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陽在工作中。
感言
投資是我的終生事業。
簡介
夏朝陽,出生於1969年,巫山人,1987年考入清華大學熱能工程專業,本科畢業後直接攻讀該專業博士學位。夏朝陽於1996年進入金融投資領域,2008年與朋友共同創辦上海常春藤投資有限公司、本見投資(北京)有限公司。目前,這兩家公司管理的基金資產合計達100億元。
北京海澱區神舟大廈一間辦公室裡,牆壁上貼著一張泛黃的報紙,報紙上有一篇文章,題為「約翰·鄧普頓的16條投資準則」。不久前,記者在這間辦公室裡見到了夏朝陽。
作為一名優秀投資人,夏朝陽與合伙人一起管理著100億元投資基金組合,「我之所以把世界投資大師的準則貼在辦公室牆上,是為了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在投資上犯錯,要對自己的客戶負責。」作為投資人,夏朝陽戰績輝煌,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其實是一名從清華園走出的工學博士。
本科畢業後直接讀博
夏朝陽從小體型微胖,父母為此一直鼓勵他參加體育活動。
從小學到高中,夏朝陽每天都要花大量時間進行體育鍛鍊,後來竟然在標槍、三級跳遠和鉛球三個專項上獲得國家三級運動員證書。
他文化課也沒有落下,1987年以巫山縣「高考狀元」的身份進入清華大學,就讀熱能工程專業。
進入清華大學後,夏朝陽很快感受到了激烈的競爭,「大一時,英語課上很多同學就可以自如地用英語和老師對話,讓我倍感壓力。」
他開始抓緊時間苦讀,以免掉隊。第一學期結束時,他的綜合成績衝到了全班第一。
體育運動可以磨練人的意志力。大學期間,夏朝陽沒有放棄體育鍛鍊,四年時間裡一直活躍在足球、網球場上。
大二那年,夏朝陽因成績優異入選「清華大學因材施教」培養計劃,師從時任清華大學副校長倪維鬥,開始從事熱能課題研究。
考慮到熱能工程專業比較冷門,夏朝陽又到經濟管理學院報了第二專業,讀經濟學。這為他後來轉戰金融投資領域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1992年,夏朝陽拿到了工學、經濟學雙學士學位。隨後,通過學校直博考試的他開始攻讀熱能工程專業博士研究生,跟著導師倪維鬥做了4年博士課題研究,並順利獲得工學博士學位。但在此期間,他的興趣點已悄然轉向金融投資領域。
在金融投資領域幹得風生水起
1993年,夏朝陽和同學在寢室裡搞了一個電腦服務部,主要業務是組裝電腦、安裝軟體等。他用賺來的錢,買了自己人生中第一隻股票「北京城鄉」,從中體味到了證券投資的妙處。
1995年10月,夏朝陽進入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實習,次年應聘進了這家證券公司,成為中信證券招聘的首位工學博士。
1996年下半年,夏朝陽被公司派去西藏,參加拉薩啤酒股改上市項目。這是他從業以來接觸的第一個大項目。
在項目組長的指導下,夏朝陽很快學會了如何幫企業完善財務制度、理順各種產權關係,學會了如何妥善協調與各方中介機構的關係。第二年,拉薩啤酒成功上市,這對初出茅廬的夏朝陽來說是莫大的鼓勵。
1996年年末,夏朝陽作為項目負責人獨立承辦的第一個項目,是幫助母校清華大學的重點工程清華同方操作股改上市。
由於業績不俗,隨後幾年夏朝陽屢獲提拔,先後擔任中信證券投資銀行總部副總經理、西南管理總部副總經理等職務。
1999年,西南管理總部投行團隊為重慶力帆運作企業債券發行。當時力帆需要重新調整企業結構、打造符合監管要求的發債主體,為此,夏朝陽和尹明善在一起反覆研判,終於理順了尹氏家族關於企業產權的分配問題,順利註冊了合格的發債主體——重慶力帆集團,並在此基礎上幫助力帆建立了現代企業管理制度。
後來,他還主持完成清華誠志的IPO項目,清華同方等公司的配股、併購重組和定向增發,為中國海油、中國糧油等多家大型央企設計股改方案等,這些項目的融資金額累計超過60億元。
2000年4月,夏朝陽應清華大學之邀,到清華同方擔任投資發展部總經理。後與中國工程院院士程京等人共同主持創立清華博奧生物公司,並歷任財務總監、執行副總裁和高級副總裁等職。
與朋友合夥創立投資公司
2007年年底,夏朝陽萌生了創業的想法,「當時許多創業團隊獲得股權投資很困難,同時國內又有很多人無法為自己的財富找到有效投資渠道,所以我想抓住這一機會創立投資公司,幫助前者拿到股權投資,幫助後者拓展投資渠道並獲得理想的投資回報。」
2008年年初,夏朝陽和幾個朋友創立了本見投資(北京)有限公司和上海常春藤投資有限公司。目前,這兩家公司管理的基金資產規模合起來達到100億元,夏朝陽為上海常春藤投資有限公司創始合伙人、本見投資(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
看各種投資項目、與客戶和其他投資人交流、到政府部門調研、參加各種培訓……作為一名公認的優秀投資人,夏朝陽每天工作時間長達十幾個小時。
他對現在忙碌而充實的工作狀態非常滿足。「我對投資工作一直充滿熱情,我喜歡挖掘好的投資項目。一項投資如果能獲得好的回報,我會很有成就感,因為這不僅僅意味著賺錢,更意味著幫助了我們的客戶,也為社會作出了貢獻。」
努力工作之餘,夏朝陽還熱心公益。
2013年,他出資成立了「忠良巫山」助學項目:每年捐資30萬元,資助100名巫山縣的貧困中小學生完成學業。
在導師倪維鬥80歲壽辰時,他捐資100萬元,和幾位校友共同成立了以倪維鬥命名的助學金項目,專門資助清華大學品學兼優的學生完成學業,資助富有才華的青年教師開展學術研究。
2015年,夏朝陽為清華大學學生到法國巴黎參加氣候變化模擬談判捐資50萬元。
由於父母仍在重慶生活,夏朝陽每個月都會回家鄉一兩次,探望他們。每次回重慶,他都會關注這裡最新的變化,希望有機會能為家鄉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