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上士劉健負責用鏡頭記錄全旅移防的精彩瞬間。他梳理照片時發現,鏡頭裡忙碌的不僅有該旅官兵、駐地鐵路局軍代處官兵,還有不少地方人員。他感慨地說:「『小推車』又回來了,我們不是在孤軍奮戰!」請關注今日出版的《解放軍報》的詳細報導——
駐地軍分區和市政府的相關領導主動到部隊了解實際困難。劉健 攝
中部戰區陸軍某旅上士劉健的移防鏡頭裡,不僅有駐地鐵路局軍代處的戰友,還有不少地方人員——
部隊移防又見「小推車」
■康克 範勇康 解放軍報記者 周遠
凌晨5點的某高鐵站空曠寂寥,軍代處主任周凱忙碌的身影格外顯眼。再過幾個小時,中部戰區陸軍某旅數百名官兵將在這裡集結乘車,移防他處。
儘管起了個大早,但周凱毫無倦意。他要再次確認高鐵專列能否準時到達,部隊集結地域是否清理完畢,綠色通道是否準備就緒,這些工作每一項都事關移防能否順利進行。每批移防部隊起運前,他都會這麼做。
如果移防是一場戰鬥的話,那麼負責主攻的是移防部隊,駐地鐵路軍代表就是不可或缺的友軍。而他們的戰鬥,在移防正式展開前早已打響。
移防部隊的需求全力滿足。某鐵路裝載站卸貨場地內原本堆滿了貨物,為保證部隊順利裝卸載,軍代處協調有關部門,兩天內清理出了3000多平方米的裝卸載場地。為了落實戰備要求,讓移防部隊在高鐵車廂內能夠架設通信指揮線路,他們協調鐵路部門技術人員周密論證架設方案。
保障工作的標準全力提高。為了讓移防部隊鐵路輸送更加快捷、安全、舒適,他們積極協調鐵路部門,首次採用高鐵輸送大批輕裝部隊,先後會同部隊、鐵路和交警等相關部門召開5次會議,周密制定高鐵輸送方案;為了便於移防部隊集結,調整15列高鐵列車的運行組織方案,騰出離進站口最近的1號站臺作為軍列的停靠站臺。
望著移防專列緩緩駛去,該旅副旅長劉曉輝握著周凱的手深情地說:「沒有你們的協調幫助,我們部隊的移防不可能這麼順利。」
忙於本單位移防籌劃工作的劉曉輝不知道,駐地多支部隊改革移防,軍代處協調任務成倍增加。儘管自身也有改革任務,但軍代處全體官兵全部撲在鐵路輸送一線,已經連續奮戰了數周。
這幾天,上士劉健負責用鏡頭記錄全旅移防的精彩瞬間。他梳理照片時發現,鏡頭裡忙碌的不僅有該旅官兵、駐地鐵路局軍代處官兵,還有不少地方人員。他感慨地說:「『小推車』又回來了,我們不是在孤軍奮戰!」
該旅歷史上,在群眾用小推車運軍糧、送傷員等幫助下,先後取得了700多場戰鬥的勝利。如今,地方擁軍支前的「小推車」以別樣的形式出現在了部隊移防這場戰鬥中。
「小推車」是看得見、摸得著的行動。移防車隊出發前,每個路口都有交警執勤保障,確保車隊順利到達車站。而在此之前,鐵路公安早已在落客區預留了足夠的停車位置。
「小推車」是飽含深情的鼓勵。一聽說部隊要移防,駐地市委和市政府的領導主動到部隊慰問,對部隊48年來為駐地建設作出的貢獻表示感謝,祝願部隊在新的駐地再創輝煌,並表示「這裡永遠是你們的家,等你們安定好後,市裡主要領導專程去看望你們」。
「小推車」是為部隊積極主動解難的態度。某部還沒有全部移防到新的駐地,市裡的副市長、民政局局長等領導,就主動上門詢問需要協調秋季入學的軍人子女人數,並著急地說:「這個數字你們得趕快報給我們,我們抓緊協調解決。」
劉健把自己拍攝的照片發布在軍綜網某知名論壇後,眾多網友紛紛留言表示深有同感,並上傳自己部隊移防照片。
一位網友深情留言:「這說明全國上下、全軍上下聚力改革強軍的局面已然形成。這更讓我堅信:改革必成,強軍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