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誕辰110周年,新華社發出什麼聲音?

2021-02-13 新華網雲南

導 讀

  鄧小平誕辰110周年,中國的國家通訊社新華社發出什麼樣的聲音,引人注目。這個問題的答案現在揭曉了:新華社8月19日下午播發7000餘字的特稿《更高舉起改革開放偉大旗幟——寫在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之際》。發表此一長文的時點,距小平110歲生日尚有3天,新華社這樣做當有含意。更值得關注的,是這篇新華社特稿的態度——正如標題所示,對小平最好的緬懷,乃是「更高舉起改革開放偉大旗幟」。

  為作此文,數位新華社記者重訪小平故裡廣安和他改革行旅的重要地標深圳、武漢、上海等地。在這些地點,手持歷史接力棒的習近平團隊向小平致敬,為謀劃全面深化改革也留下深深足印。在以圓夢為關鍵詞的最後一章,新華社特稿提到鄧小平的「小康夢」,說「這夢想的源頭,也許就在廣安的鄧家小院,也許就在他探尋救國救民道路的艱難歷程中」,也提到習近平宣示的「中國夢」,說「這夢想的源頭,也許就在他插隊的陝北農村,也許就在他投身改革開放的實踐探索中」。全文如下:

  更高舉起改革開放偉大旗幟——寫在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之際

  深圳仙湖植物園,鄧小平同志22年前考察南方時栽下的高山榕,早已鬱鬱蔥蔥、華蓋亭亭。

  蓮花山公園,習近平總書記一年多前種下的高山榕,挺拔茂盛、生機盎然……

  這是1992年歲首,鄧小平同志在深圳中國民俗文化村參觀。(牛正武攝影)

  歷史在這裡交匯,迸發出一個穿越時空的最強音——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8月22日,是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紀念日。

  今年,也恰逢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元年。新華社記者分赴廣安、武漢、深圳、上海等地採訪,回首過去,展望未來,人們對這位世紀偉人的緬懷更加濃烈,對改革開放的信念更加堅定。

  紮根大地,繁茂成林。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秉承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更高地舉起改革開放偉大旗幟,團結帶領13億人民,沿著小平同志開闢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朝著中國夢的宏偉目標,堅定不移,勇往直前……

堅定改革信念 肩負歷史擔當

——鄧小平:「中央沒有錢,你們自己搞,要殺出一條血路來。」

——習近平:「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就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

  蓮花山,深圳中心區中軸線北端最高峰——這裡是俯瞰深圳全貌的制高點,也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新起點。

  2012年12月7日,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的習近平第一次離京考察,就來到這裡,向鄧小平銅像敬獻花籃。

  2012年12月7日,習近平在深圳蓮花山公園向鄧小平銅像敬獻花籃。(蘭紅光攝影)

  此時,全世界聽到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作出的鄭重宣示:

  「改革開放是我們黨的歷史上一次偉大覺醒,正是這個偉大覺醒孕育了新時期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創造。」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100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

  「鄧小平同志不愧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不愧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創者。今後,我們要堅持走這條正確道路,這是強國之路、富民之路。我們不僅要堅定不移走下去,而且要有新舉措、上新水平。」

  深圳市一間辦公室,88歲的深圳市委老領導李灝向記者打開話匣子:「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深圳的今天,中國人的命運也就不會發生這麼大的變化。」

  這位曾在特區主政7年的老人,至今忘不了20多年前陪同小平同志考察的日子:「年年請他他沒來,到1992年他不請而來。實地一看,他對特區放心了。」

  老人,還見證了一年多前習近平總書記到訪的特殊時刻。

  「總書記的講話向全世界發出了強烈信號,中國要走鄧小平開闢的道路,把改革開放深入下去。」他說。

  蓮花山上,小平銅像前,歷史與未來在這裡輝映。習近平總書記鏗鏘有力的話語,是改革的宣言,是時代的強音,是夢想的出發,更是一種接力傳遞的歷史擔當。

  改革開放的偉大旗幟,在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手中,被更高地舉起。

  人們不會忘記,30多年前,經濟瀕臨崩潰,人們思想迷茫,國家百業待興,剛擺脫十年浩劫的中國,徘徊在「向何處去」的十字路口。

  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

  重要歷史關頭,鄧小平同志和其他老一輩革命家一起,以改革開放的雷霆之力,以敢為天下先的膽識和智慧,撥正了「中國號」巨輪前進的航向。

  堅冰打破,閘門洞開。從此,改革如一江春水,浩蕩東去,奔流不息,勢不可擋。

  人們不會忘記,從江澤民到胡錦濤,面對紛繁複雜的形勢和艱巨繁重的任務,中央領導集體排除一切幹擾和困難,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堅定不移地將改革開放偉大事業向前推進。

  ——從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到黨的十六大,13年中,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在世界社會主義出現嚴重曲折的背景下,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制定和實施了促進改革發展穩定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和重大戰略,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21世紀。

  ——從黨的十六大到黨的十八大,10年裡,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經受非典、汶川特大地震、國際金融危機等一系列重大考驗,同時加快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步伐,堅持不懈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科學發展和治國理政各個環節,成功地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日月穿梭,鬥轉星移。


  短短30多年間,蘊藏在億萬人民中間的活力充分釋放,神州大地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大國……中國國際影響力與日俱增,小平同志開闢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愈加廣闊,前景光明。

  立足當下,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利益格局盤根錯節,「黃金髮展期」與「矛盾凸顯期」相互交織,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產業結構不合理,發展方式依然粗放,社會矛盾明顯增多……改革之敏感、複雜、艱巨程度前所未有。

  「現在看,發展起來以後的問題不比不發展時少」——20多年前,鄧小平作出這樣的重要判斷。

  黨的十八大之後,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中央領導集體接過歷史的接力棒。

  中國向何處去?世界矚目。

  ——「我們的改革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不斷前進的改革,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

  ——「我們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

  ——「我們要堅持改革開放正確方向,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既勇於衝破思想觀念的障礙,又勇於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

  深圳、珠海、佛山、廣州……一路走來,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振聾發聵!

  這是一種勇於擔當的政治品格——

  「改革是一場革命。」中央文獻研究室第三編研部主任龍平平說,「改革開放初期是以破為主,現在的改革是又破又立,難度更大,這考驗著新一屆領導人的智慧和魄力。」

  從2012年年底廣東考察宣示改革決心,到2013年年中在湖北就全面深化改革進行調研,再到去年底召開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戰略部署——

  梳理十八大以來的治國理政歷程,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將全面深化改革的藍圖從容展開。

  從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到出臺落實專項改革方案,改革步伐向縱深邁進。

  行政改革引領、財稅改革問世、司法改革試水、戶籍改革破冰、公車改革穩步推行……許多多年想改而難啃的「硬骨頭」,在短短一年多時間裡有了突破性進展。

  把權力關進位度的「籠子」,讓法律制度剛性運行——十八大以來,40多名省部級以上官員落馬,中國反腐行動力度空前。

  「與改革開放之初相比,改革的環境、任務、重點已大不相同,但那一股子氣、那一種豁出去的勁頭是必不可少的。」江蘇崑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原管委會主任宣炳龍說。

  深圳漁民村,30年前鄧小平造訪之地,也是習近平總書記第一次離京考察特地到訪的地方……

圖為1983年8月13日上午鄧小平同志在長白山天池。劉恩泰攝影

  「小平在村裡停留了30分鐘,臨走時,叮囑我們不要怕,大膽地幹。」

  回憶起那一幕,73歲的深圳漁民村老「村長」鄧志標話語不多,眼眶溼潤。

  辦公室牆上,懸掛著鄧小平和村民促膝交談的照片,懸掛著習近平考察漁民村的照片,總書記的話語迴響在他耳畔:「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

  上世紀年代至今,漁民村房子翻新了4次,兩層樓房變成了高層公寓。這個四季花開的漁民村社區,成為中國改革進程的縮影。

  「深化改革要挖潛力,不挖潛力改什麼?不能原地踏步啊,不進步就是後退。」鄧志標對改革充滿緊迫感。

  夢想在召喚——

  深圳河畔,漁民村,再次出發,風雨無阻。

  太平洋西岸,中國,再次出發,風正帆懸。

不斷解放思想 全面推進改革

  ——鄧小平:「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敢於試驗,不能像小腳女人一樣。」

  ——習近平:「全黨必須保持強烈的進取意識,打好全面深化改革這場攻堅戰。」

  「抓緊浦東開發,不要動搖,一直到建成。」

  上海浦東,因鄧小平的關注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新高地。

  上圖:1990年5月拍攝的黃浦江畔的上海市。近景是浦西城區,江對岸是即將開發的浦東地區;下圖:2010年4月5日拍攝的上海浦東陸家嘴金融貿易區。

  2013年9月29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成立。

  變革,在浦江兩岸再次風雲激蕩。

  這是100多條針對性極強的改革舉措——先照後證、事中事後監管……

  這是一系列以開放促改革的新規——金融、航運、商貿、文化等服務領域擴大開放,構建離岸金融中心……

  這是一組令人印象深刻的數字——截至2014年7月底,自貿區內新設企業9585家,外資企業1032家,相當於前20年新設企業數量的總和。

  上海自貿區,新一輪改革開放的先聲。

  「自貿區這張『牌』一打,在全國就形成一種開放倒逼改革的氛圍。」立足上海,放眼全國,上海社科院院長王戰說,「儘管現在和過去形勢不同,但是小平同志的思想精髓是一脈相承的。今天,解決問題關鍵靠改革,重點仍是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我是實事求是派」——小平同志的話言猶在耳。

1990年1月27日,鄧小平同志在上海住地散步時留影。陳沫軍攝影

  30多年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猶如一條紅線始終貫穿改革開放全過程。

  改革由問題倒逼而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得以深化——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一切從實際出發,勇於直面問題。

  帶著問題,帶著思考——從黨的十八大到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前,習近平總書記和中央政治局其他常委調研的足跡遍及大江南北,遍及社區、鄉村、企業、學校。

  中國中部重鎮——武漢。

  這是一座和偉人有著特殊淵源的城市——1927年,23歲的鄧希賢在這裡改名為「鄧小平」。從那以後,這個名字影響中國至今。

  這是一座和偉大變革有著密切聯繫的城市——1992年,小平同志考察南方時曾在武昌火車站站臺停留。這是他南方之行的第一站,短短29分鐘,一番叮囑,幾多期望,吹起了浩蕩的改革春風…

  21年後,春潮又起。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武漢,就全面深化改革問題進行調研,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必須高度重視的5大關係、6大問題,從戰略高度為改革「謀篇布局」。

  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6大方面、15個領域、330多項改革舉措,3個多月後,十八屆三中全會描繪了一幅全面深化改革的宏偉藍圖。

  回顧歷史,改革開放以來,黨的歷次三中全會都聚焦改革,而以往改革大多側重於某個領域或者某個方面。

  「正因為這樣,全面深化改革,就成為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重大歷史特點。」中央黨校原常務副校長、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會長鄭必堅說。

  一項項實施方案、一張張路線圖、一個個時間表……伴隨關聯性和互動性的增強,各項改革在協同配合中深化。

  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社會可承受的程度……從研究制定政策,到解決突出矛盾和問題,共識進一步形成,力量進一步凝聚。

  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一路採訪,人們最為關切的是制度創新。

  高樓鱗次櫛比、湖水清澈透亮……

  20年前,蘇州金雞湖畔是一片沼澤地和水稻田。在鄧小平的直接推動下,中國和新加坡在這裡合作創辦的蘇州工業園區成為改革開放的試驗田、示範區。

  「改革開放之初,可能需要的是一種敢闖敢試的勇氣和精神,今天的改革不但需要勇氣與擔當,更要有一種制度。」蘇州工業園區工委書記王翔說,「除實現工業、農業、國防科學技術現代化以外,我們面臨著制度現代化的重要任務。」

  ——「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時間,我們才會在各方面形成一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這個制度下的方針、政策,也將更加定型化。」今天回想鄧小平的論斷,更覺意味深長。

  ——「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此更加清醒、自覺。

  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任務——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

  深圳,這個中國市場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卻始終保持著危機感,不斷警醒自己增強加快改革的緊迫感。

  「對照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目標要求,我們還存在很多不足,尤其在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上。」廣東省委常委、深圳市委書記王榮說,「政府管市場的方法要從過去單一的事前審批轉向事前進一步放開、更多依靠事中和事後監管,讓市場起決定性作用。」

  深化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建立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一系列改革舉措在深圳密集出臺。

  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

  「社會主義的目的就是要全國人民共同富裕。」公平正義,是小平生前一直關注的重大問題。

  龍平平對此感觸良多:「核心問題是改革成果能不能由大家共享,就是共同富裕的問題。從小平提出這個論斷到現在,這些問題已成為改革要破解的重要問題。」

  「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數度深入集中連片貧困地區考察,和基層幹部群眾共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大計。

  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河北省阜平縣看望慰問困難群眾,考察扶貧工作。(蘭紅光攝影)

  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證——必須緊緊依靠人民推進改革。

  「我個人體會,鄧小平開啟的改革開放,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就,概括起來就是6個字——開放、放權、讓利,釋放了蘊藏在億萬人民身上的無限活力。」回憶往事,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感慨萬千。

  歷史已經證明,30多年前開啟的改革,為中國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歷史還將證明,30多年後開啟的全面深化改革,必將為中國開闢更加美好的前景。

執著追求夢想 腳踏實地奮鬥

  ——鄧小平:「把貧困的中國變成小康的中國。」

  ——習近平:「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1920年,鄧小平同志在法國勤工儉學時期的留影。(劉志偉翻拍)

  2014年春,法國,裡昂。國家主席習近平專門將訪法第一站選在這裡,前往中國共產黨老一輩領導人生活、工作過的裡昂中法大學舊址瞻仰。

  2014年3月2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法國參觀裡昂中法大學舊址。 (鞠鵬攝影)

  近一個世紀前,一批胸懷救國夢的中國青年遠赴重洋。這些留學生中,就有鄧小平。其時,年僅16歲的他一邊勤工儉學,一邊接受先進思想,隨後加入旅歐少年共產黨,開始了改變自己和中國命運的人生旅程。

  從那時起,夢想的種子破土而生。

  「你是一棵樹啊,春夏秋冬總是神採飛揚,滿懷綠葉對陽光的思念;日為百姓忙,夜為百姓想……」

  鄧小平誕辰110周年之際,撫今追昔,人們更加深切懷念這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開創者:

  親人沒有忘記——鄧小平用過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證、家人為他手織的毛褲……鄧小平親屬以向鄧小平故居陳列館和緬懷館捐贈441件文物和遺物的特殊方式表達對他的思念。

  人民沒有忘記——四川廣安,鄧家小院。絡繹不絕的人們來自祖國四面八方,來自世界各地。人們手捧鮮花,在小平銅像前深深鞠躬。

  「很多上了年紀的遊客,特別是經歷過『文革』、恢復高考和十一屆三中全會的人,拖家帶口來這裡,就是為了表達一份感恩之情。」鄧小平故裡管理局局長錢奇說。

  無數網民在懷念——「吃得飽穿得好——幸福生活謝鄧老!」「人民永遠懷念你!」……網際網路上,人們以質樸的語言傳遞億萬人的共同心聲。

  網上網下,思念湧動。國內海外,追憶緬懷。

  外國友人表達紀念——報紙、雜誌……不少境外媒體刊登回憶和評價文章。俄羅斯畫家瓦西裡·涅斯捷連科更是將鄧小平肖像畫《大變革時代引領者》捐贈給中國。

  偉人千古,千古偉人。

  對一代偉人最真誠的緬懷、最深情的告慰,就是完成他未竟的事業,就是實現他未圓的夢想。

  白牆青瓦,一排排房子錯落有致,分布在田間路旁……

  湖北鄂州峒山新社區,是城鄉一體化試點,近年來全村大部分土地流轉,實現規模經營。

  「我家的地都流轉了,除了口糧、社保等,每個月有2000多塊錢收入,加上每年1000多塊錢的退休補貼,日子過得挺好。」67歲的黃明山,忘不了去年7月和習近平總書記的座談,「到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是一個民族的夢想,也是我們每個老百姓的夢想。總書記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難點在農村』,我們仍然需要努力。」

  小康,千百年來中國人樸素美好而又難以企及的深切願望。

  小康夢,以鄧小平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繪就的美好篇章。

  ——這夢想的源頭,也許就在廣安的鄧家小院,也許就在他探尋救國救民道路的艱難歷程中。

  30多年後,習近平總書記在國家博物館觀看《復興之路》展覽時面對世界宣示「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等在國家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提出為實現中國夢而奮鬥。(蘭紅光攝影)

  ——這夢想的源頭,也許就在他插隊的陝北農村,也許就在他投身改革開放的實踐探索中。

  放眼21世紀中葉——距小平同志提出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的「三步走」戰略目標實現時間,即「第二個100年」的時間,還有36年。

  歷史是如此的巧合。2014年,改革開放已歷36年。

  圓夢之旅,已至中途。一脈相承,接力奮進。

  回望過去,偉人的叮囑富有預見:「改革不只是看三年五年,而是要看二十年,要看下世紀的前五十年。這件事必須堅決幹下去。」

  展望未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使命在肩:「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再高的山、再長的路,只要我們鍥而不捨前進,就有達到目的的那一天。」

  這是實現更高發展質量的夢想——

  「再也不能簡單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來論英雄了。」

  霧霾頻發、產能過剩、資源約束……前進道路上,我們正在著力破解發展與轉型的難題,更加自覺地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

  這是造福億萬人民的夢想——

  「要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作為一面鏡子。」

  就業、教育、醫療、住房、社保……針對關係人民群眾切身利益領域實現公平的需求,一項項政策措施相繼出臺,著眼於創造公平正義的社會環境,讓全體中國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

  這是與世界互利共贏的夢想——

  「各國經濟,相通則共進,相閉則各退。」

  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運籌帷幄,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一路一帶」的戰略構想,為中國這隻「大鵬」插上兩扇翅膀,不僅將把世界的機遇轉變為中國的機遇,也將把中國的機遇轉變為世界的機遇。

  圓夢之旅,需要涉險灘的勇氣,更需找準有效的改革路徑——

  「社會各界、海內外都高度關注我們的改革。我們要堅定信心、凝聚共識、統籌謀劃、協同推進,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不動搖,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

  「要尊重人民首創精神,尊重實踐、尊重創造,堅持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標相結合、漸進和突破相促進,鼓勵大膽探索、勇於開拓。」

  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迴響在人們心頭。

  圓夢之旅,更需實幹、實幹、再實幹——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上任伊始,就重提20多年前鄧小平在南方考察途中提出來的響亮口號。

  這是一個不需要證明的簡單道理——面向未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靠實幹,基本實現現代化要靠實幹,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靠實幹。
  金秋10月,中國即將迎來又一個富有歷史意義的重要節點——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將在北京舉行,研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重大問題。

  依法治國,將使改革開放的步伐更加堅定有力,制度更加成熟定型。

  ……

  此時,緬懷偉人,思考當下,面向未來,倍覺心潮激蕩。

  華鎣山下,渠江邊上,東門碼頭。95年前,少年鄧小平從故鄉登船,漂洋過海,尋找救國之路。

  95年後,距東門碼頭不到10公裡處,一個3000噸級的貨櫃港口開始投入運行。從這裡,南來北往的貨船通過長江,奔向大海,駛向世界。

  恰如中國改革開放之勢,大江浩蕩,奔騰不息……

  1984年,鄧小平在北京中南海打橋牌。楊紹明攝影(中國照片檔案館徵集)

(記者張宿堂、秦傑、趙承、李斌、霍小光、陳二厚、顧瑞珍、王敏、羅宇凡採寫)

  本文來源:我報導

掃一掃關注【新華網雲南】公眾號

相關焦點

  • 紀念冰心誕辰110周年系列活動在福州舉行(組圖)
    新華社發冰心簡歷  新華網福州8月22日電(記者劉暘 張逸之)8月22日,紀念冰心誕辰110周年系列活動在福州拉開序幕,海內外近200名學者、文藝界代表在冰心故鄉福建福州共聚一堂,暢談對這位世紀老人的美好回憶。  作為冰心系列紀念活動的一部分,冰心巴金世紀友情圖片展覽在福建省美術館隆重舉行。
  • 曹禺誕辰110周年,我們要紀念他什麼?
    新華社北京12月2日電 題:曹禺誕辰110周年,我們要紀念他什麼?新華社記者白瀛、範思翔他是中國現代話劇的奠基人,其代表作標誌中國話劇走向成熟,也彰顯著中國現實主義話劇的高峰。今年是劇作家曹禺誕辰110周年,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中央戲劇學院等相關單位相繼舉辦紀念活動。曹禺原名萬家寶,自23歲寫成處女作《雷雨》,人們對他的關注和研究從未停止。今天的我們,要紀念曹禺什麼?
  • 鄧小平誕辰109周年紀念日 萬餘民眾小平故裡緬懷偉人
    8月22日是鄧小平同志誕辰109周年紀念日,來自全國各地的萬餘民眾趕赴鄧小平故裡敬獻鮮花,深情緬懷偉人。     一大早,來自武勝縣中心鎮的89歲老人陳遠貴便帶著一家六口來到鄧小平銅像前,敬獻鮮花、深情鞠躬。
  • 玩物致志 | 紀念陸儼少先生誕辰110周年秦權壺
    2019年是陸儼少先生誕辰110周年,優畫網聯合宜興紫砂壺頂級匠師,特推出紀念陸儼少先生誕辰110周年秦權壺。 此壺由顧景舟傳人親自擔當監製,它用料十足,重量十足,恰如陸儼少先生在藝術界舉足輕重的地位。
  • 常州市金壇區開展「科學與中國」院士巡講暨紀念華羅庚誕辰110周年...
    11月12日,是數學家華羅庚誕辰110周年紀念日。本次「科學與中國」院士巡講活動是紀念數學家華羅庚誕辰11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由中國科學院、中央宣傳部、教育部、科學技術部、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協主辦,常州市金壇區委、常州市金壇區政府承辦。11月11日,5位中科院院士在華羅庚的家鄉金壇,以5場公開課向學生們和企業家傳遞知識、巡講科學精神。
  • 紀念曹禺誕辰110周年:萬方暢談父親創作源泉
    中新網北京8月1日電 7月31日,曹禺女兒萬方的作品《冬之旅》的一個片段,重新拉開了北京保利劇院的大幕,同時也開啟了「曹禺誕辰110周年特別行動」的演出。供圖「曹禺誕辰110周年特別行動」由北京保利、央華戲劇、戲劇東城、北京師範大學中國話劇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共同主辦,萬方擔任文學顧問,央視主持人張越主持,央華藝術總監、首席製作人王可然擔綱總導演,這次活動也是央華戲劇系列活動「戲劇人在戲劇中」的一部分。
  • 曹禺誕辰110周年,我們要紀念他什麼?_文化_中國西藏網
    新華社北京12月2日電 題:曹禺誕辰110周年,我們要紀念他什麼?  新華社記者白瀛、範思翔  他是中國現代話劇的奠基人,其代表作標誌中國話劇走向成熟,也彰顯著中國現實主義話劇的高峰。
  • 直播紀念曹禺誕辰110周年特別行動,等你「入座」
    今年是中國現代戲劇奠基人曹禺先生誕辰110周年,原本要舉行的各種紀念活動卻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戛然而止。幾天前,北京市文旅局發布了關於演出場所有序恢復經營活動的通知,這不僅是演出行業的福音,也令戲劇人為之振奮。
  • 紀念鄧小平誕辰百年 韓國EBS將播放紀錄片
    中國日報網站消息:在鄧小平誕辰100周年之際,韓國EBS電視臺將於8月22日播放詳細分析鄧小平一生的紀錄片《設計中國的未來——鄧小平的領導能力》。製作組表示,最近高句麗史問題成為韓中關係的焦點,該片將有助於韓國國內正確認識中國。
  • 費孝通誕辰110周年精選集出版
    費孝通誕辰110周年精選集出版 華西都市報2020-12-20 04:19:03.0當代書評   今年是費孝通(1910 年—2005年)先生誕辰 110 周年。作為中國民族學的奠基人之一,費孝通是20世紀中國極富思想洞見和人文情懷的著名學者,他一生致力於探尋有著悠久歷史與傳統的中國,它的社會特質及其現代轉型。  與其他20世紀的思想者一樣,他是以一個知識分子的身份為中國找尋現代之路。
  • 畫壇「竹王」誕辰110周年 申石伽書畫展將在滬舉行
    東方網通訊員汪凡7月28日消息:今年是著名書畫家、上海市文史館館員、浙江省文史館名譽館員、美術教育家、詩人、有畫壇「竹王」之稱的申石伽先生誕辰110周年。由上海市文史研究館和上海筆墨博物館主辦的《紀念申石伽誕辰110周年——西泠石伽書畫作品展》將於7月30日至9月18日在福州路429號上海筆墨博物館二樓舉辦,以紀念這位蜚聲畫壇的美術教育家。
  • 上海有機所舉辦中科院院士汪猷110周年誕辰紀念會
    上海有機所舉辦中科院院士汪猷110周年誕辰紀念會 2020-10-22 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作家冰心誕辰110周年 海內外共憶「文壇祖母」
    中新社發 任晨鳴  22日,海內外近200名學者、文藝界代表聚首冰心故鄉福建福州,紀念冰心誕辰110周年,暢談對這位世紀老人的美好回憶。  當天,紀念冰心誕辰110周年座談會在福建福州召開。冰心原名謝婉瑩,祖籍福建長樂,中國現代著名詩人、作家,1999年辭世,享年99歲,被喻為「世紀老人」、「文壇祖母」。
  • 紀念曹禺誕辰110周年:經典戲劇《日出》《雷雨》等重登舞臺
    回放 紀念曹禺誕辰110周年:經典戲劇《日出》《雷雨》等重登舞臺
  • 紀念曹禺誕辰110周年《曹禺研究資料長編》出版
    中新網·湖北紀念曹禺誕辰110周年 《曹禺研究資料長編》出版 發布時間:2020年11月18日 10:03 來源:湖北日報今日熱點:湖北前10個月新增貸款超去年全年湖北原生生活垃圾處理三年內實現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飛行裡程突破3億千米美國載人「龍」飛船與國際空間站對接譚德塞結束隔離未現新冠症狀 WHO總部65名員工感湖北日報訊 (記者韓曉玲、通訊員那琳、張瓊)11月12日從湖北大學獲悉:作為該校曹禺研究項目的階段性重要成果,該校文學院主編的《曹禺文集》《曹禺研究資料長編》已由長江出版社出版,作為曹禺先生誕辰
  • 太宰治誕辰110周年《人間失格》曝預告
    時光網訊 今天(6月19日)是太宰治誕辰110周年紀念日;也是最後在玉川投水自殺後被發現的日子(13日自殺,遺體6天後被發現)。  影片將通過愛著太宰治的3個女人的視角,講述太宰治小說《人間失格》的誕生幕後。
  • 觀展|紀念黎雄才先生誕辰110周年——廣東省中國畫作品展在肇慶...
    今年是黎雄才先生誕辰110周年,為進一步紀念與弘揚黎雄才的藝術精神,廣東省美術家協會與中共肇慶市委宣傳部、肇慶學院共同主辦「紀念黎雄才先生誕辰110周年——廣東省中國畫作品展」。希望通過展覽的形式,傳承嶺南畫派精神,推動中國畫創作。此次展覽經過初評、複評兩輪評選,展出兩百餘件入選作品,眾多作品從多個維度展現了當下廣東中國畫壇的發展面貌。
  • 四川大學舉行紀念柯召院士誕辰110周年暨數學科學與數學文化學術...
    7月17日上午,四川大學紀念柯召院士誕辰110周年暨數學科學與數學文化學術研討會在蓉舉行。柯召院士是近代數論的創始人與開拓者之一,與華羅庚同為第二代數論學家的傑出代表。柯召院士曾擔任四川大學校長,今年是柯召院士誕辰110周年,為深切緬懷柯召先生,紀念他為我國數學事業、教育事業,以及為四川大學建設與發展做出的傑出貢獻,四川大學特別舉辦了此次「紀念柯召院士誕辰110周年暨數學科學與數學文化學術研討會」。
  • 【主題教育】廣西新聞網報導浦北縣舉行紀念張世聰誕辰110周年研討會
    紀念張世聰誕辰110周年研討會現場。
  • ...在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00周年會上的發言:總結過去,展望未來,再...
    北京景山學校校長範祿燕在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00周年會上的發言:總結過去,展望未來,再創輝煌 北京景山學校校長 範祿燕  2004年8月22日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誕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