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一中學
天津市第一中學是天津市教委直屬的重點中學,是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教育革新為發展服務計劃聯繫中心。天津市第一中學組建於1947年9月,原名為天津市立中學;1949年3月6日,學校改名為天津市第一中學;1998年,創辦天津益中學校。截至2014年,天津市第一中學佔地近80畝,共有60個教學班,學生1620人,在崗教師218人。
高考成績
2014年高考,天津市第一中學理科一本上線率98.6%,文科一本上線率98.7%。理科平均成績607.1分,650分以上51人,佔天津市10%;600分以上232人,佔該校考生的57.7%;理科實驗班平均分643.3分,理科重點班平均分625.72分。文科平均成績579.91分,600分以上20人,佔該校考生的22.73%。2014年該校保送人數佔天津市1/3,並有34名學生獲清華、北大等院校降分錄取資格。
2013年高考,天津市第一中學參考人數478人左右,600分以上合計245人,佔參考人數的51.26%;理科平均分605分,文科平均分589分,理科一本率97%,二本率100%,文科一本率95%,二本率100%,理科680分以上6人,文科650分以上4人,文科第一名672分,為天津市文科第一名。
2003年,天津市189名理工科600以上的考生中該校佔40名,天津市26名文史科600以上的考生中該校佔26名。
2002年,該校三名學生包攬天津市理工科考生總成績前三名。
1997年、1998率先實現一次上線率百分之百,1999年實現本科率百分之百,2000年實現了全國重點大學一次上線率99.86%,其中考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的人數佔這兩所學校在津招生總人數的三分之一。
知名校友:李文華、江億、羅保銘、高強
耀華中學
天津市耀華中學是天津市教育委員會直屬的一所完全中學;1978年,學校被確定為天津市首批重點中學;該校也是全國首批中小學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天津市教委直屬重點中學。
天津市耀華中學創辦於1927年(中華民國十六年),其前身為莊樂峰先生創辦的天津公學,1934年更名為耀華學校,取「光耀中華」之意,1952年改名為天津市第十六中學,1988年復名為「天津市耀華中學」,並於同年創辦了「耀華中學智力早期開發實驗班」。
截至2013年,天津市耀華中學佔地面積80畝,建築面積66000平方米,共有61個教學班,學生2767人。此外,天津市耀華中學還創辦了天津市耀華嘉誠國際中學和天津耀華濱海學校等兩所民辦學校。
天津市耀華嘉誠國際中學是一所由天津市耀華中學和北京加成通業信息諮詢有限公司共同創辦於1994年的完全中學,前身是公辦民助的天津市華星中學。天津耀華濱海學校是由天津市耀華中學與天津濱海發展投資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創辦的完全中學。
知名校友:于敏、王越、錢偉長、梁思禮、金怡濂、方惠堅等
南開中學
天津市南開中學是天津市教育委員會直屬重點中學,1904年10月17日,由著名愛國教育家嚴範孫和張伯苓創辦,是南開系列學校(現有一所大學、三所中學)的發源地,是南開校友總會的九大成員之一。1978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列為國家級重點中學。截至2016年10月,全校學生3007人。其中高中部52個教學班,2393人;初中12個教學班,488人;國際部7個教學班,外籍學生126人。全校教職工303人。2017年11月,天津市南開中學獲評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2019年9月20日,榮獲全國綠化模範單位稱號。
高考成績
2014年高考:學校理科927人參考,其中600分以上339人,比率為36.6%;重點線以上744人,重點上線率80.3%。以上數據均居全市第一。文科264人參考,其中600分以上101人,比率為38.3%;重點線以上175人,重點上線率66.3%。
2013年高考:實際參加考試人數為525人(不包含32名保送生)理科445人,文科80人。其中 650分以上人數為55人,為全市人數最多。600分以上人數,理科、文科合計286人。其中李棟同學以716分奪得天津市2013屆高考理工科狀元,楊若璇同學以713分獲得第四名。保送生共32人,保送生人數居全市之首。理科總平均分:603.38,文科總平均分:598.26。一本錄取率:理科95%;文科94%。二本錄取率:理科100%;文科100%。據統計,2013年學校考入」985工程」院校的學生共316人。佔總人數的56.7%。
2012年高考:700分以上7人,680分以上36人,660分以上97人,640分以上191人,620分以上253人,600分以上325人,最高分717,理科年級平均分617.1分。600分以上人數比例超過參考總人數75%,考入清華大學16人,北大12人。重點理科班共91人,700分以上3人,680分以上21人,660分以上50人,640分以上72人,620分以上81人,600分以上86人,最高分717,平均分657分。
知名校友:周恩來,溫家寶,曹禺,端木蕻良,梅貽琦等
楊村第一中學
楊村第一中學,現址位於天津市武清區,與武清商務區毗鄰,位置優越,環境優美,景色宜人,交通便利。始建於1951年,是一所全日制寄宿式公辦高級中學,全額事業單位,隸屬武清區政府,受教育局黨委領導,1963年被確定為河北省重點校,有河北「小寶塔」之稱,1980年被批准為天津市首批重點中學,是天津市首批示範性高中校,首批高中現代化達標校,特色高中校。
學校以「誠信、嚴謹、求是、拓新」為校訓。德育為首,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實行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完善,構建了「大德育」新格局,注重提升學生文明素養,努力實現從「行為管理」到「心靈管理」,以秩序求質量。堅持「校以師為本,師以生為本,生以發展為本」的服務宗旨,平等對待每一類學生,關愛每一名學生,培養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共處、學會創造」。以心理健康教育為著力點,大力構建和諧校園,培植「誠信、民主、科學」的楊村一中文化特色。積極探索現代學校管理制度, 實施人性化管理,努力提高幹部執政能力和教師專業水平。
學校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以教科研為先導,構建並落實了必修課程、選修課程、研究性課程和活動課程體系,大力推進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對教學工作實施精細化管理,形成了「規範中尊重師生個性」的校風,「人格具有魅力、學識富有風格」的教風,「嚴謹中善於探究」的學風。以「希望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為依託,紮實推動群體性體育活動開展,並堅持服務於周邊社區群眾,學校連續兩次榮獲「全國群眾體育活動先進集體」稱號。
經過六十多年的奮鬥,學校快速發展,不斷做強做大。隨著新校區落成,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學校黨支部提出了「二次創業」的戰略構想,確立「打造升級版楊村一中」的發展目標,始終堅持「教師幸福發展,學生快樂成長」的辦學特色。近年來楊村一中更是以突飛猛進的勢頭躋身天津市高中校第一集團軍行列,成為天津「名校」。在2014年高考中學校實現了在新的起點上的開門紅,取得了教學成績的全面升級:文科共有6人進入天津市文科高考成績前10名,12人前20名,並囊括前三甲,共考入清華、北大19人;2015年高考又創新高,共有19人考入清華、北大,文科共4人進入天津市文科高考成績前10名,一本上線率高達91.25%;2016年高考再創佳績:在奪得理科狀元的同時,理科共有3人進入全市前10名,11人進入全市前20名,29人考入清華、北大,文理科合計600分以上佔全市10.49%,創學校歷史新高;2017年捷報頻傳,共有26人考入清華北大(四年累計共83人),其中文科600分以上佔全市16.42%,理科佔10.22%,並取得文科全市第一的成績,教育教學質量保持穩步提升,為打造升級版楊村一中,實現學校「二次創業」發展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知名校友:劉炳森、姚小青、王樹培、何俊田、周玉義等
新華中學
天津市新華中學是天津市重點校,天津市教育委員會直屬重點中學,天津市示範高中校。截至2012年,新華中學與華寧中學共有90個教學班,在校學生5100人。新華中學下屬民辦校華寧中學佔地9畝。截至2012年,全校教職員工334人,其中碩士研究生72人,一線教師296人,其中特級教師5人,高級教師115人(含特級教師),中級教師93人。在校任課教師262人,其中特級教師7人、高級教師113人。教師中100%為大學本科學歷以上,其中碩士生66人,博士生1人。2019年10月,入選2019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名單。
2014年高考成績:一本率94.4%,600分以上人數163人,600分率達到90%。
2013年高考成績:文科一本率98.9%,理科一本率93.6%,理科600分以上201(449人參考)人。
2012年高考成績:文科一本率92.5%,理科一本率93.1%,理科600分以上人數287(455人參考)人。
知名校友:楊希、吳奇等
實驗中學
天津市實驗中學(天津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是天津市教育委員會直屬重點中學。天津市實驗中學創建於1923年,前身是由法國天主教耶穌教會創辦的天津市工商學院附屬中學。1954年遷入現址天津市河西區平山道1號。1981年改名為天津市實驗中學。截至2014年12月,天津市實驗中學佔地面積330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27300平方米。擁有10000多平方米的體育藝術館和室外田徑場。總佔地約7公頃,總建築面積80000平方米。該校有2000多名學生。有分布在6個學科的12名特級教師,已獲得或正在攻讀碩士學位的教師87名,研究生課程班畢業的教師90餘位。市級學科帶頭人12名,全國優秀教師2名。
知名校友:周汝昌、袁家騮
寶坻一中
天津市寶坻區第一中學始建於1920年,原名寶薊中學,2001年更名為天津市寶坻區第一中學。是天津市首批重點中學之一,天津市示範性高中,天津市新課程改革樣板校。學校堅持「以人為本,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的辦學理念,師資力量雄厚,教育教學設備一流。2009 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授予「 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榮譽稱號。
近幾年以來,學校獲「天津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先進學校」、「天津市教育系統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天津市中小學落實《德育規程》先進學校」、「天津市優秀家長學校」、「天津市十五立功先進集體」、「天津市文明學校標兵」、「天津市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校」、「天津市中小學網絡德育先進學校」、「天津市五一勞動獎狀」、「天津市衛生紅旗單位」、「天津市體育後備人才學校」、「全國信息技術教育先進學校」、「全國作文教學先進單位」「中國教育改革創新示範學校」「中國百佳中學」等幾十個市級以上榮譽稱號,2009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授予「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寶坻一中以「教育管理理念超前、基礎設施和教學設備先進、教育管理過程規範、教科研成果顯著、高考成績和學科競賽成績優異」在天津市享有盛譽,在華北地區乃至全國都有著重要影響。學校現有教學班74個。教職工312名,其中特級教師8人,高級教師106人,一級教師83人。師資力量雄厚,可持續發展空間大,科研能力強,呈現出了「科研興校,科研興教」的良好態勢。
數年來, 共有140名教師在省市級刊物上發表論文240餘篇,38名教師在市「雙優課」評選中獲獎。多年來,學校的高考和學科競賽成績在全市一直名列前茅,高考重點本科上線率一直保持在83%以上。
知名校友:張金松
薊州一中
天津市薊州區第一中學始建於1941年,1978年被定為天津市首批重點中學。建校74年來 [1],學校形成了以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四有新人為根本目標,施行精細化管理方案,以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發展為基本特徵的素質教育模式。同時學校開設多種選修課(目前在高二試行),內容豐富,充分調動學生動手、動腦能力,促進學生全方面發展。在薊州區一中,學生成績與校內紀律成為評判一個人的主要指標。校園花草蔥茂,綠樹成蔭,整潔幽雅的環境與風格別致的建築群交相輝映。現有 48 個教學班,在校生3255人,教職工272人。
多年來,學校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素質教育方向不動搖,以「為學生一生發展做準備」為辦學宗旨,以 「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讓更多的學生衝擊 ' 985工程大學 ' 和 ' 211工程大學 ' 」為辦學目標,內強管理,外樹形象,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薊州區一中。學校遵照「勤奮求實、報國效民」的校訓,用幾代人的智慧和汗水,澆灌出「團結、奮進、求實、創新」的校風,「秉德、愛生、縝思、勤耕」的教風和「刻苦、會學、廣識、尊師」的學風。
學校德育堅持育人為本的原則,著力加強全員育人和學生管理工作。在德育工作中,加強學生日常行為習慣的培養,嚴格規範管理。學校每年舉辦校園文化藝術節、體育節、合唱節,學校有校園廣播站、《薊州區一中學報》,這些活動和宣傳載體,使學生特長得到充分發揮。
學校自1993年以來會考一次合格率始終保持100%,重點率提高了36個百分點。2001年高考上線率為100%,重點率為75 .4%,本科率為95%。幾年來,3名同學奪得天津市高考狀元。2005年高考上線率100%,漁陽生本科率90%以上,一中生重點率90%以上。
學校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嚴格教學管理。做時間的主人,教學質量穩步提升。2012 年高考,學校 700 分以上 5 人,居全市農口五區縣之首, 600 分以上 311 人,本一、本二上線率分別為 74.9% 和 95.67% ,創歷史新高。2017年高考考入清北共計11人,其中理科8人,文科3人,創下歷史記錄。2018年高考600分以上人數高於300人,創下歷史新高。
靜海一中
天津市靜海區第一中學始建於1958年,校名由郭沫若同志題寫。1980年被確定為天津市首批重點中學,1997年被命名為天津市首批「三A」學校,2004年被命名為首批市級高中示範校,2007年被人事部和教育部命名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單位」。
學校始終堅持"創新提高、全面發展、深化改革、團結穩定"的辦學思路,努力把學校建成"高質量有特色,高水平有影響,高規格有特色"的市級高中示範校。學校狠抓"五項工程建設",即師德風範工程、強基練功工程、培養培訓工程、打造精品工程、評價激勵工程。先後有8名教師在全國課堂教學競賽中獲一、二等獎,完成了國家課題2項,教學質量一直處於全市先進地位。學校堅持"對學生未來負責,為學生發展奠基"的辦學理念,學生管理實現了規律化、科學化,培養全面化。學校有《旭風》文學社、電腦愛好者協會、社區服務志願者協會、心靈家園俱樂部,各年級分別建有特色社團。
學校堅持崇德教育敬業、拼搏求實的校風,以自強自立、自治自學的校訓激勵師生,形成了尊師 愛友、勤奮究法的學風,良師益友、嚴謹治學的教風。學校堅持創新提高為先、全面發展為本、深化改革為魂、團結穩定為根的辦學思路,努力把學校建成高標準、高層次、高水平、高質量的市級重點校、示範校。
近十年來,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1999年至今連續五年高考一次進線率達100%,居全市同類學 校前列。學校曾接待過山東、甘肅、西藏等十幾個國內教育代表團和加拿大、菲律賓、蒙古國等十幾個國 家教育代表團及友人來校參觀訪問。
近半個世紀以來,從祖國的大江南北到長城內外,從東海之濱到西部地區,乃至世界五大洲的一 些國家裡都有從這所學校輸送出去的莘莘學子。據不完全統計,在畢業於靜海第一中學的學生中,有50餘 名為縣、局級領導幹部,150餘名碩士,30餘博士及一些海內外專家、學者等棟梁之才。迄今為止,靜海 第一中學已經為國家培養了17000多名高中畢業生,有13000餘人考入大學。直至2018年,靜海一中已度過60個年頭,靜海一中還在進一步完善,成長。
塘沽一中
天津市濱海新區塘沽第一中學,又名天津市塘沽第一中學,簡稱「塘沽一中」。位於天津市濱海新區新村街道煙臺道3號,前身為私立津寧中學,創建於1946年10月。1949年8月天津市政府接管,後改為塘沽一中。熊資粹(四川萬源人)擔任首任校長、黨支部書記。在其任職的十年中,把一所普通舊中學辦成一所全市聞名的新型重點中學,1959年被天津市教育局確定為市重點中學,成為全國先進中學之一,受到國務院表彰和周總理的嘉獎。
學校突出教育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堅持「自我教育、主動發展」的辦學特色,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學校結合教育實踐和集體活動,讓學生在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過程中成長進步,為他們的自主教育創造了機會,增強了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他們尋求主動發展搭建了舞臺。
學校從文化治校入手,致力於建立「民主、和諧、嚴謹、有序」的主流校園文化,注重核心價值觀形成,用團隊精神、愛崗敬業、質量意識、自我管理的理念引導廣大教職員工,教師個人價值的體現與學校戰略目標的實現結合起來,達到強化整體文化建設的目的。
知名校友:馮驥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