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視頻平臺直播間內大肆宣傳智能電子手環僅298元促銷,實際上發給顧客的卻是價值僅1元的劣質手環,之後又偽裝成富二代換個直播間誘導觀眾刷禮物參與抽獎,最終卻不兌獎。8月31日,深圳龍崗警方果斷出手,把這名涉嫌詐騙的嫌疑人抓獲歸案。
8月6日,龍崗警方接某短視頻平臺報警稱,平臺接到部分用戶投訴有人在直播中誘導觀眾刷禮物參與抽取iphone11大獎,但觀眾刷完禮物後主播卻不兌現。
接報後,龍崗警方立即展開偵查,很快鎖定目標嫌疑人。經過連續多日的蹲點守候,8月31日,辦案民警將嫌疑人李某橋(男,19歲)抓獲。
經審訊,李某橋交待,其今年5月在某短視頻平臺註冊了商城帳號,準備利用直播「帶貨」。其先從網上下載一些漂亮、精美的智能手環圖片在直播中宣傳,聲稱手環有監測心率、緩解視疲勞等功能,現僅以298元的價格促銷。但實際發貨的卻是他從網上以1.2元價格批發來的劣質手環!通過這種形式共成交120單,雖然後期有90名客戶強烈要求退貨,但即便如此仍有30單成功交易,李某橋因此獲益近9000元。
然而這種形式畢竟風險大、不可持續,李某橋後來又想出了一個相對「安全」的模式:在直播間宣稱智能手環免費送,顧客只需要支付19元快遞費,實際發貨的仍是價值1.2元的劣質手環。顧客最終雖然仍會發現貨不對版,但畢竟也僅損失了19元快遞費,很多顧客也就不願追究。憑著這種模式,李某橋大賺4萬餘元。
近期,李某橋又發現在直播間舉辦抽獎活動有利可圖,便通過網絡黑產購買了一個帳號,然後又在該帳號的直播中謊稱自己是富二代因為過生日要給大家送福利,誘導觀眾刷禮物抽獎,獎品是10部iphone11手機,刷禮物越多、越貴的觀眾中獎概率越大。為了增加可信度,他事先購買了多個空的手機盒擺放在直播間,其中只有一個盒子提前放好了手機,在直播過程中會打開,讓觀眾信以為真。「但實際我根本不會給大家抽獎,後來公布的中獎觀眾都是託兒」。以這種形式,李某橋又獲利1萬餘元。
無獨有偶,近期,山東臨沂河東警方也抓獲了一名通過直播實施詐騙的男子。
「前幾天,打算從我關注的一個主播那裡買點銀元,按照其說的轉過去了5000塊錢,卻只收到了幾包紅糖。」8月8日,山東臨沂市公安局河東分局劉店子派出所接到八湖鎮村民朱先生的報警。接警後,劉店子派出所第一時間將此案上報分局,協同刑偵四中隊展開偵查。經了解,該主播平時主要工作是開直播售賣各個朝代、多種類型的銀元。
為儘快摸清營銷套路,辦案民警晝夜開展調查研判工作。經連續幾天對其視頻以及直播動態的關注了解,結合受害人朱先生收到紅糖的快遞單號信息,辦案民警初步鎖定詐騙犯罪嫌疑人為河南省陳姓男子。經進一步查詢,民警發現,該男子現居住於浙江金華義烏市某社區。8月18日,辦案民警連夜趕赴浙江義烏市,經過連續幾小時的蹲點守候,在其居住小區附近將陳某抓獲。
經查,詐騙犯罪嫌疑人陳某曾因盜竊、詐騙先後兩次被公安機關打擊處理。出獄後,仍舊不思悔改,不務正業。自6月以來,其從直播平臺上發布多個「銀元」價格優惠、近期大放水的視頻動態,並多次在平臺上開直播售賣,待直播間粉絲轉帳後,若有類似貨源他便低價購買發給客戶賺取其中差價,若無貨源,陳某便隨便發點諸如紅糖的東西以此來「混得」物流單號,充當其直播間裡的「掩護衣」。短短三個月時間,陳某在其直播間詐騙全國各地的粉絲10餘人,涉案金額達5萬餘元。
除了上述直播詐騙手法外,還要小心以下這些常見的詐騙手段。
1.直播刷禮物返佣金
「淘寶刷信譽」騙局還未消停,騙子又開闢「新戰場」。看直播時跳出來的廣告頁面,裡面宣傳著兼職直播刷禮物返佣金的招聘廣告,簡單的操作、豐厚的回報讓許多人沒能抵住誘惑,跳進了陷阱。
2.產業化直播帶貨
騙坑位費:租下一千平米的辦公室,做成幾百個隔音的隔間,然後海量招收打工妹,外形進行包裝後充當網紅。每個帳號全部刷到幾十萬粉,然後通過低價兜售直播間坑位的方式,專門去收割中小商家。
騙產品:有些MCN會以主播需要測試產品為理由,讓商家郵寄多件產品,上百個直播間,樣品積少成多,MCN還能轉手再開個網店,二次銷售。
3.美女直播誘導充值
身披正規公司外衣,大肆實施團夥詐騙。一般詐騙團夥內部組織嚴密,招商總監、客服主管、主播、業務員、平臺維護等崗位分工明確。
每個女主播還會配有三四名業務員,主要負責通過微信以該主播名義與受害人「聯絡情感」,在時機成熟後便虛構主播父母離異、近親屬患病、承擔家庭負擔重等生活不幸,騙取受害人信任和同情,並故意營造可以與受害人進一步發展戀愛關係的氛圍,引導受害人通過直播平臺觀看直播並向其打賞。
每次主播上線前,業務員會將各自與受害人的聯絡情況通報給主播。主播再結合業務員聯絡的信息情況,在直播間編造自己過生日、身體不舒服、公司搞活動、需要完成打賞業績後早點下播等理由,誘使受害人不斷充值打賞。
1.提高防騙意識。網絡畢竟是一個虛擬的世界,想要虛構一個身份非常容易,在沒有弄清真實情況之前,請勿急著掏腰包。網絡直播具有虛擬性,涉及金錢交易一定要慎重。
2.增強辨識能力。網際網路時代,切記一定不要僅僅通過頭像、「朋友圈」照片來辨識一個你不認識的人,畢竟這樣的圖片網上一搜一大堆。可能直播的背後和你聊天的是一個「摳腳大漢」。
3.學會保留證據。網絡聊天過程中,一定要保留聊天記錄,尤其是發紅包、轉帳、匯款的記錄,因為這些東西對於警方取證十分重要。
4.及時報警求助。一旦發現被騙,一定要及時向警方報案,並提供相關證據,協助警方偵查破案件。
全媒體記者 張中 通訊員 全滌飛 文/圖
部分內容自 海報臨沂 平安淮陽
編輯 葉玉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