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是一種由百日咳桿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百日咳的臨床特徵為咳嗽逐漸加重,呈典型的陣發性、痙攣性咳嗽,咳嗽終末出現深長的雞啼樣吸氣性吼聲,病程長達2~3個月,故有百日咳之稱。
「百日咳」之判定
病初類似感冒,數日後咳嗽加重,尤其夜間咳重,經1—2周發展為陣咳期。
陣咳期表現為一陣一陣的咳嗽。咳聲短促,連咳十數聲而無吸氣間隙,臉憋紅,鼻涕、眼淚流出,最後有一深長的吸氣,並發出雞鳴」樣吼聲,常將食物吐出。
溫馨提示
新生兒患百日咳,因咳嗽無力,氣管、支氣管管腔狹窄,很容易被痰液堵塞,因此得百日咳以後病情常不表現出典型的一陣陣咳嗽,只是一陣陣憋氣、面色青紫。
恢復期經2—6周的陣咳期以後,進入恢復期,恢復期約2—3周。
「百日咳」如何治療
控制傳染源
隔離患兒,對密切接觸的易感者檢疫21天。
一般療法
按呼吸道隔離,保持空氣新鮮,避免一切可誘發痙咳的因素。加強護理以預防併發症,注意營養。幼嬰兒窒息時應即刻行人工呼吸,給氧,必要時給予止痙排痰。可用普魯卡因靜脈滴注,以減少窒息或驚厥,需同時注意心率和血壓。有低鈣、低血糖等時,予以對症治療。
抗生素治療
應用於卡他期或痙咳期早期,可降低傳染性,減輕症狀並縮短病程。如在痙咳期使用則無法明顯縮短病程。首選紅黴素,或是羅紅黴素,療程不少於10天,複方新諾明亦可使用。
併發症的治療
並發肺炎可選用敏感抗生素,並發腦病時可予脫水、止痙等對症處理。
如何護理「百日咳」兒童?
要及時隔離4-6周。在家中最好讓孩子單獨居住一個房間或一個角落;防止不良刺激,如風、煙、勞累、精神緊張等。
病兒居室要保持空氣新鮮,但又要防止感受風寒,衣被勤洗曬,保持清潔。發病後,病兒要注意休息,保證睡眠,對夜間咳頻影響睡眠的孩子,可酌情給予鎮靜藥。
注意飲食調節,要保證每天熱量、液體量、維生素等營養素的供給。特別是咳嗽嘔吐影響進食的病兒,食物要求幹、軟易消化。做到少量多餐,隨時補充。忌食生冷、辛辣、肥甘等食品。
及時排痰,防止呼吸暫停。可以給予一些能稀釋痰液的藥物,以便痰液咳出,但咳嗽反應重及小嬰兒不宜應用,嚴重的痰涎阻塞,要用吸痰器將分泌物吸出。
發生呼吸暫停、青紫缺氧、驚厥時,要給予人工呼吸(有條件可使用呼吸機)、氧氣吸入、吸痰,驚厥時要用止驚藥。
「百日咳」的最佳預防大法
預防接種:是預防百日咳的最好方法。在小兒出生後2-3月開始,每隔4周注射一針百白破三聯疫苗,連續3次。一年後首次進行強化注射,4-6歲再進行第二次強化注射。
對沒有進行過預防接種的體弱寶寶,如已接觸過百日咳的患病寶寶,可注射丙種球蛋白,以增強機體的防禦機能。對以前已經接受過預防接種的寶寶,可再注射一次百日咳疫苗,以促使產生抗體,加強其免疫力。
封面新聞記者 簡婷婷 綜合自貢市第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