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頭段類型
一、開門見山式開頭
即指開頭不拐彎抹角,簡潔明了地直接進入主題,乾脆利落地交待出文章要寫什麼人、什麼事、什麼景、什麼物或什麼道理等。
如:王加麗是個勤奮好學,樂於助人,熱愛集體的學生,老師和同學都喜歡她。(選自《我的好朋友》
二、環境描寫式開頭
即開篇就描寫與文章內容密切相關的場面背景,達到烘託人物心情,或表現人物形象,或突出主題思想的藝術效果。
如:傍晚,天忽然變得陰沉沉的,霎時間,狂風呼嘯,黃沙伴若灰塵彌滿了整個天空。每個車站點裡都站了許多候車人。(選自《那天,我真後悔》)
三、巧設問題式開頭
即作者開篇就巧妙地提出問題造成懸念,以提高讀者的閱讀興趣。此開頭形式通常分為三種:
1、反問式開頭。
2、設問式開頭。
3、疑問式開頭。
不管用哪種形式開頭,都要為主題思想服務的,要有神秘感、新奇感。
如:奇怪! 「母子上車處」怎麼站了四個身強力壯的大男人,而一位抱著孩子的母親卻被擠在欄外?難道那些男人不識字? (選自 《假文盲》)
四、心理描寫式開頭
即以人的思想、心情作開頭,主人公的喜怒哀樂,都可以以準確的語言表現出來,創造出一種心理氛圍, 給讀者以強烈的感受,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如: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文章變成鉛字被刊登在報紙上,第一次握著憑著自己的本事掙來的稿費,激動、驕傲、自信等等一切幸福的感覺湧而來。我真了不起,同學們一定會美摹我,我要好好地祝賀祝賀自己。(選自《第一-次 登報》)
五、形象比喻式開頭
即寫在文章時不直接描寫人物或敘述事物,而是先用形象的比喻描述有關的內容或人物,然後再逐步深入地寫內容。大體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種形式開篇。比喻力求生動、貼切。
如:老師,您是永不叫累的園丁:您是輸送養料的樹根:您是燃燒自己照亮我們的蠟燭;您是天下最偉大的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選自(老師頌》)
六、妙用排比式開篇
即把結構相同或相似的三個或三個以上句子或詞組連用在起, 表達統一思想的修辭手法叫作「排比」。
排比式開頭對表現人物特點。敘述事情經歷,表達思想感情,充分展示道理都有特殊的效果,強烈的語言氣勢,工整的詞句韻律,情與美的完美結合,給讀者以美的享受。
如:我即將告別生我養我的故鄉,告別親我呢我的親人,告別親切善良的鄉親,踏向南下的列車,去追求我的理想,我的信念,我的燦爛明天! (選自《走出家門》)
七、對比渲染式開頭
即在開頭把對立的人、事物或者同一人、 同一事物的相反兩個方面並列出來,形成鮮明的對照。對比手法開頭,可以突出中心,加深讀者對人物或事件的印象。
如:我有一個經常豎著大拇指誇我「精彩極了」的媽媽,還有個經常皺著眉頭訓我「糟糕透了」的爸爸。正是有這兩種極端的愛才讓我常常在自信中明白自己努力的方向。(選自《兩種愛))
八、揭示中心式開頭
即在文章開頭就將人物的思想品質,或事件的意義,或事物的特點,或揭示的哲理等交待出來,以突出作文的中心。
如:我要將自己「嫁」給書。是書教給我許多知識,是書教會我怎樣做人,是書給我了許多的喜怒哀樂... (選自 《我要「嫁」給書》)
九、直點文題式開頭
即在文章的開頭就點出了文題,讓讀者直奔問題所要說的內容,一目了然,不易跑題。
如:假如我會克隆,我一定要克隆幾個我自己,幫我做各種事。(文題是《我要克隆幾個自己》)
十、名人名言式開頭
即引用名人名言作為文章的開頭引語,使文章的角度站得更高,中心提煉的更準確,文章顯得更有文採。
如:記得程頤好像說過:「外物之味,久則可厭;讀書之味,愈久愈深。」書讀得越多,也就越能體會到其精妙之處。我從小愛看書,同書中的主人公同呼吸,共命運,時常達到廢寢忘食的地步。(選自《書趣》
過渡段類型
一、序數過渡
用序數加以過渡,《小英雄雨來》課文每段有阿拉伯數字間隔。
二、段落過渡
有些文章在段落魚段落之間加上一兩句話作為一段,這一段起承上啟下的作用,叫」過渡段「。
《偉大的友誼》中:「恩格斯不但在生活上熱忱地幫助馬克思,更主要的是他們在共產主義事業上,互相幫助,親密合作。」這句話把前後內容銜接起來。
三、空行過渡
段與段之間空一行,用以過渡。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一個層次與另一個層次空一行。
四、小標題過渡
給每一部分內容加個小標題,內容和段落一目了然。
《梅蘭芳蓄鬚明志》:作者用「旦角演員留起了鬍子」和「不可動搖的決心」兩個小標題加以過渡。
結尾段類型
一、總結性結尾,突出中心
對全文內容進行總結,以突出中心內容。
如:「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需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花的樂趣。」(《養花》)
二、照應式結尾,結構嚴謹
這樣的結尾,或照應開頭或照應題目,使文章更嚴謹。
如:「我低聲對母親說:'媽,昨天是4月28日。'母親微微點了一下頭。」這和文章的開頭相照應。(《十六年前的回憶》)
三、啟發式結尾,餘味無窮
結尾含蓄,激發深思,給人以想像的餘地。
如:「白樺樹譁譁地響,在揚科頭上不住地號叫。」小音樂家揚科因為摸了地主僕人的小提琴而被活活打死,文章的結尾引人深思。(《小音樂家揚科》)
四、點題結尾,畫龍點睛
在文章的結尾處再現題意,揭示主題,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如:「他飛奔回客店,花了一夜的工夫,把剛才的曲子——《月光曲》記錄了下來。」(《月光曲》)
五、引用性結尾,言簡意賅
在結尾引用一段話或一句詩,對全文進行總結。
如:「這樣的山圍繞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再加上空中雲霧迷霧,山上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讓你感到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遊』。「(《桂林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