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交通大學25歲博士研究生王言博愛情事業雙豐收引起關注。
一個僅25歲的人,在Science上獨立一作、有著上百個影響因子、擁有三項國家專利、四個國家獎學金、唐立新獎學金、省級以上榮譽13項,是參加2次日本的訪問學者、優秀博士、海外訪學,校園歌手大賽冠軍等。
可以說他的人生非常的豐富,這些獎項足以形成一個"學霸"標籤,而且這個學霸還是一位顧家的超級奶爸,這著實是既讓人羨慕又不解他是如何做到的。
王言博,男,上海交通大學博士生,本科就讀於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2011級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在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就讀本科期間被保研至上海交通大學直博。
其實說起王言博,還真可謂是有"顏"又有"才"!他是一位95後,和其他人相比,在求學道路上,95後們應該還在大學校園裡讀本科,最早的95後也差不多應該才讀到碩士研究生。但是相比之下,同樣95後的王言博已經在2018年就被保研,直通上海交通大學,並且能一直跟隨著在學術屆大名鼎鼎的韓禮元教授學習,真實令人讚嘆。
在他讀博期間,他一共發表過16篇SCI論文,大家可能不知道這是什麼概念,這對於同樣是博士生來說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對於王言博來說,這些不在話下,相反,這些內容對他以後的人生道路大有裨益!
我們腦海裡搜索"理工男""博士",一般都是"學術狂"、"地中海形象"、"格子襯衫"、"油膩"、"邋遢"、"不修邊幅"、"坐等相親"等標籤,但是王言博的生活並不像《生活大爆炸》中的謝耳朵、萊納德,拉傑,霍華德這些標準的宅男一樣。甚至他並不能算宅男,王言博不但學術優秀,還是校園歌手大賽的冠軍,全民K歌播放量30000+,還收穫了一眾粉絲。
他還樂於健身,桌球打得也很出眾,還喜歡泡健身房解壓,更有"型男標配"的六塊腹肌。
更讓人羨慕的是,他不用等著畢業以後家裡的相親。王言博在七年前就認識了自己的愛人。在他大二,她大一的時候,兩人在異國重逢,並且最終走到了一起,現在還有了兩個人"愛情的結晶",王言博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奶爸博士"。一邊在學校搞科研,一邊照顧著自己溫馨幸福美滿的小家。
如何才能成為王言博這樣的"學霸+奶爸"呢?
王言博本人謙虛地說——"其實這沒什麼特別的,只是學習效率提高了一點"。比如說,在做實驗的時候,他通常會先仔細想想,"三思而後行",做到"胸有成竹"再行動,有了充分的研究時間就不需要很長的時間。
其次就是利用碎片化時間,隨時隨地進行研究,文獻也可以在手機上閱讀,不管是在地鐵上還是其他公共運輸上,有熱點的地方王言博就可以檢查自己的稿件。
第三點就是對自己身體進行適當的調節上
文說過,王言博的課餘生活也很豐富,唱歌、桌球、健身這些都是科研之餘時間的轉換,這些愛好也豐富了自己的生活,並且還能保證自己的健康,要知道王言博幾乎很少去醫院。緊張之餘唱唱歌放輕鬆以後,科研思維也會重新活躍起來,有些冥思苦想想不出來的點子往往會在放鬆之後"靈光乍現"。這些業餘愛好也為王言博的專業研究做出了不少推動。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培養對學習的樂趣。我們大家都深有體會的一點就是,一件事情只有我們真正想做的時候才能做好。只要對學習開始感興趣,就能"事半功倍",有了學習的熱情就有了學習的動力。
這一點我們也可以用在孩子身上,用在教育上簡直是最合適不過。比如孩子喜歡跳舞,就鼓勵孩子去嘗試;孩子喜歡畫畫,家長就可以把重點放在畫畫上,培養孩子的繪畫興趣,如果孩子本來就有美術天賦,一不小心忽略豈不可惜?現如今科技日新月異,孩子們在線學習興趣方式也增加了不少,比方說現在有1對1在線美術的教育輔導機構。
專業的課程和耐心的指導,不管是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還是陪伴孩子的成長,對家長來說都是不錯的選擇。
總之,要想變得優秀還是要根據孩子自身的情況揚長避短,養成習慣,培養興趣,適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