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州御生堂首席老中醫許其興:中醫治療腫瘤,重燃生命之火
謹遵百年蘇州御生堂中醫館堂訓「明藥性之理、精炮製之法、修仁德之心」,堅持尊古炮製、以法炮製,在繼承古人傳統炮製方法的基礎上,去粗取精、去偽存真,讓廣大群眾能享用到真正、純正的中藥材,讓中醫的藥方發揮應有的功效。為維護和促進人民群眾健康,為繼承和弘揚中醫藥傳統文化做出應有的貢獻。
-
「三伏天」養生,中醫提倡「五宜」
眼下已進入初伏,伏天養生已經提上日程。加之今年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大家更要加強身體調節,以更加健康的體魄,去抵抗各種病毒,從而更好地工作和生活。人們常講的「三伏天」,是按照我國古代的「幹支紀日法」確定的。俗話說,「熱在三伏」。每年的「三伏」,都是一年當中氣溫最高、溼氣最重、最潮溼悶熱的天氣,通常稱之為「酷夏」。
-
四川名中醫詳解中醫養生「十二時辰」
中醫養生講究春夏養陽,隨著氣溫升高,日照時間延長,人的陽氣較為旺盛,此時也是陽虛體質的人群保養的最佳時間。四川省名中醫、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吳節教授介紹,身體養生也與十二時辰相關。卯時是早上5點到7點,是大腸經經氣最旺盛的時間,此時是最適宜起床的時間,夏季起床不早於5點,冬季起床不晚於7點,這符合中醫夏季晚睡早起,冬季早睡晚起的養生規律。晨起排便是大腸功能健康的表現,有便秘問題的患者可以選擇此時進行體育鍛鍊,鼓舞大腸經氣,增強傳化功能。長期大便不成形的患者可以選擇此時做灸,溫陽固澀。
-
三伏天是以熱逼寒的養生好時機!中醫:巨詳細的三伏知識,來看看
三伏天是「以熱逼寒」的養生好時機,驅寒防病正當時!中醫:巨詳細的三伏知識,快來看看一、三伏天,吃什麼?1、多吃苦味食物大眾微健康的中醫告訴我們,在伏天裡要多吃苦味食物,如苦菊、芹菜、茴香、香菜、苦瓜、蘿蔔葉等。苦味食物中所含的生物鹼因具有解熱祛暑、消除疲勞的作用,還可健脾開胃、增進食慾,讓溼熱之邪對您敬而遠之,是夏季天然養生品。
-
小白學中醫|明日三伏,以養生的名義喝雞湯!
小白自述海龜一隻,三觀正確的唯物主義西醫汪,卻混跡於各種中醫養生圈。
-
2019「三伏貼」即將開貼 你準備約了嗎
為進一步滿足患者治病早日康復的需求,7月12日,煙臺市中醫醫院開發區扶正堂「三伏貼」將正式開貼,至8月20日結束。 提起「三伏貼」,就不得不講到冬病夏治。煙臺市中醫醫院中醫藥預防保健及健康管理服務中心主任連清提醒市民,貼敷「三伏貼」之前,一定要到正規醫療機構辨別體質是否合適,比如過敏體質、疤痕體質,孕婦及三歲以下的兒童就不能貼敷。 「三伏貼」療程較長,通常3—5年為一個療程。每年又分為頭伏、中伏和末伏三個階段,一般每伏貼敷3次,每次貼4—9個穴位。
-
中醫粉絲組團赴寧 夏季養生勿忘防「溼」與防「寒」
6月19日,江蘇省中醫院「2019四季養生夏季篇暨冬病夏治」活動正式啟動。在活動現場,江蘇省中醫院腎科副主任孫偉提醒:夏天應當在重視防「暑」的同時,別忘了防「溼」和防「寒」。
-
蘇州各大醫院重要通知!|中醫|兒科|穴位|中醫科|敷貼_網易新聞
再看本周的氣溫,扎心了! 養生必須麻溜兒安排上了! 從傳統中醫五運六氣理論來看,三九時節屬於終之氣,此時陰氣最盛,而陽氣則有萌發的趨勢,「三九貼」 就是順應四時氣候特點的一種傳統中醫外治療法,不僅能幫助人抵禦外邪,預防疾病,
-
三伏貼敷 辨證為本
隨著人們對中醫養生理念的認識不斷提高,三伏貼敷人數也每年節節攀升。然而,在眾多貼敷患者中,既有因病需要貼敷的,也有聽信「貼敷有病治病,無病防病」這樣不負責任的宣傳的跟風者。一則夏天人體氣血旺盛,腠理開洩,此時在穴位上貼敷中藥,藥力更易直達臟腑;二則人體陽氣得天陽相助,有助於辛香、逐痰、通經之藥與經絡共同作用,而達到扶正祛邪治療疾病的目的。三伏貼敷 辨證為本 張偉教授介紹說,「三伏貼」可以治療多種反覆發作及過敏性病症,如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體虛感冒咳嗽。
-
三伏貼開貼 專家提醒:疾病不同,用藥及貼法也不同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讓更多人意識到了養生保健的重要性。在昨天湖南省中醫院(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冬病夏治「三伏貼 三伏灸」活動現場,前來貼三伏貼的市民絡繹不絕。該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馮國湘教授介紹,中醫藥最富特色的冬病夏治療法之一就是三伏貼。中醫講究「驅寒固本,冬病夏治」,三伏天正是補充人體陽氣的最佳時節。
-
三伏貼你會用麼?詳解三伏貼穴位圖
。
-
「三伏貼」開貼,「冬病夏治」在島城受追捧
「中醫養生注重『春夏養陽,秋冬養陰』,而夏天,尤其是農曆的三伏天,是一年當中陽氣最旺盛的時候,此時是調養人體陽氣的最佳時機。人們會在三伏天進行貼敷,達到「冬病夏治」的目的。」青島海慈醫療集團主任醫師朱維平介紹說。 青島海慈醫療集團今天格外忙碌,清早6點鐘,離醫院正常上班時間還有兩個多小時,門診大廳內便已聚集了大量市民。診室裡,走廊裡,熙熙攘攘,人流不斷。
-
中醫館發福利三伏貼溫暖上萬人--山西青年報2019年07月12日11版:看...
中醫館發福利三伏貼溫暖上萬人 本報記者 王鈺欽 為了滿足廣大群眾對中醫特色療法的需求,打造特色的中醫醫療保健服務,在頭伏來臨之前,太原恆福堂中醫館2019年萬人 「三伏貼」啟動儀式暨大型「三伏貼」免費貼敷活動於7月8日上午正式舉行。
-
三伏貼「灼傷」事件頻發!「養生貼」怎麼變成了「創收貼」?
入伏以來,家住廣州的90後劉女士(化名)又開始了一年一度的「貼伏」之旅。今天正值中伏首日,劉女士一大早就直奔廣州越秀區某社區醫院,開始今年的第二貼。所謂「三伏貼」,是通過藥物刺激人體特定穴位,調節經脈臟腑功能而起到防病治病作用的一種傳統中醫治療法。其針對容易在冬天發作的疾病,在夏季三伏天進行治療,一般以3至5年為一個療程,每年分為三個階段,即頭伏、中伏和末伏。
-
中醫養生 熟水建功
中醫養生,就是運用食養、藥養等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時下,中醫注重養生、預防疾病的觀念深入人心。日前,在由北京角樓圖書館、今麥郎飲品股份有限公司等聯合舉辦的「涼白開健康飲水知識普及」活動中,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主任、博士生導師於智敏教授結合中醫養生知識暢談健康飲水,教大家如何喝對水。
-
為醫之道 至精至微丨江蘇省中醫院朱永康:杏林耕耘四十載,傳承中醫...
新江蘇聚焦堅守崗位、數十年如一日的江蘇省名中醫,展現醫生們醫病、醫心的感人故事,向他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只要我眼睛不花、手不抖,我還要繼續做手術!」江蘇省名中醫、江蘇省中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朱永康用鏗鏘有力的聲音告訴記者。今年64歲的他每年除了用中醫手段診治大量普外科疾病,還主刀三、四級手術200餘臺,使很多生命垂危的患者重獲新生。
-
入伏首日「三伏貼」火了!貼敷療法適合兒童嗎?
圖片來源:網絡 針對此現象,我們邀請到瀋陽市兒童醫院中醫科主任蘭穎做客靠譜名醫為我們講解 圖片來源:網絡 中醫認為,小兒為至陰至陽之體,機體柔嫩、氣血未盛、腠理稀疏,所以兒童極易生病且病情變化迅速。
-
《一點不誇張》"當代扁鵲"王鴻謨親授面相看病法
本周有幸邀請到了被當代中醫譽為「當代扁鵲」、色診第一人王鴻謨老師,與主持人許添一起,向觀眾示範如何根據臉色變化來判斷身體疾病。這也是王鴻謨老師繼做客中央電視臺和江蘇衛視,接檔的又一檔養生節目。本周有幸邀請到了被當代中醫譽為「當代扁鵲」、色診第一人王鴻謨老師,與主持人許添一起,向觀眾示範如何根據臉色變化來判斷身體疾病。這也是王鴻謨老師繼做客中央電視臺和江蘇衛視,接檔的又一檔養生節目。國家級名老中醫王鴻謨,經過幾十年地潛心研究,將扁鵲失傳已久的「色診」技術重新建立起完整的診斷體系,他也被當代中醫譽為「當代扁鵲」、色診第一人。
-
老吳艾國潮|三伏灸與三伏貼,差之一字謬之萬裡
暑熱難當的三伏也是養生保健的重要關口,每年必來的三伏貼大概已經在路上了。[三伏貼還是三伏灸]入伏之後,就迎來了一年之中氣溫最高的日子,地表溼度變大,每天地面吸收的熱量較多,散發出來的熱量較少,地表層的熱量累積,所以一天比一天熱。因應天地氣候變化,機體腠理疏鬆,更容易疏洩暑熱,通過汗水蒸發以維持體溫恆定。
-
三伏貼的方方面面——閒話中醫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三伏貼」的方方面面,希望能解開大家的一些疑惑。三伏貼是啥?三伏貼,是一種膏藥,也是一種傳統中醫的治療法,結合中醫中的針灸、經絡與中藥學,以中藥直接貼敷於穴位,經由中藥對穴位產生微面積化學性、熱性刺激,從而達到治病、防病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