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晚,中山公園音樂堂「戴你唱歌」賀歲音樂會的舞臺上,戴玉強展現了作為歌唱家之外的另一重身份——老師。
(張學軍 攝)
六年前,戴玉強創辦了「戴你唱歌」聲樂教學平臺,「我們想把走過的路回顧一下。」而除了從「戴你唱歌」中選拔出的優秀參與者,多年來始終跟隨在戴玉強身邊的學生也參加了本場音樂會。從《我像雪花天上來》等戴玉強的代表作品,到《在那遙遠的地方》《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等中國民歌聯唱,再到《多麼快樂的一天》《冰涼的小手》等西方經典詠嘆調,音樂會的曲目風格多種多樣。
戴玉強將舞臺讓給學生們,自己充當起主持人角色。他妙語連珠,活躍著劇場和快手、抖音等線上直播間的氣氛,同時為觀眾們介紹作品,答疑解惑。比如,舞臺前一個黑色「圓球」引起了直播間網友的興趣,有人在彈幕中猜測,難道這是KTV裡投射五顏六色燈光的燈球?戴玉強告訴大家,這個小設備暗藏玄機,裡面裝有兩支收聲話筒,用來把現場的歌聲傳遞給全國觀眾。
(張學軍 攝)
幽默、平易近人、廣交朋友,是男高音薛皓垠對生活中戴玉強的印象。薛皓垠從2002年起跟隨戴玉強學習聲樂,在「師門」中被稱為「大師兄」。他至今記得與戴玉強結下師徒緣分的那一幕。2002年,在清唱劇《江姐》中,薛皓垠是戴玉強飾演的「甫志高」一角的B組演員。「嗓子不錯,再唱幾段聽聽。」戴玉強鼓勵說。這讓當時還在讀大學的薛皓垠既受鼓舞,又覺得忐忑。唱完後,他大著膽子問:「以後還有機會向您請教嗎?」彼時的戴玉強日程格外忙碌,但他給出的回答卻非常爽快:「可以,來吧!」這一教,就是十八年。
「提攜年輕人,戴老師從來不遺餘力。」薛皓垠說。通往國家大劇院的道路,也是戴玉強為他打開的,至今,薛皓垠已在國家大劇院參演了11部歌劇。「戴老師自己沒有經過非常系統的訓練,許多東西都是他自己摸索出來的。」薛皓垠認為,戴玉強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以往男高音對中國歌曲那種單調、嚴肅的詮釋模式。敬佩之餘,他非常感謝老師能將這些經驗傾囊相授。
教學時的戴玉強是嚴格甚至嚴厲的。曾摘得金鐘獎美聲組第一名的男高音王澤南也是戴玉強的弟子。王澤南回憶,在學習詠嘆調《聖潔的小屋》時,他總有一個高音唱不到位,等到好不容易唱對了,又挨了老師的「打」。「這次你肯定記住了。」戴玉強對他說,「我教你們,學費可以免,但教給你們的東西忘了,『打『免不了。」如今,同門師弟師妹越來越多,王澤南也需要幫助分擔一些教學任務,「這份精神,我們會一直傳承下去。」
本場音樂會上,由中華詩詞發展基金會、雅居樂公益基金會大力支持的「為詩詞插上音樂的翅膀」項目也正式宣告啟動。中華詩詞是珍貴的文化寶庫,戴玉強希望,未來能邀請書法家、朗誦家、作曲家、歌唱家共同圍繞一首詩詞進行創作,讓文字立體起來,其中,歌唱等音樂部分將由戴玉強率領的團隊輔導「戴你唱歌」的學子完成。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高倩
編輯:金力維
流程編輯 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