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育兒經驗的寶媽都知道,新生兒吃完母乳後,會經常出現吐奶、打嗝等行為。這其實是正常現象,因為剛出生的寶寶身體發育不完全,腸胃消化功能不完善,吃奶的時候就容易把空氣吸進腸胃裡,導致奶水和空氣混合,出現打嗝、溢奶的情況。這時,大部分媽媽就會選擇給寶寶拍嗝來減輕嗆奶的狀況。但也不免遇見這種情況:明明拍了嗝,還是不管用,避免不了娃吐奶,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小珍是個95後寶媽,前不久剛產下二胎男孩,而大寶3歲是女孩,所以一家人很高興,這下兒女雙全了,湊成了個「好」字。可正當全家人享受著二寶到來的愉悅時,小珍發現,每次餵完寶寶母乳後,他都會吐出很多奶,以前女兒出現這種情況,給她拍拍嗝就可以得到控制,可同樣的方法用在二寶身上卻不見任何效果,難道是因為男孩和女孩體質不同?拍嗝和娃性別有關,對男孩沒有用?小珍犯了難,上網查了一些資料,又問了身邊的朋友才知道真正的原因。
其實,拍嗝後娃依舊吐奶,和寶寶是男孩還是女孩沒有關係。要想控制寶寶少吐奶,就要清楚娃為啥要吐奶,從根源上找問題。
新手寶媽們搞懂這3點,就知道為啥寶寶吐奶拍嗝不管用了
注意寶寶是否身體出現不適
新生兒體質相對周歲以上的寶寶而言,明顯偏弱,抵抗力也較低。新晉寶媽照顧寶寶稍有不慎,便有可能使孩子著涼,感冒發燒更是常態。寶寶身體一旦不適,就會出現各種不良反應,如拍了嗝仍吐奶。所以,為了避免此類現象,寶媽需要時刻注意孩子身體狀態,及時發現,及時治療。
嚴格控制寶寶奶水攝入量
小寶寶對食物的攝取,沒有量多量少的意識,不知道吃多少是吃飽,很容易因為吃得過多而導致吐奶。出現這種情況,即便媽媽拍嗝,但寶寶由於腸胃發育較淺,吃得又太多,所以會繼續吐奶。
這就需要寶媽們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餵奶,判斷孩子奶水的攝入量。
檢查寶寶身體發育是否正常
最需要新手寶媽注意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當發現寶寶「不發燒不感冒」、「奶水攝入量又正常」的情況下,仍然有「拍了嗝仍吐奶」的行為,就需要引起高度重視了。應及時帶孩子到醫院就醫,檢查胃部發育狀況是否正常。不過也不必過於擔心,到醫院檢查的目的是為了預防發生不必要的意外,一般不會有大問題。小孩子身體增長速度快,家長多留個心眼,總歸還是好的。
新手寶媽也是第一次做媽媽,在照顧寶寶生活起居等方面,難免會有許多不解與困惑。碰到類似的問題不要急,凡事都要慢慢來,在一次次嘗試中,摸索總結出經驗就會好很多。只要多一些耐心和細心,問題就可以得到解決。
(配圖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