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遼寧省實驗中學營口分校
師生攜手逐夢人本創佳績
家校合作創新人生新藍圖
在社會各界的殷切期盼和全體師生家長的全力配合下,遼寧省實驗中學營口分校2020年高考捷報頻傳,再創佳績。分校有3人被清華、北大錄取:杜俊翰以702分被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錄取,姜景瑞以697分被清華大學電子信息類錄取,王科鑑以696分被清華大學工科實驗班(機航動)專業錄取。
一、談成績
學校取得豐碩成果
(一)高分學生聚集分校
分校理科最高分702分,地區排名第一;文科最高分657分,地區排名第二。
理科前10名,分校有7名,分別是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八名(有3人並列)。理科前20名,分校有12名;前50名,分校有25名。
文科前10名,分校有4名,分別是第二、第四、第五、第九名;前20名,分校有10名;前50名,分校有22名。
(二)分校喜獲大面積豐收
2020年我校畢業生總數357人,重點上線人數311人,重點率87.1%。其中,理科256人,重本率90.1%;文科55人,重本率75.3%。
(三)600分以上實現新突破
理科121名,文科32名,總計153名。佔畢業生總數的43%。其中,理科690分以上4人,680分以上10人,670分以上14人,660分以上27人;文科650分以上3人,640分以上6人,630分以上17人。
(四)2020屆有4名同學2019年提前參加高考,均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錄取。
(五)2021屆高二年級提前參加2020年高考,有5人為600分以上。其中李鑑純同學高考成績678分,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錄取。
二、談備考
科學助力學子成才
科學備考助力學子成才,精準研判實現學子夢想。我校高考備考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深入學習研究《普通高中新課標》、《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精神以及近五年高考試題,秉承立德樹人「一堂課」、服務選才「一把尺」、引導教學「一面旗」的任務,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科學精準研判高考動向,助力學子成才圓夢。
人本教學是學校發展的生命線,高三備考也主要圍繞「教師導教導學導方法——學生自悟互學提成績」開展。老師教會是基礎,會教是關鍵,教活是臺階,教用是目的;學生學會是基礎,會學是關鍵,學活是臺階,活用是目的。新高考改革下需要新教育,高考選拔就是需要學生學習達到「活用」的程度。2020年高考試題也不斷強調學生「活用」的關鍵能力,這與分校「人本教育」理念不謀而合。
語文備考
語文集備組:彭馥鬱、任春環、高丹、李旖旎、崔顯麗
今年高考語文單科最高分133分,130分以上共4人。
語文集備組將文學經典閱讀和完成一定量的閱讀練習有機融合,不僅提升學生語文素養,也需要學生關心國事,有家國情懷。備考階段,學生要不斷加強對於語言文字的解讀能力,同時還要牢固把握基礎知識、關注傳統文化。作文依然要關注「立德樹人」的命題方向,緊扣時代脈搏,高三在整個備考階段的多次模考中,就已經對今年高考作文材料中的多個立意,寫過講評過而且修改過,學生在寫作中特別要注重凸顯真情實感,將國家置於自己心中。
數學備考
數學集備組:裴大新、郭豔霞、丁春蓮、陳萍、楊柳
今年高考理科數學有3人滿分,145分以上共9人,140分以上19人;文科數學最高分147分, 140分以上10人。
數學集備組繼續發揚團隊合作精神,堅持集體備課、集思廣益。始終堅持數學原理的意義要大於方法的觀點,讓學生必須掌握基本方法,理解思想過程和原理。以真題為中心,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磨練基礎,訓練新題型,練節奏,樹立自信;開拓眼界,訓練心態。今年大題18題,考查線性回歸中相關係數求法,這個知識點高考題幾乎不怎麼考,市面上模擬題很少見到,屬於「不太重要的一個知識點」,但在我校6月份組織的6模考中我們用省實驗中學的試題,正好一道大題考查這個知識點,當時學生認為很新,答得並不怎麼好。數學組在集備活動中對這個題型引起重視,在我校自主命題押題的7模考試中我們又出了個類似的題,結果高考出了這類似題。今年導數大題以三角函數為背景,最後一問需要用第二問結論累乘、放縮法來證明,難度是很大的。但高考後和我們和我校尖子生座談中發現大多數同學能輕鬆將這個題做出來。這得益於數學組針對疫情期間學生自主複習狀態,編寫了一本二輪複習的強化真題訓練集,裡面有選擇了大量的江蘇,浙江,北京,上海一些高考題,尤其是導數大題選擇了大量用前面結論證明、放縮法證明的題,所以對今年這個題幫助是很大的,開拓了學生視野,平和了學生考試心態。第7次模擬考試分校自主命題押題,最後一道壓軸題導數大題,我們選擇的題也是恰好以三角函數為背景,所以看到今年高考題最後一道壓軸題,正好是三角函數為背景,同時選擇壓軸題為12題,這道題和最後一次模考中的「二進位」的信息題特別相似,高三複習備考正好和今年的高考題是吻合的,給孩子們以信心和力量。
英語備考
英語集備組:赫萍、牟洪傑、梅麗麗、池燕
今年高考英語單科最高分148分,140分以上共27人。
英語集備組一直重視團隊力量,堅持集體備課,從知識點的講解,課件的製作,習題的選擇,組內保持一致。備考期間始終堅持提高學生克服困難,學好英語的意識;制定好一輪、二輪、三輪複習的教學進度;單詞複習,貫徹始終;合理安排早讀內容,並且加強英語優秀作文背誦;加強閱讀理解和完形填空的訓練力度,以及答題方法指導;強化學生書面表達訓練及英文書寫,為高考錦上添花。
物理備考
物理集備組:王玲、臧殿武、張福翠、楚北寧、杜寶鍾、肖貴軍
注重基礎知識,突出經典模型,對於考試必考的內容,進行重點訓練,建立快速解題的學習方法;緊抓試題發展新動向,增設物理情景,注重知識的遷移,讓學生多接觸不同的儀器和原理,當處理遷移的問題時,才能處變不驚;突出學科特點,強化關鍵能力,針對不同學生群體的綜合情況,分層教學,側重培養關鍵能力。值得一提的是,物理組自編材料《高中物理學史和物理學思想方法》,涵蓋了高中階段所有的物理學史,學生很容易做出14題。對於壓軸題第25題,是理綜試卷的最難的一題,我校在高一階段的專題中做過2007年江蘇卷第19題及高三的練習冊《168套》,都練習過幾乎一樣的類型題。因此,2020年高考題,學生都有一種熟悉的感覺,做起來得心應手。
化學備考
化學集備組:姜長春、蘇曉玲、李起洋
要特別重視基礎知識和能力,回歸教材,反覆磨練,達到熟能生巧。需要延伸的可進行適當的拓展,切不可盲目提高難度,使學生對學習化學失去興趣和信心,疲於應對。要凸顯展示化學價值,增強立德樹人的時代性,聚焦學科實踐,對考生的信息整理能力、辯證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關鍵能力進行更加全面的培養和訓練,充分體現高考內容改革的要求的導向。
生物備考
生物集備組:池智賢、梁寶富、張寶友
緊密圍繞「一核四層四翼」的高考評價體系展開,注重培養學生生物學科素養、關鍵能力、生物必備知識。強調知識在情境中運用的訓練,注重實驗能力,同時也強調關注生態文明,倡導環境保護理念,落實社會責任。
政治備考
政治集備組:陳明
政治集備組制定了嚴格的教學計劃,夯實學生基礎知識,在三輪複習中,都強調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幫助學生梳理教材知識體系,為學生參加考試奠定了良好的理論基礎;研究近三年高考題,組織有針對性的訓練,經典題反覆練,結合時政熱點,提出問題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分析,提高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強調了卷面、答題層次和範圍的一些具體問題,學生在練習中得到較好的落實;注重個別指導,培優補差,對錯誤率高的問題,會重複練習或作業,然後再檢查,再反饋,讓學生在重複與思考中得到提升。今年備考中,結合2018年全國II卷38(2)的命題特點和疫情下經濟復甦難這個熱點,我們訓練了傳導題,復產復工對經濟發展的作用,這與今年38題命題思路相近,為學生答題心和心態提供了信心。
歷史備考
歷史集備組:李倩
歷史集備組認真研讀高考考綱,把握高考的方向;全力研究往年高考真題,找準突破的方法;制定複習計劃,但不惟計劃,要與時俱進,精心安排限時訓練,提高學生答題速度、準確度和規範性,提高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立足基礎,以不變應萬變,梳理專題知識,培養通史意識,注重史學理論,有效整合教材;精編精講練習,注重能力培養,分章節彙編典型模擬題,分類型對各種題型進行強化訓練。
地理備考
地理集備組:王永旭、原玉石
地理集備組嚴格落實課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通過豐富的探究活動案例,引導學生學以致用;教師也要開闊地理視野、豐富地理視角,做好學生主動學習的引導,充分調動學生自主意識。
三、談心態
積極穩妥決戰人生大考
高考不僅是場知識戰,更是心理戰。如果把學生的學習實力比作硬體的話,那麼心理就是軟體,是投入學習與積極生活的基礎。高中三年,伴隨著學識的增長,學生心靈的成長是必不可少的生涯課題。我校幸福生涯中心致力於關注學生內心深處的需求與熱愛,引導學生挖掘自己的內在品格與優勢,陪伴學生去探索有意義的人生層次。高三年級注重發展式心理教育,通過幸福生涯系列講座,包括考後合理歸因、激發潛能、笑對高考等系列主題,幫助高三學生更好的發揮自己的學業潛能。同時,結合心理諮詢、心理團訓、「心海之旅」社團、幸福生涯自助等多途徑,讓每個學生成為「自我認知、自我實現及自覺有用的人」。學生帶著樂觀、智慧的美好品質,滿懷著個人能量與理想信念踏入考場,這勢必是一場酣暢淋漓的沉浸式考試。
四、談培養
尖優生衝刺成績高峰
2020年教育部開展高校創新拔尖人才選拔培養「強基計劃」。我校順勢而為、乘勢而上,前瞻性思考高校選拔方向,形成指向目標更為清晰明確的育人途徑與辦法,抓好尖優生拔尖衝刺工作。重視學科素養的培養,和國家整體教育理念相融合,立德樹人,注重知識遷移,舉一反三,貼近生活、靈活應對;做好集備教研,針對尖子生不同階段所取得的進步和存在的不足及時研討,單獨提要求,評價試卷中存在的問題,加強訓練,做好三年高考和五年模擬,反覆研究,注重過程性錯誤,如實驗、流程、原理、語言描述、得分不全等。加強《高考說明》、《考試大綱》《高考評價體系》,加強校本教材的開發與研究,各備課組根據學生特點理清思路,編輯《易錯題分類彙編》《高考題分類彙編》《高考熱點題型分析》等,學科組把握命題趨勢,根據學生階段性問題出題再訓練;適當調整尖優生課時量,力爭做到「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認真做好模考成績分析,專門召開尖子生質量分析會,明確學科、明確學生、明確任務,教師學科成績跟蹤,與學生面對面交流,做到精益求精,杜絕學生偏難怪思維,通過不斷考試,考後輔助好,針對性解決問題,在引導學生、培養學生綜合能力上下功夫;強化學生基礎,注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避免簡單題出錯,注意小題命中率,保證準確性;重視培養學生自主學生能力和學生心理疏導,召開尖子生聯席會議,和家長聯繫從方法上、心態上激勵學生不畏難,平和心態,避免功利心過強;根據學生學科層次需求,學生選擇薄弱學科,和教師共同商定教學內容,進行「一對一」或「一對多」的針對性指導;合理給尖子生定位,我們選取了歷次考試的年級文科前10名,理科前20名作為重點培養對象,加量、加要求、加展示,其中包括試卷展示、班級學法交流,為尖子生培養提供最優方案;疫情期間居家學習時,組建專門的尖子生學習小組,利用釘釘和其他電子媒體解惑答疑;鼓勵優秀的學生報考強基計劃院校,前期做好指導,普及強基知識,指導強基報考。
五、再出發
積蓄成功經驗揚帆起航
成績的取得來之不易,舊高考已經完美收官,新高考正蓄勢待發。2021年,遼寧省將正式開啟新高考模式,學校將繼續堅持「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以「人本教育」為辦學抓手,紮實推進新高考改革,深入研究《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和《中國高考評價體系》,深度挖掘已經實施新高考地區的教學資源,做好高層次拔尖創新特色人才培養,為學生搭建起「高起點、高標準、寬領域」的成長平臺,為學生成長增光添彩,為營口地區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