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成都10月15日訊 十一國慶的閱兵儀式,讓全國人民看的熱血沸騰。而在溫江區,有一個五歲的小萌娃廖雲逸,在看完升旗儀式後,產生了一個奇思妙想。
爸爸廖敦洪說:「兒子看得特別專注,特別是在看到國旗儀仗隊很威武的走過來,把國旗升上天空的時候,就很羨慕。然後等閱兵儀式結束之後,就跟我提出想升國旗,讓我陪他做一個全套的旗杆、旗臺。我覺得這正是對孩子的愛國主義教育,而且,平時我們也經常培養他的動手能力。」
於是,廖敦洪跟兒子交流:升旗需要哪些工具,這些工具要用什麼材料做?交流後,廖雲逸覺得旗杆最難做,於是決定先「攻克」旗杆,他找來許多認為可以做成旗杆的材料,但是都不太合適。
「最開始拿的筷子,太細太短了!然後兒子又不知道從哪裡找來了胳膊那麼粗的大木棍,那木棍和小紅旗放在一起也不匹配呀,後來又找了拖把杆,也粗了……最終,兒子發現了家裡以前買的幾個風車,風車的杆子倒是挺合適的。於是,先拆了一個風車,用來做旗杆,但又發現太短了,音樂聲剛起就到頂了,於是又拆了一個風車。現在的旗杆就是用兩截風車棍拼起來的。」廖敦洪說。
旗杆做好了,廖雲逸又找來了小國旗、細線、小齒輪等材料,在爸爸的幫助下,花了半天的時間,終於做成了簡易的旗臺和旗杆,所有做好之後,爸爸媽媽陪著廖雲逸舉行了一場簡單而莊重的升旗儀式。
在家裡舉行了升旗儀式還不過癮,國慶節後,廖雲逸又把自製升旗裝置帶到了幼兒園——溫江區海科幼兒園,給大家展示成果。他家的創意引起了幼兒園園長吳金桃的很大興趣。
海科幼兒園園長吳金桃說:「廖雲逸是個很靦腆、很內向的孩子,但是,他平時就很喜歡國歌,他爸爸說他回家了還經常放國歌聽、問國歌是怎麼來的。所以,我們就讓他擔任學校的升旗手,對自己的這個責任,他也特別負責。而自製了升旗裝置這個事情,我們也挺意外的。所以,幼兒園專門為他舉辦了一場特殊的升旗儀式,讓他展示他自製的升旗裝置。其他小朋友特別不吝惜地對他表揚啊、羨慕啊,廖雲逸也很高興。」
「我是我們學校的小小升旗手,我很愛五星紅旗!」廖雲逸用他的小奶音表達了他的愛國情感。
據了解,海科幼兒園一直在給家長們灌輸「多觀察、多傾聽、多支持」孩子的理念,而這個事情,則是該園「家校融合教育」的體現。
吳金桃說:「我們會讓家長們寫一寫學習故事,發掘日常跟孩子互動學習的內容,比如這個國慶,家長們有的寫了帶孩子看閱兵儀式的感受,有的寫了看《我和我的祖國》大電影的感受。還有帶孩子出去旅遊,看看我們國家的繁榮昌盛。這些都說明了我們的家長是認同幼兒園的理念的,感謝家長們的配合。」(張靜)
園長吳金桃和廖雲逸一起「升旗」
圖片由海科幼兒園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