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中藥是中醫治病的一個方式,根據不同的病症可以服用不同藥物,並且在中醫看來,身邊很多東西都能入藥,有些野草甚至都能治病,在服用中藥的時候,也有很多人擔心是藥三分毒,想著藥物早點代謝才最好,那麼吃完中藥後,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把藥物代謝掉呢?希望你提前了解一下。
對於中藥代謝來說,事實上與我們吃飯一樣,有些中藥很快就能代謝掉,早上所吃的中藥,到了中午就能代謝完,中午吃完的中藥到了晚上就能代謝完,相對來說,湯劑在代謝過程中速度還是非常快的。
中藥本身的性質也決定了能否很快代謝,對一些容易很快代謝的片劑,效果是非常好的。身體本身代謝能力也是很關鍵的,腸胃吸收能力強的人,代謝速度會快,對於藥物吸收也會更快,這樣的過程,對於藥效吸收更強。相反,如果脾胃出現了異常,吸收藥物能力下降,會發現消化功能也會變得很慢,這樣的情況會促使代謝速度減緩,也是不利於健康的。
事實上藥物的吸收快,說明能夠起到藥效,也是患者最希望面對的,反之所吃的藥物長時間沒有得到消化代謝,對於治療會存在很大影響。
當然在吃中藥的時候,注意事項需要提前關注,以免吃錯了損傷身體,那麼服用中藥禁忌有哪些呢?陰虛火旺的人,在服用中藥時需要注意,對於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要多吃,這種辣味重的食物會加重身體上火,本身身體火旺需要降火,如果再吃辣椒會導致身體發熱加重,甚至會引起便秘、咽喉腫痛等。
過敏是很多人會出現的情況,出現過敏可能會藉助於服用中藥緩解,但是在這過程中對於發物不要吃,吃完發物會導致過敏更加嚴重,促使過敏反應更加強烈,因此像海鮮不宜多吃。
上面說到人們的腸胃好壞能夠影響到對藥物吸收,腸胃好的人吸收藥效能力會更強,反之一些可能會損傷腸胃的食物此時就不要再吃了,很容易再次刺激腸胃,導致藥效吸收緩慢,甚至一些酸澀類的食物,會影響到藥效,導致生物鹼發生沉澱,也是不利於健康的。
中醫開出的中藥往往是按療程的,最好按照醫生囑託服用,避免出現漏服甚至不服用的情況,一旦這樣的話,會導致身體治療作用降低,病症得不到保健治療,帶來的危害會進一步加重。也不要隨意的用西藥代替中藥,如果在服用中藥期間出現不適感覺,最好要諮詢醫生,以免帶來損傷。
綜上所述,服用中藥與我們吃飯一樣都是都是有時間限制的,在早上吃完中午就能代謝完的,因此對於中藥不能吃錯,科學合理吃中藥才是最重要的事情,這些服用中藥的禁忌不能忽視,更不能犯錯,正確吃中藥,遵從醫囑服用,會發現身體得到改善,恢復的也會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