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故事,歡迎來找我
關注並私信我,一起從女性視角探討感情
作者:夢鹿
原創作品,抄襲、洗稿必究
在《知否》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反派大概就是林噙霜了,不僅用自己的足智多謀讓盛弘甘願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還讓本是侍妾的自己過得比正室大娘子還要風光。
她深知深宅大院的勾心鬥角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她特別懂得看透人心,懂得觀察別人的一切,知道每個人的優缺點甚至是他們的弱點。
就像盛弘因為庶子結交重臣之子妄議朝政而被扣留在宮中時,林噙霜就怕自己當年父親被下獄流放重演,鋌而走險直接出面與對家會面,差點被大娘子發賣了,但她始終用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假意告官,讓盛老太太出面保護了自己。
她知道盛老太太最終在乎的就是盛氏一族的榮辱,定不會讓這樣的事外傳,更是抓住大娘子沒有心計且又膽小怕事的個性,逃過了一劫。
後來當盛弘安全歸來時,自己連帶著孩子馬上就要失寵時,她拿出大娘子「放利子錢」的把柄,把水攪渾,給自己重新爬起來爭取了時間來重新謀劃。
而後,她也很順利地重新取得了盛弘對她的眷顧,也讓孩子們繼續得寵。
林噙霜不僅懂得看人心,更懂得對時局的把握,該狠心的時候狠心,該裝柔弱的時候,惹得盛弘一陣心疼。
但說實話,在那個男人就是天的年代,如果沒有盛弘對林噙霜的偏愛,任憑林噙霜機關算盡也不可能盤踞盛家多年,就連衛小娘一屍兩命的離世,就算知道真相,也可以輕輕帶過。
林噙霜對盛弘的謀劃,大致是這三個方面下了苦工:
(1)抓住盛弘對愛的渴求
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對於情愛之事特別的鐘愛,而對於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諸多的厭惡,但迫於家族壓力等等原因,他們又不得不娶一個和自己門當戶對的大家閨秀。
盛弘更是如此,他雖然是一個庶子,但他和所有的讀書人一樣,對於鍾情於自己的人,總會特別的憐惜。
更何況,他是一個從不被重視的庶子,7歲前,自己和小娘遭受了很多磨難,不被父親重視,母親又是一個人微言輕的妾室,如果沒有盛老太太暗中幫助,他也許根本無法生存到當一家主君的一天。
也正是因為從小接受了那麼多的磨難,讓他在當上一家之主後,「報復性」地想要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包括想要的愛人和對他們的保護。
網上說,幸福的童年可言治癒一生,而擁有不幸童年的人,卻在用一生治癒童年。
盛弘何嘗不是如此,他對林噙霜的偏愛和袒護,何嘗不是在對盛家的一種叛逆。
所有人都說要善待大娘子,畢竟大娘子的身後是配享太廟的王家,可我偏偏就不喜歡她,就要獨寵林小娘,讓她過得比大娘子還體面,並且把管家權也交給她。
盛弘是一個膽小懦弱的男人,但他還是十分愛惜盛家的羽毛,也特別惜命,在大是大非面前,在明蘭的圈套中,為了讓女兒墨蘭得以嫁高門,他還是將林噙霜帶去了偏遠的莊子。
記得他命人在祠堂中杖打林噙霜後,他說了一句「為何要告訴我真相」。
其實,他自己也知道,林噙霜對自己並沒有多少的真心,她也不過是反抗自己命運和不幸的一顆棋子而已!
但他寧願自己活在自己編織的美夢中,讓自己假裝是有人疼、有人愛的人。
能從一個五品官一路到汴京,能從庶子變成一家的主君,除了上天的安排,也離不開他的智慧與格局。
(2)懂得示弱
看這部劇時,一直覺得林噙霜就是一個人前一套背後一套的人,很多人都討厭,但也就是她懂得在深愛的人面前示弱,才讓她一直得到了盛弘的庇護。
在那個年代,男人代表的就是一切,那他們內心也肯定很大男子主義,很想在喜愛的女人面前,展示自己男人權利的一面。
這不僅僅是一種炫耀,更是一種從林噙霜身上得到的一種自信和傲慢。
林噙霜一直都說自己是一個「被嚇怕了的人」,是一個「沒有決斷」的人,身子嬌弱,目光短淺等等,才會導致自己一次次地失誤,才會讓衛小娘一屍兩命,才會在盛弘出事時喬裝出去賣田地,才會在兒子長楓犯大錯後,依舊得到盛弘的原諒,依舊在盛家過滋潤的小日子。
盛弘何嘗不知道,這是她爭寵的一種手段,但他在意的是她對他的愛,在意的是對他的用心。
想起張小嫻說過一句話:
每個女人都會淪陷於男人下班回家捎回的那碗熱湯。其實不是湯好喝,而是原來你還把我放在心上。
王大娘子直來直去的性格雖然好相處但容易發生爭吵,衛小娘的讀書人清高讓她從來不輕易示好,兩個人都沒有林噙霜一樣示弱,對盛弘真正用心,更沒有把盛弘真正放在心上。
顧廷燁與明蘭結婚以來一直賭氣,不正是因為明蘭從來都是獨當一面,不會在丈夫面前示弱,任何事情都自己一個人解決,讓顧廷燁以為明蘭對自己並沒多少情誼,對自己不上心,對自己不夠依賴和信任嗎?
明蘭就是活得太明白了,知道丈夫並不可能成為自己一生的依靠,於是在新婚後就約法三章「男主外女主內」,像公司中的職員一樣分工明確。
不僅女人需要愛人的信任與依賴,男人同樣需要。
而盛弘就在這種被需要中,體會到自己的重要性,體會到自己才是真正的主君,而不是天天和大娘子意見不合而發生爭吵。
(3)深知盛弘的弱點
林噙霜能做盛弘的寵妾更重要的一個原因,大概就是和他從小的切身經歷,讓他不會讓自己的孩子重蹈自己當年的覆轍。
盛弘不止一次地向林噙霜說過自己童年的悲慘經歷,「7歲前,身上沒一寸皮是好的」。幸得盛老太太暗中的庇護,才讓他有今日。
以前是自己沒有能力保護自己想要保護的人,不僅作為庶子的自己要受苦好,還讓母親也接連受傷並早早離世。
對此,他一直耿耿於懷。
終於,他有了保護自己和愛人的能力,他斷然不會讓自己的寵妾和孩子們,因為嫡庶而遭受苦難。
大概也就是這樣的軟肋,林噙霜的女兒墨蘭每次受委屈,都會把自己是「庶女」掛在嘴邊刺痛盛弘的心,讓他心軟拉偏架。
林噙霜更是如此,總是利用他對當今社會嫡庶的痛恨,讓他一次次地對她產生憐憫之心,以為大娘子又端出正室的款兒虐待她們母子三人。
如果盛弘本就是一個養尊處優的庶子,亦或者是一個窮書生,也許林噙霜就沒有那麼多的好日子過了。
因為沒有過親身經歷,在當時的大環境下,根本不可能真正感同身受他們的體會,就像當時的康姨母將自己的親生女兒送去自己的父親當侍妾也不會去阻止。
盛弘對林噙霜一直用所謂的「愛情論」自居,但其實他真的不愛她,或者說他只是利用她對自己的用心和信任,得到自己想要的「被愛感」和權利的滿足感。
而林噙霜父親被下獄流放,自己想要當正室是不可能了,只能做別人的侍妾討生活,而恰巧盛弘是一個心軟的,更是有過庶子的經歷,最重要的是王大娘子並不是一個善於心計的人,她的簡單正好可以讓自己將來過得舒心。
盛弘與林噙霜之間不過是在那社會下,以愛之名的互相利用,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僅此而已!
—END—
今日話題:你覺得盛弘真的愛過林噙霜嗎?
歡迎留言討論
作者:夢鹿,多平臺原創作者,從女性視角探討婚姻情感,關注女性成長。原創不易,點個讚再走唄~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