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張卓青 每經編輯:段煉
5月16日,一年一度的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如期開幕,不過今年的形式有些特別,此次論壇全程採用線上直播。以「金融戰疫,共克時艱」為主題,多位重量級海內外嘉賓「雲端」相聚,共話新冠疫情對全球和中國經濟的影響以及金融如何為戰「疫」貢獻力量。
每經記者也在此次論壇上專訪到了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周皓,周皓就近期備受熱議的財政赤字貨幣化政策建議、美聯儲的零利率、無限量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以下簡稱「QE」)的影響做出了解讀,他表示財政貨幣化政策對中國不合適,而對美聯儲推出的零利率和無限量QE政策,他認為目前來看效果還是比較正面。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周皓主持論壇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財政赤字貨幣化政策在歷史上沒有成功的先例,更不適合中國
近期,有學者提出了中國可以適度實現財政赤字貨幣化的倡議,從而引發了業內和學界的熱議,所謂的財政赤字貨幣化,就是指中央銀行通過公開市場購買國債,對財政進行支持,也藉此吐出基礎貨幣實現信用擴張並創造貨幣。
周皓對記者表示,財政赤字貨幣化並不是一個新的概念,歷史上實施過這個政策的政權,比如德國歷史上的魏瑪共和國,都滅亡了。
如今這個政策又被拿出來討論,主要與歐美國家出現巨額財政赤字和央行超大量購買二級市場債券有關,但這並不是財政赤字貨幣化,因為政府債券在一級市場是賣給市場主體的,而市場主體對政府是有約束力的。
他向記者強調,財政赤字貨幣化政策在歷史上沒有成功的先例,對中國更不合適,因為中國的市場機制還不完善,財政政策尤其財政分配的政策效率不高。
美聯儲的零利率、無限量QE政策目前效果比較正面
今年以來美聯儲多次實行降息。3月15日,美聯儲宣布降息至0-0.25%,使得聯邦基金利率重回零利率時代。之後美聯儲再度加碼,宣布了無限量QE政策。這一系列的政策推出已經過了兩個月,那麼目前來看政策的效果如何,這又將對全球經濟帶來怎樣的影響?
周皓對記者分析道,美聯儲的無限量債券購買政策並不是財政赤字的貨幣化,但是為財政政策的更好實施提供了一個非常有效的空間。
美聯儲採用的這種非常大的量化寬鬆、零利率政策,一方面是降低財政政策的成本,另外也是為了防止金融市場出現巨額暴跌。
因為在1929年-1933年的大蕭條時期,美國政府,特別是當時的美聯儲沒有救助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加劇了當年大危機的情況。所以從這兩個方面來說,(目前美聯儲的)政策效果還是非常正面的。
那麼政策影響何時才能傳達到實體經濟呢?周皓表示,這個過程還是比較緩慢的,也不是單純靠貨幣政策就能夠達到的。對於實體經濟的修復,財政政策更重要,而且在這次的經濟衰退中,與新冠病毒疫情的演變也有關係,不是光靠貨幣政策就能解決的。
近幾個月以來,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劇烈,「黑天鵝」事件頻出,前有美股破紀錄的四次熔斷,後有WTI原油期貨一夜之間暴跌至-37.63美元/桶。風波傳導到國內市場,讓中國銀行發行的掛鈎了WTI原油期貨的「原油寶」以負價格來結算,造成「穿倉」慘劇,投資人一度需要倒賠銀行。
那麼在這種複雜且波動極大的國內外金融形勢下,作為普通投資者該怎樣做好資產配置和風險規避呢?
對此,周皓建議,對於就業工作比較穩定的人,在這種動蕩的環境下可以多對資本市場進行投資;對工作不太穩定的人,就不應該在有風險的資本市場上投資了,應該多持有現金。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