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八卦女
來源|理想島(ID:lixiangdao002)
· · ·
翟博士那句「知網是什麼東西啊?」尚在耳邊,如今導火索知網又喜提微博熱搜。
截至1月29日晚10點,#知網免費開放#的話題閱讀量1億,10.9萬網友參與了討論。
知網免費了?真的假的?在家也能搞科研了?如果沒記錯的話,上一次的微博熱搜還是「年收入近10億,卻拿閱讀卡當作者稿酬的中國知網」。
疫情國難當頭,知網,真的變好了嗎?
1.
/ 知網免費開放?
假免費 or 真推廣 /
前幾天,一則《中國知網,今起免費開放!》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
然而,事實恐怕並非如此。
和文章宣傳的不一樣,中國知網開放的是OKMS 匯智系統,一種協同研的辦公軟體。大家只看了知網,沒仔細看開放什麼,就嗨了,其實知網並未提及會免費開放整個論文庫。
OKMS匯智是什麼?官方平臺上的介紹是,「用於團隊成員之間的網絡協同、知識共享、知識沉澱和知識創新」,簡言之,這是個知識協同類的產品,面向對象都是團體或機構。
在使用指導的介紹裡,第一個使用場景,是「日常科研任務指派與審核」。
▲圖源:微信公眾號 @CNKI_OKMS
澎湃新聞記者根據中國知網官方公眾號之一@CNKI創新與知識管理 1月28日發布的文章《抗擊疫情,「宅」在家裡做科研,中國知網「OKMS匯智」免費開放,助力非常時期團隊科研不中斷》,聯繫到該文中提到的諮詢人戴老師。
戴老師表示,中國知網「OKMS匯智」平臺去年5月份上線,現在免費是因為疫情,讓大家在家也可以做研究。6月1日之前,中國知網「OKMS匯智」平臺都會免費開放。
Excuse me?2019年5月份上線的新產品,因為疫情免費開放!這並不是廣大學子呼喚的論文開放免費瀏覽和下載論文啊!
上面海報做得很雞賊,排版有誤導讀者之嫌。猛一看,還真是「中國知網將免費開放」。仔細看,才發現中間那個字體略小的「OKMS 匯智」,才是重點。不僅是字體小的問題,更是排版者「很聰明」地斷行。
真是進可攻,退可守的騷操作。一旦有人指責虛假宣傳。他就能馬上反駁你,"是你無理取鬧,明明寫得很清楚。"
而最開始引爆熱點的《中國知網,今起免費開放》一文,在今晚7點左右,顯示「因信息違規無法查看」,原發微信公眾帳號@高校思政研究,也無法查詢。
2.
/ 中國知網的生意經,
苦不堪言的學子和校方 /
「只要寫論文,必會上知網」,這幾乎已成為所有大學生的共識。
這是因為中國知網是中國大陸境內規模最大,內容最齊全的學術期刊資料庫,基本涵蓋了大學生寫論文時所需要的參考資料。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學子們對知網免費下載的呼聲和反應會這麼大呢?
給大家算一個帳,為了寫論文,學生會在知網上花多少錢。
期刊全文的常規數字出版下載,計費標準為0.5元/頁,如果下載學位論文,則需要付費15元或25元不等,其中碩士學位論文的下載費用是15元/本,博士學位論文的下載費用是25元/本。
在知網上下載一篇論文,動輒就要好幾塊甚至十幾塊錢,參考多幾篇論文,就要不小心上百。
通常,論文查重由學生所在高校負責,高校想要獲得查重權限就得購買知網資料庫。
2016年1月,武漢理工大學就曾發布過知網停用的通知。校方稱:「由於續訂價格漲價離譜,我校與中國知網公司的談判不成功。」
2016年3月,北京大學也曾貼出即將停用知網的通知,稱「不向商家過分的漲價行為輕易妥協」。
根據同方股份披露的2017年報,旗下同方知網的營收為9.72億元,淨利潤高達1.96億元,毛利率達到了61.23%。
61.23%是什麼水平?簡單來說,世界上最賺錢的行業——菸草,平均毛利率也就是60%多。
3.
/ 知網,還能不能更開放?/
回到此次的「知網免費開放」新聞,經眾多官方微博如@中國大學生教育在線、@每日經濟新聞、@上海交通大學等轉發後,各個導師們轉發到論文群,嚇得在家躺屍的學子們一個激靈,趕緊打開電腦,卻被跳出的熟悉「付費」提醒搞懵圈了。
▲圖源自@上海交通大學 微博下的網友評論
正值肺炎疫情的大背景,免費開放的故事聽多了,還以為中國知網也參與了一下。肺炎疫情是個熱點,但卻不同於尋常的熱點。這個熱點,不能追,更不該追。
1月29日中國知網官方微信公眾號之一 @CNKI同方知網 的推文裡,末尾明明白白地寫著「中國知網將盡最大努力,為您的工作、學習送上一份便利和高效,為抗擊疫情貢獻綿薄之力!」。此刻,卻顯得尤為諷刺。
值得一提的是,同日,維普資訊中文期刊網站也刊登了一則公告,聲明維普資訊在疫情防控期間將免費向讀者開放學術論文的下載。作者已親測維普網站論文可以免費下載,給維普網點個讚!
▲圖源:維普資訊中文期刊網站截圖
不過知網並非公益性質的機構,它於1999年由清華大學、清華同方發起,目前其母公司是A股上市公司。要求一家企業為全社會提供免費午餐,未必說得過去。
但是打著「免費開放」的名頭,實則做著產品推廣,實屬不該。
參考資料:
虎嗅《知網們的「壟斷」生意經》
人民日報《知網壟斷有錯,但免費午餐沒道理》
網易蝸牛讀書《知網是免費論文庫?你不知道它一年穩賺1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