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有很多臉熟人不熟的演員,很多年兢兢業業演戲後還是無法為大眾所熟悉。 現實就是這樣,想要紅起來不是說說而已,常常有人打趣說,混不下去還能回去繼承家業。 然而有些反其道而行之,有錢隨性,掙來的片酬還交不了油費,他是馮嘉怡,就是你打開電視轉臺哪都有他,卻不知道叫啥名的演員。
把演戲當愛好 北京爺們馮嘉怡家境富裕,他父親軍人出身,退伍後就一直在經商。 馮嘉怡沒能滿足父親的願望,從小就對演戲產生了濃厚興趣,喜歡模仿當時最紅的張國榮、周潤發。 也許很多人小時候都這麼愛模仿電視劇,但馮嘉怡卻是真正想學習演戲。
然而他偷偷去報考表演培訓班的時候,卻被望子成龍的父親阻止了,被送往澳洲留學。 畢業後馮嘉怡留在了澳洲創業,沒有資本就自己打工,節假日經常在餐館洗盤子洗9個小時。 或許這個就是成功前必須要面臨的黑暗。
後來馮嘉怡再說起那段在澳洲最難忘的記憶,只有凌晨時自己沿著鐵路走回家的眼淚。 其實他能正式演戲,也是憑了朋友的關係。2006年他在好友滕華濤的介紹下參演了《雙面膠》,儘管戲份不多,但馮嘉怡的表現卻開始吸引了一些行內人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