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院士沉著的工作狀態、隔離病房中全副武裝的醫務人員和氣息微弱的患者、疲憊的醫護人員席地小憩、醫護人員支援前線離別擁抱……一組簡練而生動的速寫作品,撩動了人們心中最柔軟的那根弦。
「武漢七天,城裡城外」。這組作品的作者,是廣州美術學院教授張弘。
武漢暴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並蔓延至全國各地。張弘在廣州的家中時刻關注著疫情最新動向,從武漢封城那天起,他便根據新聞照片以及記憶組織畫面,繪下了抗擊疾病一線的動人瞬間。
張弘教授為何如此情牽此次疫情?「我生於武漢,在那兒生活了整整二十年,可以說是喝著長江水長大的。這次家鄉發生了嚴重疫情,自然會密切關注。」他動情地告訴記者。
因牽掛桑梓父老,張弘借畫筆記錄,完成了這7幅作品。他說:「這既是與父老鄉親共克時艱的行動,也是向所有戰鬥在武漢一線的醫務工作者的致敬,以及對社會各方馳援武漢人民的由衷感激。」
令人詫異的是,雖然張弘並沒能進入此次疫情的第一現場,但這些功力深厚的速寫作品,幾乎是在「剎那間」完成的。
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我以為,作為一名畫家,時刻保持與生活的『在線』狀態非常重要,以畫筆記錄生活,謳歌時代,也是藝術家的一種天職。」張弘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鄭 楊)
(責任編輯: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