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影院未來復工:龍頭企業要有擔當,市場需大片刺激

2020-12-27 騰訊網

隨著國內疫情的有效控制,5月8日,國務院印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採取以預約、限流等方式,開放影劇院、遊藝廳等密閉式娛樂休閒場所。緊接著國家電影局協調財政部、發改委、稅務總局等部門,也陸續出臺了關於免徵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以及其他財稅優惠政策。

針對未來影院復工,新京報記者採訪了電影學者、中國藝術研究院電影電視研究所主任編輯支菲娜,在她看來,政府的財政政策體現的是一種惠民態度,最終還要靠市場力量,這次疫情對於行業來說其實是一次優勝劣汰的機會。

政策解讀

影院要靠市場贏回生存空間,而非扶持

5月12日,國家電影專項資金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下發《關於做好電影專資貼息支持影院應對疫情有關工作的通知》。《通知》中表示將由中央級專資和省級電影專資共同提供貼息資金,對全國3000家左右的困難中小影院貸款進行貼息,貼息支持的貸款額度上限100萬的影院1000個左右,貸款額度上限50萬的影院2000個左右,貼息期限不超過12個月,影院可向當地電影專資部門提交申請。

5月1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財政部、稅務總局關於電影等行業稅費支持政策的公告》。其中指出,自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對納稅人提供電影放映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徵增值稅;對電影行業企業2020年度發生的虧損,最長結轉年限由5年延長至8年;自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免徵文化事業建設費。同時,《公告》發布之日前,已徵的按照本公告規定給予免徵的稅費,可抵減納稅人和繳費人以後月份應繳納的稅費或予以退還。

同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國家電影局聯合發布《財政部、國家電影局關於暫免徵收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政策的公告》。其中指出,湖北省自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免徵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自2020年1月1日至8月31日免徵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符合《公告》規定的免徵條件,但繳費人在《公告》發布之前已繳費的,可抵減繳費人以後月份應繳納的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或予以退還。

無論是專資為影院提供的貼息政策還是免徵專項資金,支菲娜表示,這些都屬於財政政策,而財政政策主要是體現中央財政對於企業的普惠態度,有體恤民情的作用,它只是一個暫時性,而非長久性的政策。

記者算了一筆帳,2020年1月份全國票房收入為22.43億元,去掉售票平臺的服務費,還有20.49億元,5%的專資就是1億元。因為從1月24日影院停擺到現在,全國影院票房收入基本為零,專資也基本為零。政策規定除湖北省減免全年專資外,其他各省份減免2020年1-8月的專資,如果6月份影院復工,也就意味著只減免了1月和6、7、8月共4個月的專資。暫且將6、7、8三個月的票房與去年同期164億元票房(去掉服務費之後)持平,免除的專資數字就是8.2億元,4個月免除的專資就是9.2億元,再加上免除的湖北地區的專資總共算10億元(今年6、7、8三個月的票房很難達到去年水平,10億元這個數字實際偏高)。免除的10億元專資,對全國12000多家影院來說,只能暫時解渴。

截止2019年12月6日22點34分,全國票房超過600億元。

所以說,專資的免除和稅收的優惠政策只能暫時地減輕行業的負擔,無法給影院一個長期的保障。支菲娜認為,財政政策普惠態度的意義在於,傳遞中央對於電影行業的關懷,讓市場對行業有信心。很多院線方希望政策的力度再大一些,將免徵專項資金和免稅政策延長到明年。支菲娜表示,作為財政資金來講,這已經是各方努力的結果了。因為對某一行業額外的免稅,相當於給其他行業額外的徵稅,這不是一個健康的市場應該有的態度。「這其實是一個通盤考慮的結果,我覺得已經體現了政府對於電影行業的支持,如果有後續的政策,我們會特別期待。如果沒有,我們也應該有充分的理解,靠市場的力量來贏回我們的空間」。

如何拉回觀眾

做好宣傳保證觀影安全,也可給觀眾買保險

從今年2月份起,全國各地的電影發行放映協會都陸續出臺了影院復工指南,對於影院人員防疫、空間物品消毒、排片與售票設定、防疫宣傳、放映設備維護保養等都做了十分詳細的要求。支菲娜認為,這些要求都是經過周密調研和科學研討之後形成的意見,影院只要遵照這個要求執行就可以。「要打消觀眾進影院的顧慮,讓觀眾知道影院是一個安全的場所」。>>>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影院復工需對3D眼鏡等設備消毒

另外,支菲娜還提到了領導的帶頭表率作用。二三月份的時候,為了刺激復工復產,南京的市委書記去南京大牌檔點了一碗鴨血粉絲湯,同時媒體還做了大量宣傳報導,支菲娜認為這起到了很好的宣傳示範作用,「如果一個地方領導也帶頭進影院,傳遞出來的信號就是影院很安全,然後和媒體宣傳報導形成乘數效應,對於觀眾的心理影響是很大的,對於行業的信心也有很大提振作用。」支菲娜說,我們進地鐵的時候,都會看到「今日已消毒」的標語,媒體也需要把「影院很安全」這個信息傳遞到觀眾那裡。

正在對影廳進行消毒防疫工作的瀟湘院線。

影院復工之後,萬一有觀眾在觀影期間感染新冠病毒怎麼辦?支菲娜提出了「抗疫險」這個險種。之前支菲娜在與影管公司的朋友聊天時,聽到了這個想法,在跟金融行業的人聊了以後,覺得抗疫險是可以推行的,「我們在經歷非典的時候不會想到17年後還要再經歷一次新冠肺炎,新冠肺炎之後還會經歷什麼,誰也不知道。」

而至於這個保險怎麼買,誰來負擔,涉及多少錢,支菲娜認為這應該是由多方來共同精算。它可以是強制險,也可以是可選擇的消費險,就像在網絡平臺購買機票,有一個意外險和延誤險的勾選,飛機萬一出現意外或者延誤,顧客會得到賠付,但這不是強制性的。這個保險費用可以由電影專資、影院、觀眾自己出,或者觀眾是貓眼、淘票票等購票平臺的VIP會員,購票時購票平臺負擔,這都是可以考慮的。

另外,支菲娜還提出,這個抗疫險不僅針對觀眾,對影院也同樣適用。因為萬一影院因一些不可控的原因面臨暫時停業,這期間還要支付水電、房租、人工等費用,損失也很大。如果影院跟保險公司達成協議,萬一影院出了事,保險公司可以賠付。

復工後放什麼片子

復映暖場,大片也要馬上跟進刺激影市

影院復工初期要有一個醞釀過程,支菲娜認為這時候可以盤活片庫,用老片暖場。國內每年生產900多部影片,但有些被積壓著一直沒有放出來,這時候可以拿出一些優質影片放映。並且,之前上映過的像《塔洛》《南方車站的聚會》等片子,就沒有完全釋放出它們的市場,「把老片子拿出來惠民,無論是對片方還是觀眾都是很好的事情」。支菲娜算了一筆帳,一個影院只要1個廳有15個人看就能回本,那就可以採取大象點映或者藝聯的點映功能,一個班的同學攢15個人,一個公司做個團建去看電影,影院回本了,人氣也上來了。

上下圖分別為影片《塔洛》《南方車站的聚會》劇照。

不過,復映片只是為影院復工初期起到一個暖場作用,要想真正將觀眾重新拉回影院,讓電影市場回暖,還需要一些新片特別是大片的刺激。

支菲娜表示,影院復工初期,由於市場沒有完全恢復正常狀態,新片對於上映都會有顧慮。支菲娜覺得新片有顧慮是正常的,但是在這種緊急時刻,我們要發揮自身制度的優勢,不能單打獨鬥,「就像我們調動所有力量去支援武漢一樣,現在有哪些片子要上,都是什麼段位,主管部門和行業龍頭企業心裡是清楚的,這就需要排兵布陣,哪些片子衝在前面,可能會犧牲,哪些片子在最後方坐鎮,這需要行業智慧和全盤考慮,不能一盤散沙,如果沒有規劃,隨便哪個片子上,最後的結果大家誰都不上」。

支菲娜提出了一個概念叫「四梁八柱」,認為電影市場是需要「四梁八柱」式的大片來支撐,要有打前站的影片,也要有主力部隊。影院復工之後,大家都處於一個試探狀態,就要有一個排兵打仗的概念,跟各方協調,今年本來要上的片子有哪些,哪些可以在6月份暖場,哪些需要在7月份重拳出擊。「我們的龍頭企業這時候應該有擔當,它們為電影事業作出犧牲,觀眾是會記住的」,在支菲娜看來,這是我們制度的優勢,是美國、日本等其他國家的電影行業所無法具備的。

上下圖分別為影片《花木蘭》和《信條》劇照。

目前,諾蘭的新片《信條》7月17日北美上映,緊接著迪士尼的《花木蘭》7月24日上映。另外日本東寶院線的10家直營影院5月15日起已恢復營業,「如果國內和國外形成一個互相有利的氣氛就比較好」,支菲娜對新京報記者說。

挑戰與機遇

疫情無疑加速了影院行業優勝劣汰

這次疫情對作為下遊的影院衝擊最大,全國一萬多家影院已經有4個多月沒有復工,特別是電影院損失了春節檔這個票房重倉。據支菲娜估算,全國有約30萬影院職工就業情況受到影響。她認為,這次疫情對於行業來說其實是一次優勝劣汰的機會,行業領導、管理者都要痛下決心來完成這次優勝劣汰。

1.淘汰經營、選址等有問題影院

支菲娜說,其實每年都有很多影院倒閉,同時也有很多新增影院,因為新增影院的數量比倒閉的數量多,所以看起來我們的銀幕數量一直在增長,市場還是很有活力的,但是其中也有不少外行進來,在影院選址上存在問題,導致盈利不好。據支菲娜觀察,全國各條院線都可能存在經營不好或選址有問題等各方面原因導致虧損的情況,這次就可以痛下決心關掉。

2.驅逐偷漏、瞞報票房的不良商家

此前中國電影市場一直局部而長期地存在偷漏瞞報現象,這次疫情使得全國的絕大多數影院都面臨生存危機。支菲娜認為,國家電影事業專項資金管理辦公室已經提出了向影院貼息的政策,這時候地方行業管理部門需要做的工作,就是跟當地的金融機構多溝通,讓它們懂得電影行業的優點和特色,讓它們將貸款向優質的、經營規範的企業傾斜。地方行業管理部門會同地方行業協會可以開出白名單,幫助金融企業甄別優質的、特色的、經營規範的影院。通過市場的力量,讓那些偷漏瞞報的、缺乏盈利能力的影院死去,最終形成良幣驅逐劣幣的效果。

3.趁機升級視聽、技術等將贏得未來

在支菲娜看來,這次疫情對影院還有一個重要機遇,可以趁機加速影院的轉型升級,「影院一定要和手機、iPad、家庭影院拉開差距,讓觀眾懂得有些電影只能在電影院看。特效大片《阿麗塔》在手機上看能嗎?能看。但它能跟擁有6福特朗博(影像亮度的測量單位)甚至10福特朗博的影廳相比嗎?比不了。

影片《阿麗塔》劇照。

目前國內有些影院的觀影效果也是參差不齊,支菲娜寧可花費200元來回打車費去那些優質影院看電影,也不會選擇家門口那家體驗差的影院。「一定要讓觀眾懂得深度玩家是什麼樣,懂得什麼樣的影院才是真正的視聽享受」,支菲娜說,5G技術對於影院升級換代也有很大作用,影院可以趁這個機會應用起來,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最終優質影院會得到比以前更好的發展空間。

新京報記者 滕朝

編輯 黃嘉齡 校對 吳興發

相關焦點

  • 復工通知「烏龍」後萬達開放加盟,苦撐的影院還能熬多久?
    在各類影院新聞的評論區裡,全是從業者的吶喊:「六月底再不復工,就真的撐不下去了。」「堅持了這麼久,要憋住最後一口氣。」「萬事俱備,只欠密鑰了。」「我們看好中國電影的前景,但還是希望儘快復工。」天眼查數據顯示,截止4月14日,全國已有3038家影院類企業註銷或吊銷。
  • 電影院復工依然要等待,聽聽影院經理怎麼說
    2020 年春節檔,本來計劃有 7 部大片同時上映,市場預測票房有望接近 70 億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這些影片不得不集體撤檔,電影院也只得暫時停工。一個多月過去了,目前許多行業已逐步用不同的形式開始復工。
  • 影院就要復工了!都有什麼電影上線?有「消費券」嗎?記者替你問清楚了
    作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最嚴重的行業之一,復工的消息顯得彌足珍貴。如何打贏復工的第一仗,也成為恢復行業信心的關鍵。 5月13日,記者來到了位於長沙東塘的瀟湘國際影城,影城門口粘貼著1月23日發布的暫停營業的公告。 雖然歇業了,但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從未停止過對影院的維護,影院每天都有專人進行消殺以及電器維護。
  • 溫州影院復工「滿月」強勁回暖:逾八成重啟
    觀眾:熱情已燃,繁榮將至「《八佰》是影院復工後的首部國產大片,這次是我第2次來看它,多次被劇情打動、落淚、震撼。」市民金曉迪看完電影《八佰》後說,隨著新片大片的上映,走進電影院的觀眾會越來越多,溫州電影市場將再次繁榮。國產戰爭大片《八佰》將於8月21日全國公映。
  • 2020電影下半場:影院何時復工?暑期檔還會有嗎?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倪自放6月30日是上半年的最後一天,也是全國影院暫停營業的第158天。全國影院隨後將在理論上進入2020年的下半場,影院何時復工?暑期檔還會有嗎?國產片、引進片片源如何?2020電影下半場的懸念與壓力並存。
  • 濟南影院復工「滿月」:有影院日票房漲了15倍,對七夕、國慶檔充滿...
    海報視頻|濟南影院復工「滿月」:有影院日票房漲了15倍,對七夕、國慶檔充滿期待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崔雅倫 濟南報導「《八佰》在影院最困難的時候上映,可以說是打開了影院復工的新篇章,接下來一個時段會有更多大片會陸續上映,中國電影市場將加快復甦
  • 終於可以上影院看電影啦!溫州44家影院預計下周復工
    7月18日記者從溫州市多家影院獲悉,他們正在積極做好準備,爭取下周恢復營業。截至中午全市已有44家影院復工備案。「聽到復業的消息後,我們立即召開了復工會議,並組織工作人員打掃衛生,淨化空氣,並按照國家電影局下發的《關於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進行消毒等防控措施。此外,我們還開發了無接觸售票系統,方便市民購票,為影院復業做好準備。」高雷說,他們在7月20日可能有2-3家影院復業,不過還要取決於院線的密鑰和硬碟,其他都需要在7月24日復業。
  • 國家電影局喊停影院復工,528家復工影院面臨再次關停
    復業後採取了隔排隔座售票,對影廳座椅扶手、3D眼鏡,做到「一用一消毒」,觀眾進入影廳前需佩戴口罩、出示「蘇康碼」,並接受體溫檢測。也就是說,江蘇省復工3天即被喊停。不過截至3月27日22點,江蘇南京依然有兩家影院在排片售票,應該通知還未全部下達到影院。據貓眼專業版數據,截至3月23日全國528家影院復工。
  • 戰疫復工雙重奏:企業擔當與煥新之路
    戰疫復工雙重奏:企業擔當與煥新之路金羊網  作者:黃啟兵  2020-03-12 奏響戰疫復工的雙重奏,合力唱響抗擊疫情、恢復重建的奮鬥者之歌
  • 龍頭企業做師父、政府部門當管家,鎮海上下遊企業復工「一個也不能...
    因為防控措施周密、員工「一人一表」信息翔實、申報材料完備,寧波尚達機電科技有限公司2月11日遞交開工申請,2月12日就獲準復工。如此神速,企業總經理竺全興將原因歸結於有一個好「師父」、有一個好「管家」。
  • 鄭州不少KTV推出各項優惠許多大片定檔7月 影院復甦還需等等
    原標題:鄭州不少KTV推出各項優惠許多大片定檔7月 影院復甦還需等等   在鄭州一家KTV,客流量尚未恢復河南商報記者鄧萬裡/攝   河南商報記者陳朋衝   5月11日,鄭州市下發通知,娛樂場所、網際網路上網服務營業場所、演出場所等可以安全、有序地復工復產。
  • 企業復工咋落實?員工上班咋防護?已復工的農業龍頭企業這樣做
    目前,全市170家農業龍頭企業,有59家已經復工生產;全市24家各類屠宰場,有8家復工生產;全市14家年產萬噸以上飼料規模企業,已復工復產11家。  企業復工和防疫,這看似矛盾又事關民生大計的兩方面,如何在實際中平衡統一,考驗著主管部門、企業管理者的「智慧」。
  • 影院復工洗牌進行時,移動電影院時代還有多遠
    影廳消毒通風期待開業  「『宅』了這麼久,聽到影院要復工的消息後,心裡充滿喜悅。」家住上海市的周錦(化名)是上海某影城的值班經理。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按照上海疫情防控要求,電影院等娛樂場所停業。「幾個月以來,每天在家裡就是『等待』。」周錦說。  作為影城日常管理人員,周錦深深明白影院停業帶來的影響。
  • 影院復工看什麼?票房口碑雙豐收電影先「暖場」
    繼新疆、四川等部分影城陸續復工之後,上海部分影院也宣布將在3月28日正式復工開業。復工之後,一批經典老片即將與觀眾再次見面,此前因疫情取消上映的文藝新片《喬喬的異想世界》也已宣布定檔4月。廣州影院目前尚未有確切復工時間。
  • 國家電影局通知:7月20日低風險地區院線可復工 行業板塊剛遭遇大跌
    對於這些復工條件,業內人士認為,復工暫時對票房受益幫助不大。一位李姓影視行業從業人員對財聯社記者表示,票房是一個規模效益,因為成本相對固定。目前國家針對疫情,給院線復工要求,首先要控制觀影人數,不得超過單位空間總座位的30%,其次又加上了播放場數的限制,這樣一來,影院要想儘可能回收經營成本,只能提高單位票價。但如果票價太高的話,普通觀眾肯定不會買單。
  • 生存危機下 國資將成收購影院主力
    業內人士預計,影院要迎來真正的「春暖花開」,可能要到下半年,而行業已隱現「抄底」機會。  停業近60天後,影院復工開始破冰。不過,受觀眾觀影信心不足、放映基本為「存貨」等因素影響,先期開放的一批影院票房成績相當慘澹。業內人士預計,影院要迎來真正的「春暖花開」,可能要到下半年,而行業已隱現「抄底」機會。
  • 復工神操作,海爾分享千億級龍頭企業的「復工樣本」
    2月29日晚20:00,《中外管理之企業「戰疫」復工進行時——管理百家大講堂》第8期特別公益專場,海爾集團總裁周雲傑作為特邀嘉賓,分享了《疫情之下,企業如何以變制變,變中求勝》。戰略轉型與組織變革專家曹仰鋒,則帶來了《疫情突襲下的海爾戰略組織韌性》講座。本場直播各平臺總流量達到40萬人次以上!
  • 復工影院深度調查:開業當天賣出3張票,停業難,復工更難
    日均50人次,排片14場,復工影院開啟「值班」模式停滯了近兩個月,中國電影市場終於在3月16號,隨著新疆中影金棕櫚影城的宣布開業拉開帷幕。拍sir採訪的諸多影城,大部分也都在這一周內陸續開啟營業模式。整體來看,目前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幾乎都有影院開門,但主要還是以新疆、四川、內蒙古等地居多。
  • 電影院復工首個周末:全國票房下午即破2000萬,成都已開放影院逾百家
    7月25日,成都電影院有序復工已經進入第六天,紅星新聞記者從貓眼APP獲悉:今(25)日下午四時左右,全國實時票房已突破2000萬元,超過昨天全天的1971萬元票房。截至目前,成都已有超過100家影院有序復工。復工第一周,成都各大影院觀影情況如何?影迷對影院復工有什麼期許?
  • 王連增代表:發揮龍頭企業的擔當作用
    「龍頭企業是新一輪農業結構調整的引領力量。」近日,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華裕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連增說,目前全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有13萬家,年銷售收入達9.7萬億元,理應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發揮更多更大的擔當和引領作用。  目前,很多龍頭企業保持著傳統的市場營銷模式,產業鏈有待向縱向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