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早期孕婦吃不下東西,這是很正常的。因為懷孕之後孕酮上升,抑制了胃腸道平滑肌的張力。也就是說孕婦的胃腸道蠕動減少了,就容易肚子脹,沒有食慾。
孕酮也叫安胎激素,它有安胎和減少興奮的作用。比如說維持子宮環境的穩定性,減少子宮內膜的興奮以避免出血和流產;還有減少胃腸道蠕動讓孕婦的消化系統變慢,讓孕婦疲倦乏力昏昏欲睡,以減少活動量來維持胚胎發育的穩定性。
所以懷孕早期孕婦吃不下食物,往往是孕酮的分泌水平比較穩定的表現,這是好事!
懷孕早期孕婦吃不下食物會影響胎兒發育嗎?這是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其實呢,真的不會影響胎兒發育。理由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胎兒優先」:
孕期奉行「胎兒優先」的原則,不管孕婦吃多少食物,不論你吃得多還是吃得少,一般都不影響胎兒自動攝取營養。「胎兒優先」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胎兒所需營養母體會優先供應給胎兒,其次才是滿足孕媽自己。
二、孕早期胎兒發育慢:
懷孕早期的胎兒發育比較緩慢,對孕母的營養需求也非常少。懷孕第5周時胚胎只有蘋果籽那麼大;到懷孕第9周胚胎只有2.3釐米,大約兩克重;到懷孕早期末(孕12周)時胎兒也只有5.3釐米,體重約14克。所以懷孕早期孕婦吃不下東西對胎兒發育幾乎沒有影響,因為備孕階段孕婦身體上的營養儲備足夠支持胎兒在孕早期的發育和生長。
三、孕婦營養不良,胎兒會有提示信號:
懷孕期間,胎兒從母體自動汲取營養。不需要經過母親的同意,看起來有點無賴的樣子是不是?實際上就是這麼回事。胎兒獲得營養來自血液循環,母血當中如果缺少某種營養素,孕婦就會出現一系列的症狀。
比如說鈣,胎兒骨骼發育需要鈣,當母血中鈣不足,母親骨骼和牙齒中的鈣就透析出來,優先供應給胎寶寶。這樣孕婦就會出現牙齒鬆動,骨質疏鬆和腰膝酸軟等表現;
再比如說胎兒大腦發育需要葡萄糖,當母親血糖低時,儲存在母親肝臟的糖元就分解出來,當肝糖元不夠還會從母親身體上的蛋白質和脂肪當中分解出來優先滿足胎兒的需要。所以當孕婦血糖低時就會異常出汗,就會頭暈無力,這些都是胎兒向母親發出的營養不良的信號。
總的來說,懷孕早期孕婦吃不下東西,通常是不影響胎兒生長發育的。但是長期營養不良對孕婦自己有很大的負面影響。所以孕媽還是要適量地吃一些食物補充能量。
孕早期沒有食慾如何補充營養呢?
1、少食:每次少吃一點(吃多了容易吐,吐了就是白搭),減輕孕吐反應;
2、多餐:每天多吃幾次,只要不吃多,一日多餐,總是能多多少少地補充到一些營養的。
3、零食:像麵包、餅乾、新鮮的蔬果,比如黃瓜、西紅柿、蘋果,以及各種堅果類,都可以當作零食。
4、選擇自己能吃得下的食物,不必固定一日三餐。比如說你想吃麻辣米線,只要你能吃得下去你就吃一點,先保證補充熱量,然後再考慮營養。
5、喝奶:包括孕婦奶粉、新鮮牛奶,或者酸奶和奶酪。奶製品含有較多的蛋白質、脂肪,以及碳水化合物和其它營養,營養比較均衡。如果牛奶喝不下去,那麼酸奶比較爽口也可以。
祝你平安好孕!有問題,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