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旗袍捲起中國風 琴棋書畫飄古韻
陳娟在Party上學書法 新浪重慶供圖
浪星人國畫旗袍Party 新浪重慶供圖
用女詞人李清照的辭賦
為你揮墨
綴一筆情深意重的詩情
畫一卷滄海桑田
摘自詩歌《旗袍女人》
「幽幽茉莉花瓣,片片飄落,纖腰拂柳,盈盈一握,風清清,裙袂撩撥……」一首《那旗袍》,帶你剪斷歲月流光的繩索,走進江南丹青水墨。日前,在九濱路一家餐廳,40多位身穿旗袍的佳人齊聚一堂,在古琴、古箏、笛子的古典旋律中,在感受棋畫書法帶來的意蘊美間,相識相聚相知。
「我們一個月以前就開始籌備這個Party了,為的就是讓喜愛旗袍的美女通過線下聚會的方式,有個交友的機會。」王友東是新浪重慶《浪星人》欄目組的負責人,他告訴記者,他們會定期舉辦不同風格的線下活動,讓「浪星人」們聚集到一起,有不同的體驗。
記者了解到,這個Party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參加者必須穿著旗袍出席,現場還有國畫大師教授大家國畫和書法,喜愛對弈的還可以來上幾局。
王友東透露,這次來旗袍Party的「浪星人」共40多位。她們中有大學生、公司白領、企業老闆等,都是能力強的人。「多為80後、90後,最小的18歲,平均年齡20多歲,她們都是通過旗袍Party才認識的。」
故事
3歲起穿旗袍
旗袍派對結識閨蜜
「我3歲那年穿上旗袍,便開始了與旗袍有關的人生。」重慶妹殷櫻是一名平面模特,昨日她告訴商報記者,她第一次穿的旗袍是母親去廣州帶回來的,她穿上後樂開了花,母親專門給她拍照留念。「當時媽媽給我換下旗袍時,我哭了很久」。
「長大些後,我都要穿帶旗袍元素的連衣裙,配上一件時尚的外套,復古與新潮兼具。」殷櫻透露,因為平時上學穿旗袍不太適合,她便買了幾件珍藏在衣櫃裡,在生日、朋友聚會等特殊的日子穿。成年後,她便熱衷於參加各種各樣的旗袍派對。「青花瓷的旗袍是我最愛,可惜這次沒找到料子,便定製了一件短款粉色碎花旗袍。
「旗袍派對讓我遇上很多朋友。」 殷櫻說,因為「浪星人」裡都是跨行業的女性,大家都很能幹,和她們交流可以全方位提升自己。「我現在的閨蜜就是兩年前在旗袍派對上結識的。」殷櫻說,當時在派對上交流得知,她們同住一個小區,做一樣的工作。「現在經常一起逛街、做旗袍,聯繫很緊密。」
打飛的買旗袍
穿上旗袍就快樂
「我一直都很喜歡帶有古典色彩的東西,特別是旗袍。」今年29歲、身高167cm的陳娟身材窈窕,曾經是位空姐。在這場派對上她穿了一件黑色旗袍:上身是旗袍款式,下身是傘裙形狀,一根金屬和玉石結合的腰帶,將古典與現代完美結合。
「這件旗袍特別吧?是我專門到香港買的!」陳娟透露,旗袍派對即將到來時,來不及專門定製旗袍,便於去年12月中旬專門坐飛機到香港購買了這件心儀已久的旗袍。
「只要場合允許,我就會穿旗袍。」陳娟說,現在家裡有七八件各式各樣的旗袍。「正如張愛玲所說『衣服是一種語言,是一種表達人生的袖珍戲劇』,旗袍便表達我當時的快樂心境。」
「旗袍派對是一個很好的社交方式,我這是第一次參加,便結識到一個圈子裡的人。」陳娟表示,她特意買的旗袍不僅給了自己一個好心情,也為自己的氣質加分不少,大家通過旗袍都成為朋友。
痴迷旗袍17載
走親訪友必穿旗袍
有一位家住南岸茶園的62歲老人,只要走親訪友,不管春夏秋冬,都要穿著旗袍,她的名字叫鎢正文。
「以前上班時穿得很正式,45歲退休後漸漸接觸到旗袍,覺得它修身又顯氣質,就越來越鍾愛。」鎢正文老太告訴商報記者,她家裡有許多定製的旗袍,經常穿的有10多件,夏天有七分袖的絲綢旗袍,冬天有長袖加絨的旗袍。
「媽媽對旗袍已經達到痴迷的程度!」鎢正文的兒子唐遠利今年34歲,他透露,母親只要出門去走親訪友,她必須穿旗袍,否則不會前往,「就連跳壩壩舞她都巴不得穿旗袍去」。唐遠利說,本來他擔心母親退休後會無聊,但因為喜愛旗袍,母親和一家專門定製旗袍的老闆成為了好朋友,也結識了很多旗袍愛好者,每一天都過得非常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