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獼猴桃花期管理關鍵技術
基金項目:國家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四川水果創新團隊—葡萄、獼猴桃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研究與應用,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專項—四川貧困地區特色水果病蟲害綠色返工集成技術示範與推廣(2019ZYD009);四川省創新能力提升工程項目—四川特色水果主要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研究與示範(2016GYSH -016)
胡容平等
獼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為獼猴桃科(Actinidiaceae)獼猴桃屬(Actinidia L.)植物,也稱藤條、奇異果等。 因果實營養豐富、維生素含量極高,在市場上越來越受歡迎。
獼猴桃樹體絕大多數為雌雄異株,自花不育。外來授粉雄株配置不合理或未進行人工授粉等措施,則會導致受精不良、果實內種子數量少、果實大小不均勻或太小、嚴重落果、含糖低品質差等問題,影響產量和價格,缺乏市場競爭力。 加強獼猴桃的花期管理能有效解決果實大小不均、單果重偏低、品質差等問題,保證座果率、提高果實的商品性。 獼猴桃花期的管理主要是人工授粉和疏花疏果,在整個周年管理中十分關鍵,也是提高獼猴品質的重要環節。 科學有效的花期管理是獼猴桃優質高產的保障,應大力推廣。
1 雌雄花辨別
獼猴桃是雌雄異體植物,雌雄植株芽葉區別在於雄株芽眼基本都突出外露,芽間距較窄,葉片多毛、厚小、顏色較深;雌株芽眼基本凹陷,芽間距寬,葉片少毛、較薄較大、顏色較淡。 雌雄植株在花上最大的區別在於雄株花蕾多且比較小、無柱頭;雌株花蕾較大較少,有較多柱頭。
2 雄花採集
獼猴桃雌雄株都能產生花粉,但雌株的花粉通常空癟無活力,雄株才能產生具有活力的花粉,所以需採集雄株花粉為雌株授粉才能保證坐果。 在採集雄株花粉時,選擇比雌株花期略早、花粉量多的雄花(以玲當花的質量最優),摘下玲當花中的花蕊,於25 ~28℃中烘烤 1.5h,用手觸摸有銀白色粉末,80 ~90 目過篩,篩出花粉。 收集的花粉分小批存放至通風向陽處備用。
3 人工授粉
依靠自然授粉效果有限,人工授粉是提高獼猴桃產量和商品果率的有效手段之一。 授粉最佳時期是雌花開至大喇叭口時,此時花瓣鮮豔呈白色。蘸取採集備好的雄株花粉塗在雌花的柱頭上,保證雌花的每根雌蕊都接觸到花粉。 若存在雌蕊未接觸到花粉,則會導致形成凹形果。點粉按鮮豔雌花去授粉,若雌花花瓣顏色變淡或變黃,說明授粉時間已過或已授精,此時點粉已無效。
4 疏花疏果
疏花時疏除過小蕾、畸形蕾、病蟲害蕾,保留中間較好的中心蕾。 疏果時間常在授粉後 10d 進行,授粉10d 內,雌花花瓣顏色變黃,未授精的或錯過授粉時間的幼果將會脫落。 此時果實處於生理落果階段,易常表現失誤,易誤將果實坐穩的幼果疏掉而保留未坐穩的幼果。 在授粉 10d 後果實基本坐穩,可開始疏果,此時樹上基本無未授精的果實,疏除小果、病果、傷果、畸形果,保留大果、正常果、下位果、側位果。
5 花期幼果水肥管理
此期獼猴桃處於生理落果期,授粉不良、錯過最佳授粉期、灰黴病等均可導致落果,屬正常的生理現象,與是否施肥無關。 在獼猴桃開花前一周進行施肥,及時補充獼猴桃的養分才不會影響獼猴桃開花。該時期需要大量水分供給,施肥主要以複合肥為主,施肥後及時澆水。四川 4 ~5 月夜雨較多,要注意降雨後,果園內低洼處容易積水,需開溝排除,確保果園排水通暢。
6 科學使用化學農藥
目前,化學防控仍然是四川獼猴桃主要病蟲害防控的重要手段,特別是當病蟲害嚴重發生時,化學農藥更是高效控制其為害的重要手段。 獼猴桃花期氣溫開始回升,椿象、金龜子等害蟲的越冬成蟲開始活躍,多種病害的病原菌也在此時開始侵染潛伏。
因此,獼猴桃花期前後是防治多種病蟲害的最佳時期,需要謹慎用藥,注意化學農藥品種選擇精準,使用劑量精準,防治時期精準,防治部位精準。
6.1 獼猴桃花期防控措施
4 月中旬至下旬,正處獼猴桃花期,此時期主要也是獼猴桃花蕾蛆、薊馬和灰黴病等主要病蟲害的發生和防控的關鍵時期。 針對花蕾蛆的防控,當花蕾露白前 5 ~10d,實施地面防治,蕾頂現白時則採用樹冠防治,地面防控藥劑可選擇 3%辛硫磷顆粒劑5 ~10 株/1kg、0.5%噻蟲胺顆粒劑 6 ~8 株/1kg、2%吡蟲啉顆粒劑 10 ~15 株/1kg 等藥劑,均勻撒施於樹冠周圍。 樹冠防控可選擇 600g/L 吡蟲啉懸浮劑6000 ~7000 倍液、30%噻蟲胺懸浮劑3000 ~4000倍液、5%蝨蟎脲懸浮劑 1000 ~1500 倍液等藥劑。針對薊馬的防控,當花蕾露白前,可選擇60g/L 乙基多殺菌素懸浮劑 800 ~1500 倍液或 70%啶蟲脒水分散粒劑 5000 ~6000 倍液等藥劑進行樹冠噴霧。針對灰黴病的防控,在開花前期,可選擇 50%異菌脲懸浮劑 1000 ~1500 倍液等藥劑進行樹冠噴霧。
6.2 獼猴桃幼果期防控要點
5 月下旬至 6 月下旬,正處獼猴桃開花後幼果期,此時期主要是獼猴桃斜紋夜蛾、金龜子、矢尖蚧、實蠅、獼猴桃粉蝨、紅蜘蛛、炭疽病、褐斑病、樹脂病等主要病蟲害的發生期,特別是獼猴桃斜紋夜蛾、金龜子、矢尖蚧、實蠅和獼猴桃粉蝨防控的關鍵時期。
針對斜紋夜蛾低齡幼蟲選擇 0.5%甲維鹽 30 ~50mL、安打10 ~15mL、除盡 40 ~50mL 加水 40 ~50kg 均勻噴霧。 針對金龜子幼蟲選擇 50%辛硫磷乳油 1000 倍液、100 億孢子/克金龜子綠僵菌油懸浮劑 800 倍液進行灌根。 針對矢尖蚧的防控,一般在第 1 代1 ~2 齡若蚧發生初期進行化學藥劑防控,藥劑可選擇 25%呋蟲胺油懸浮劑 1500 ~2000 倍液、25%噻嗪酮可溼性粉劑 1500 ~2000 倍液等藥劑進行樹冠噴霧。 針對實蠅的防控,一般在 5 月下旬至6 月上旬,第2 次生理落果時期,地面防控藥劑可選擇 3%辛硫磷顆粒劑 5 ~10 株/1kg、0.5%噻蟲胺顆粒劑 6 ~8 株/1kg、2%吡蟲啉顆粒劑 10 ~15 株/1kg 等藥劑,均勻撒施於樹冠周圍。 樹梢防控可選擇5%阿維菌素懸浮劑 1500 ~2500 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懸浮劑 1500 ~2500 倍液等藥劑進行樹冠噴霧。 針對獼猴桃粉蝨的防控,在平均每葉有活動蟲態 5 頭以上,1、2 齡幼蟲佔 70%左右時進行化學藥劑防控,防治藥劑可選擇 60%呋蟲胺水分散粒劑4000 ~5000 倍液、50%氟啶蟲胺腈水分散粒劑8000 ~10000 倍液、10%溴氰蟲醯胺懸浮劑 1000 ~1500 倍液、50%吡蚜酮可溼性粉劑 1500 ~2000 倍液等藥劑進行樹冠噴霧。 在該段時期,當紅蜘蛛、蚜蟲、炭疽病等病蟲害在獼猴桃園如發生與為害時,可按照上述防治方式進行化學防控。 針對褐斑病全園噴施 80%波爾多液可溼性粉劑 600 ~800 倍液,預防葉部病害。 在褐斑病初發期可選用 42.4%唑醚· 氟醯胺懸浮劑 2500 倍液、25%吡唑醚菌酯乳油1500 倍液和 25%嘧菌酯懸浮劑 1500 倍液防治獼猴桃褐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