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年見三星的副總裁時,他拿出手機,自豪的指著手機背景和我說:看,我女兒的新一季設計。她是珠寶設計師,在倫敦,香港,巴黎和首爾都能買到她的珠寶。(當然,我從未聽說過這人)。臨走時,他拿出了亞洲那人那一貫的姿態:對著他的翻譯和跟班們整了句:那都是有我的資金支持她才能走到今天。哈哈哈! 旁邊的人點頭哈腰,說,當然。
最後來了句: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開始贏利。 想做珠寶設計師嚮往高端生活的同學們體會一下。
珠寶首飾最早的職業是被人理解為工匠職業,想學好珠寶,至少也得要理解基礎的工藝知識,最好是能掌握,這樣自己畫出來的東西才知道如果去做。製作方面的知識是只能是自學,這塊是最有魅力也是難度最大。如果有興趣相投的人一起交流和學習那是最棒,我的大學四年就是這樣走過來的,我們的工藝老師基本沒怎麼教,全都是在無限次的失敗中和好友討論得出的經驗。
沒有辦法誰讓我們生長在普通家庭。不像巴莎珠寶雜誌中提到的那些生活在金字塔頂端的人,他們基本都是從小薰陶,然後他們出來的設計都是有人捧。如果真想學的話,最好還是先去嘗試,等待是痛苦的過程。無論是在國外還是國內,能學好才是硬道理
本人首飾設計專業畢業,可以簡單回答一下你。學習首飾設計專業的首飾設計零基礎從技術上一般分手繪和金工製作。手繪的話起步從線條練起,然後學習金屬、刻面寶石、弧面寶石彩鉛、水彩、水粉畫法;鑲嵌結構、三視圖、成品立體圖等等。
金工的話從鋸切、搓修、焊接、摺疊初級工藝學起。設計思維方向可以從靈感來源、資料搜集、草圖繪製、製作修改等等步驟學習到。其實上手學習珠寶設計並不難,貴在堅持自己。
關於求鑑定,組規要求必須提供一定的信息,例如顏色、光澤、透明度、結構、硬度等,不可只有一張裸照。 其用意,一來希望新手們養成自學的好習慣,二來看圖鑑定本已不靠譜,若再無任何信息,則純屬胡說。 但是,很多尚未入門的新手表示,不懂怎麼描述,甚至不懂這些術語什麼意思。 這裡給一些掃盲介紹,供參照。敬請補充
1、顏色 這個不用講了吧2、【硬度】 寶石礦物通常用莫氏硬度級,從1到10的不精確分級。 比如:鑽石的硬度是10,紅寶石、藍寶石的硬度是9,綠柱石等是8,水晶是7,普通家用玻璃是5.5-6左右,正長石6,磷灰石5,螢石4,方解石3,石膏2,滑石1。 硬度是指寶石的耐磨、抗刮擦能力,不是抗跌打能力,請不要把你的寶石往地上摔! 高硬度的物體能在低硬度的物體身上,劃出一道道傷痕,反之則不能。 拿一根鐵針劃一下玻璃?它只能在玻璃身上打滑。 ——你的「藍寶石」比玻璃還軟?顯然被騙了。(無法測硬度的,可以先不管。)
3、【透明度】 表示石頭的透光程度:全透明,半透明,不透明。 這個也不需要示意圖了吧。。。 4、【結構】 掃盲級只要會分「單晶」與「集合體」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