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用圖文以及微頭條的形式跟大家簡單分享了下「白籽紅瓤」的西瓜是無籽西瓜,並不是網上傳的催熟西瓜,這種西瓜是可以放心食用的。但最近又有很多朋友給我發來私信,諮詢的內容可總結為:「為什麼有些西瓜切開之後會出現一部分黑籽一部分白籽的現象(一部分黑籽一部分癟籽),這樣的西瓜是不是催熟的,能不能吃」。這篇文章我將為大家一一解答這些問題,希望能夠增強廣大消費者的認知度,不要被網上的謠言給蒙蔽了!
細心觀察的人就會發現,出現一部分是黑籽一部分是白籽的西瓜大多是夏末或者秋季上市的,且多為大棚西瓜。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現象,那是由夏季的氣候條件造成的,而夏季最明顯的特徵就是高溫多雨、晝夜溫差大、氣候變化頻繁,且土壤比較潮溼。
種過西瓜的瓜農都知道,西瓜授粉的最佳溫度是28℃-30℃,高於35℃或者低於20℃就會導致西瓜授粉不良。雖說夏季的氣溫高,會有蜜蜂、蝴蝶、蜻蜓等小動物對西瓜進行輔助授粉,不用我們人工授粉;但由於夏季大棚中的氣候變化幅度比較大,早上可能還是二十多、三十多度,可到了下午,氣溫就會上升,達到四十多度,而我們瓜農或者蜜蜂、蝴蝶等昆蟲並不會因為溫度高就停止勞作(對西瓜授粉),這就容易導致西瓜在高於35℃的環境下授粉,這樣授粉出來的西瓜就容易出現白籽、癟籽的現象。此外,倘若蜜蜂、蝴蝶等昆蟲在對西瓜授粉時沒有完全把花粉傳到柱頭上,同樣會導致授粉不良,出現癟子的現象。
再者,西瓜都是平躺在地面上,一面著地,一面面向太陽。面向太陽的一面經過陽光的長期照射,其溫度是很高的,西瓜發育也比較迅速,自然成熟得比較快,也就會發育成黑籽(8成熟的西瓜會形成黑籽);而著地的一面與土壤接觸,夏季的雨水較多,土壤相對比較潮溼,土壤溫度也會很低,這就造成西瓜發育緩慢,還未達到8成熟,未達到8成熟的西瓜就是白籽。所以,夏季的同一個西瓜會出現一半成熟、一半不熟的現象,自然也就會有一部分是黑籽一部分是白籽的情況。
綜上所述,一部分是黑籽一部分是白籽(癟子)的西瓜並不是所謂的催熟西瓜,那是由於西瓜授粉不良及夏季高溫高溼的環境所造成的,這是夏季西瓜生長的一個自然現象(春季授粉的西瓜一般不會出現此現象),我們不必太過擔心。
值得說明的是,正是由於西瓜一部分是黑籽一部分是白籽(癟子),才能說明這種西瓜是自然授粉的(人工、蜜蜂授粉),且沒有噴過坐瓜靈(常用的坐瓜靈是氯吡脲),沒有使用過激素處理(使用激素處理過的西瓜,西瓜籽全是癟籽與白籽,不會有黑籽的現象)。所以,西瓜籽有黑有白的西瓜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其實,我們瓜農對待西瓜,比對自己都還好,怎麼捨得給西瓜打催熟劑?再者說,現在的收購商都長著一雙「火眼金睛」,「有問題」的西瓜怎麼可能逃得過他們的眼睛?那麼,市場上有沒有被催熟的西瓜呢?
我相信肯定是有的,但西瓜的催熟方法與香蕉、芭蕉等水果的催熟方法不一樣,很多收購商在購買了生瓜後,會往生瓜上噴一些啤酒,然後用被子捂起來,一夜之後,生瓜就會變成熟瓜。但經過這種方法催熟的西瓜,其西瓜籽是白顏色的,絕不會有黑色的西瓜籽,此外,這種被催熟的西瓜甜度會很低,且西瓜的果肉裡面會長有水漬,也就是我們瓜農常說的」水晶瓜「,這種西瓜不耐存放,三五天之後果肉就會全部壞掉,無法食用。
對於西瓜是否被催熟,我們可用「拍瓜聽聲法」來鑑別,正常情況下,如果西瓜發出「咚、咚、咚」的聲音,且有一定的震感與迴響,那麼,這種西瓜就是正常成熟的西瓜;如果西瓜發出「噗、噗、噗」的聲音,就如同拍在皮球上一樣,聽不到一絲迴響聲,那麼,這種西瓜就是被催熟的西瓜,也是「有問題」的西瓜,消費者就要謹慎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