多道工序,手縫上萬針。」講究量身定做,一人一版,從裁衣開始都是純手工,考驗的就是手上功夫。「沒有一個人的身材是一模一樣的,一流的手工藝者做出的西服,能夠修正人的體型,這種貼合度,是機器量產的衣服不可能做到的。」在被世人稱道的紅幫「四功」——刀功、手功、車功、燙功中,僅「手功」,就有扳、串、甩、鎖、釘、撬、扎、打、包、拱、勾、撩、碰、攙等工藝手法。得益於此,才成就遠超流水線成衣的服帖感。在長期發展中,紅幫裁縫還將一些獨特的文化內涵注入到服裝中去,一件衣服上有幾隻口袋、袋蓋的形狀、紐扣的多少、領口的設計,都有獨特的文化內蘊。即使是今天,紅幫前人對服飾文化的精彩詮釋,仍讓後人們驚嘆不已,受用不盡。
陳愛萍,浙江奉化人【紅幫裁縫起源地】,上世紀八十年代,陳愛萍女士先後師從香港名師丁慧品先生、張福義先生,專研西裝製衣。 1984年在香港開辦了第一家西服店,至今已經三十餘載。合作客人有國家政要及港臺明星等。系香港紅幫第三代傳人、香港第一女裁縫、"紅幫裁縫技藝傳承人" 。代表作包括:1、張學友世界巡演演出服 劉德華、金城武演出服 。2、周潤發-《澳門風雲3》劇中禮服 。3、陳小春、鄭伊健、謝天華定製西服 。4、鄭伊健南昌演唱會演出服 。
隨著時代的變革,手藝人一代比一代少,現在在世的紅幫裁縫也就100多號人了,所以,2017年開始"紅幫裁縫技藝傳承人" 陳愛萍女士選擇了米蘭國際時裝設計學院這個專業平臺,在這裡她用正統的紅幫裁縫言傳身教,嚴格系統的專業訓練,刀功、手功、車功、燙功,手把手地教育,同時希望大家一起助力中國手藝人,讓好手藝得以薪火相傳,讓紅幫文化得以繼承,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助威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