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綿一村莊出現地陷 疑與某養殖公司加深改造魚塘有關

2020-12-17 玉林日報

地陷的深坑。

玉林新聞網-玉林晚報訊 (記者 王耀前) 近日,網上瘋傳福綿某村出現地陷的視頻。視頻中,有一個面積約0.7公頃的坑,看上去有數十米深,裡面儲滿了水。視頻中有一男子在「解說」,稱這個坑是一夜之間出現的。

這個坑果真是一夜之間出現的嗎?為一探究竟,記者多方打聽,了解到視頻所說發生地陷的村莊是福綿區福綿鎮上地村。8月26日,記者在上地村一名村幹部的帶領下來到了視頻中所說的地陷坑位置。這名村幹部說,這個坑其實不是地陷出現的,而是某養殖公司的魚塘,魚塘正在進行加深改造,並不是網友所說「一夜之間出現的」,魚塘一直都存在,兩個月前就開始進行加深改造了。

「不過,附近確實出現過地陷現象,就在離魚塘500米外。」記者隨村幹部來到了地陷的地方,發現地陷的深坑呈漏鬥狀,裂口長約2米,寬1米左右。目測深度約有20米,扔泥塊下去,可以聽到清晰的水聲。在深坑周邊,已拉起了警戒線。這名村幹部說,發現這個深坑是在8月21日,當天村委就拉起警戒線並掛起警示牌,以防止有人誤入。

據了解,相關部門認為地陷與養殖公司加深改造魚塘有關,已讓養殖公司停止魚塘改造。

原標題:福綿一村莊出現地陷 疑與某養殖公司加深改造魚塘有關

相關焦點

  • 梅州一魚塘發生地陷,一夜之間塘水和魚全不見,損失慘重!
    對於養魚的養殖戶來說,魚塘裡的魚就是他們全部的收入來源,精心養殖為的就是魚長大以後能賣個好價錢。養魚的養殖戶最怕魚塘裡的錢出現什麼意外,比如缺氧、水源被汙染等情況。而這位養殖戶卻不是,而是遇上了說不清道不明的自然災害。
  • 魚塘標準化改造後 鯽魚養殖畝產增加了兩倍多
    一打聽,魚還是那種魚,面積還是那個面積,怎麼他們賺的錢比別人多呢?這一次記者帶你看的不是魚的品種有什麼不同,而是養魚的塘不一樣了——標準魚塘。  記者與浙江德清縣農業局水產站技術人員一道帶你到三合、禹越、乾元等地去看看。
  • 廣西玉林鑫堅種養公司:「特色」水產養殖路上壯企富民
    落戶於福綿區福綿鎮水嶺村的鑫堅公司,短短幾年間,養殖面積從僅有的50畝擴大至今天的規模,其成長史可以說是個「神話」。&nbsp&nbsp&nbsp&nbsp該公司創始人、85後小夥王劍2007年遇貴人獲得300萬元創業資金。2009年,王劍拿做服裝生意得到的第一桶金承包魚塘。
  • 小學教學樓地陷15釐米 800學生仍開課(組圖)
    但村主任和學校老師對這一解釋表示懷疑,他們認為地陷主要是附近村民養蝦而大量打井抽取地下水所致。目前九子沙村已向三江鎮政府反映有關情況,正在等待處理意見。  教學樓成空中樓閣  記者昨天下午來到三江鎮和睦洲交接的九子沙村小學查看,4棟教學樓每棟地基都出現裂縫,教學樓一樓走廊布滿橫豎的裂痕,儘管已用水泥進行修補,但裂痕仍清晰可見。
  • 海南五指山市2014年水產養殖池塘標準化改造實施方案
    各鄉、鎮人民政府,市暢好農場,市政府直屬各有關單位:《五指山市2014年水產養殖池塘標準化改造實施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一、指導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推動及開展水產養殖低產老舊池塘的標準化改造,促進水產養殖產業向標準化、集約化、規模化和健康化轉變,提升產業結構水平,增強農民的養殖生產能力,進而推進我市養殖業更好更快地發展。
  • 農村魚塘養殖有技巧,什麼時候換水才能產生最大的經濟效益
    在農村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池塘,以前這些池塘都是用來蓄水灌溉莊稼的,而現在很多農民都不會自己種植莊稼了,因此這些魚塘很多都被荒廢了。村裡的王大叔看到這些荒廢的池塘感覺很可惜,因此王大叔準備把這些荒廢的池塘都改造成魚塘,既可以利用閒置的池塘還可以養魚給自己帶來經濟效益。
  • 佛山漁耕粵韻旅遊文化園建議生態養殖示範區,桑基魚塘成新景觀
    來到位於西樵山南麓的漁耕粵韻旅遊文化園遊玩的遊客發現,在園區百年芳花展館旁邊,一口口仿佛切豆腐一樣切出來的標準化魚塘在陽光下泛著金光,塘基上種著桑樹與花卉,成為了桑基魚塘新景觀。原來這是園區新建成生態養殖示範區。這片生態養殖示範區於2020年10月竣工並投入使用。
  • 玉林福綿機場城市候機樓改造工程開工了
    12月10日,玉林福綿機場城市候機樓及旅客過夜用房裝修改造及配套設施工程項目開工建設。項目共改造兩棟樓體記者通過現場走訪了解到,該項目目前正在進行現場清場、牆體拆改、現場放線等前期工作,預計明年下半年可完成改造裝修,屆時將打造集城市候機、餐飲住宿、商務會晤及會議等用途於一體的綜合體,更加完善玉林福綿機場的功能配套。
  • 湛江一廠區地面出現裂縫近50公分,疑因一樓盤違規施工造成?
    近日,湛江市赤坎區一處廠區內,突然出現了地面塌陷的現象,嚇得廠區裡的工人都不敢去上班,一起來看看發生什麼了!而這廠區發生地面塌陷的原因,很有可能與附近在建的樓盤有關。>已經出現了明顯嚴重的裂縫周圍也已經圍蔽了起來,禁止入內附近多家廠房也受到影響目前都無法正常生產事主們認為造成地陷的源頭就是廠房附近新樓盤開發後
  • 張翰曬全家腿照張翰娜扎戀情疑公開 網友:鄭爽的魚塘就交給娜扎了
    近日,張翰娜扎戀情疑公開引來網友關注。而「全家腿照」中張翰旁邊的那條腿穿著黑絲襪尖頭高跟鞋,跟網友曝光的古力娜扎穿著也一樣。」  微博發出後,立馬引發網友反感,甚至連張翰大學時撞人逃逸的視頻都被網友翻出。  近日,張翰娜扎戀情疑公開引來網友關注。25日,張翰在微博發出一張「全家腿照」。
  • 魚塘養殖草魚完全不投餵飼料,會是一種什麼效果呢?
    但是你畢竟是人工養殖環境,不投食不餵草也會出現兩種情況。一。養殖密度低的情況:草魚養殖滅密度低,那麼單位面積下草魚消耗的水草也就相對要少一些,不管怎麼說,正常情況下一隻草魚可吃掉自身重量三倍的水草,所以最好保證你的魚塘裡面水草充足才行,水花生,水荇草,吃不敗,麥黃草,水馬齒莧最好是都移栽一點,既然不想投食,那麼只能在魚塘多重點水草讓草魚去吃了,這樣草魚的生長速度會變得比較緩慢,但是長出來的草魚肉質緊湊,而且味道比養殖的草魚味道要好,魚腥味也更加淡
  • 魚塘防滲膜可以用幾年?
    魚塘防滲土工膜,又名養殖防滲專用膜,簡稱魚塘膜,專為養殖魚、龍蝦、基圍蝦,種植蓮藕用戶而設計,具有成本低、使用壽命長、無汙染、好清理、施工方便等優點,施工完畢可立馬注水使用,代替以往以土地或水泥造就的養殖池,是現代養殖客戶之首選。
  • 新化供電公司為魚塘警示牌換「新顏」
    婁底新聞網訊(通訊員 李安靜)連日來,為了進一步加強電網安全運行管理,防止發生線下垂釣觸電事件的發生,國網新化縣供電公司結合春檢工作
  • 通州一處廢棄魚塘變身小公園
    北京商報訊(記者 方彬楠)記者日前從通州區了解到,西集鎮小辛莊村自2018年4月以來,加大力度整治村莊環境,將原來存在數十年的廢舊魚塘改造為小公園。村內兩條斷頭路被打通,舊魚坑周圍修建了走廊、栽植了銀杏樹,並安裝了照明和休閒設施。
  • 一夜間10畝魚塘死了3000斤魚
    牛先生向本報熱線反映,最近經常有學生跑到他的魚塘遊泳嬉戲,他曾多次驅趕,沒想到時隔幾天,魚成批出現死亡,報警後,警方在岸邊發現了一瓶可致魚缺氧的藥瓶。3千斤魚一夜之間死亡魚塘邊臭氣燻天  7月3日下午3點左右,記者來到葛家村,牛先生的魚塘位於村南頭。遠遠看去,水面上漂著許多白點。朝池塘方向走去,一股惡臭的魚腥味便撲鼻而來。
  • 玉林福綿機場大鵬展翅,震撼玉林人的背後是……
    幾屆玉林市委、市政府領導班子敢於擔當,積極謀劃,帶領全市幹部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為玉林實現「航空夢」不斷接力奮鬥。 2011年2月,《玉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實施,確定「十二五」期間將規劃建設玉林支線機場。
  • 小村莊鋪開秀美新畫卷(圖)──天津寶坻區周良街道田邢莊村鄉村...
    目前,村裡有5支志願服務小分隊,全部由村裡的黨員幹部和群眾組成,哪裡有困難,哪裡需要幫助,愛心志願者就出現在哪裡。黨員們帶頭把好事做在平常,群眾紛紛效仿,村裡的熱心人暖心事越來越多。通過植樹造林,廢棄坑塘溝渠髒、亂、差、臭等問題得到徹底解決,如今田邢莊村共有坑塘10個,溝渠兩條,不僅成為村莊一道美麗的風景,更增加了村集體的收入。2019年8月,村裡完成自來水管網入戶。截至目前,汙水管網主線及各戶汙水管網工程已全面完工。2019年11月,進行廁所革命,各戶戶外廁全部拆除並在院內選址新建,共為81戶村民改造廁所。
  • 港口鎮一養殖場創新模式發展現代化、規模化養殖
    而位於港口鎮中南村內的弘茂漁業養殖場內60多個魚塘,早早穿上了白色的薄膜「外套」,還為魚兒們配備了「醫生」團隊。氣溫變化,不僅影響魚的生長速度,還有可能讓魚兒患病。面對新一輪的冷空氣,養殖戶曹遠飛沒有了以前的煩惱。2018年,他在上述養殖場內承包了一個魚塘。魚兒生病可向專業技術人員求助,生魚出欄還有保價「兜底」政策。
  • 廣州白雲區突發連續地陷 鐵皮屋滾入坑中被淹沒
    廣州地陷把一間鐵皮屋都「吞」掉了。5月4日下午1時許,廣州市白雲區石槎路金碧新城正門附近路段突發地陷,3小時後,現場已出現面積合計近100平方米的3個大坑。事故導致周邊多家店鋪關門疏散,該路段雙向封閉搶險。市安監站、白雲區政府等相關部門到場處置,事故原因正在調查中,暫無人員傷亡。
  • 魚塘變公園 南昌縣新添一處家門口「生態景觀」
    公園一景「環境更美了,大夥的日子也更好了。」南昌縣金湖管理處柏林村的魚塘經過改造,近日搖身一變成了美麗的金湖公園。從2018年5月開始,金湖管理處啟動金湖公園項目建設,將柏林村的魚塘改造成溼地公園。「這裡地方寬敞,環境又好。」家住公園旁的羅金華說。公園在家門口,不僅讓村莊面貌大變樣,也讓村民們的生活習慣發生了變化。「以前農村業餘文化生活貧乏,大家休息時間除了打麻將就是看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