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4月9日,經濟日報記者從騰訊區塊鏈獲悉,全國首張不動產銷售區塊鏈電子發票日前在深圳開出。
這是深圳市稅務局聯合騰訊區塊鏈攜手拓展的又一區塊鏈電子發票新場景。今年一季度,深圳區塊鏈電子發票先後在醫院和家電零售兩大場景落地。深圳市區塊鏈電子發票目前已開出1800多萬張,覆蓋了金融保險、公共運輸、零售餐飲、網際網路服務等上百個行業。
對於購房人而言,區塊鏈電子發票用電子形式保存,隨時可以列印,不用像紙質發票小心翼翼地收藏。
據悉,首張區塊鏈發票的開票地點是恆大地產位於深圳坪山的一處樓盤。恆大地產方面介紹,恆大作為全國性地產公司,其開發的樓盤遍布全國各地,企業用票量多,票面金額大,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單張發票很常見。而用紙質發票需要企業經常到稅務機關辦理業務——包括最大開票限額升位手續,發票增量申請,購房者遺失發票補開等。而區塊鏈電子發票不限量、不限額的優勢,對大型地產企業充滿吸引力。疫情期間,在深圳市稅務局和騰訊區塊鏈的支持下,經過三方遠程開發調試,恆大順利上線了區塊鏈電子發票系統。
據介紹,目前恆大自有的線上銷售平臺已實現線上看房、選房、購房的「一條龍」服務,如今再加上區塊鏈電子發票,客戶可實現足不出戶完成整個購房流程。
疫情下,這類「非接觸」模式成為房企銷售新的解決方案。恆大地產考慮未來還會將區塊鏈發票應用推廣到物業、商業等領域。
在疫情期間,深圳區塊鏈電子發票陸續在愛爾醫院、國美電器和恆大地產上線,可以看出,區塊鏈電子發票從開票率和發票面額相對較低的場景,如地鐵、餐飲等,逐漸向高開票率、高面額的場景,如家電、房產等拓展,騰訊區塊鏈為此提供了穩定高效的區塊鏈底層技術支持。區塊鏈電子發票的便利、易保存特點以及不限額不限量在線用票等優勢極大地方便了個人和企業。
據介紹,2018年8月10日深圳開出首張區塊鏈電子發票以來,區塊鏈電子發票已在多個民生領域試點推廣,包括招商銀行、騰訊公司、萬科物業、深圳地鐵、沃爾瑪在內的註冊企業近1.5萬家均在使用。區塊鏈電子發票的普及,不僅有效降低了納稅人的經營成本、節約社會資源,營造健康公平的稅收環境,更是憑藉「非接觸」的天然優勢,在當前「疫情」下為納稅人和消費者的人身安全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