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全國環境監測專業技術人員大比武」暨「綠色中國年度人物」頒獎晚會現場
11月25日,「第一屆全國環境監測專業技術人員大比武」暨「綠色中國年度人物」頒獎晚會在北京展覽館劇場隆重舉行。41個第一屆全國環境監測專業技術人員大比武獲獎個人和集體以及16個2008、2009綠色中國年度人物獲獎個人和集體成為晚會上耀眼的明星。全國人大環資委、全國政協人資環委、文化部、國家廣電總局、團中央、環境保護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總工會等相關部委的領導出席晚會並為獲獎者頒獎。晚會上,國內眾多著名藝術家聯袂出演了豐富的藝術節目,在用節能環保技術打造的舞美燈光映襯下,整臺晚會充滿了「綠色、低碳、環保」的特色。
環境監測新生代技高一籌獲殊榮
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為晚會致辭。周生賢指出,「十一五」規劃中確定的節能減排任務現在已經提前完成,這是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對世界的貢獻。但是,高能耗、高排放的工業仍然是一些地區的經濟增長的支撐,低碳、低排放的生產方式,還未站到經濟舞臺的中央。環境保護工作任重道遠。
周生賢說,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開展的專業技術人員比武活動,第一屆全國環境監測專業技術人員大比武是貫徹科學發展觀、落實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精神、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的具體體現。通過大比武活動,全國環境監測系統開展了自下而上、聲勢浩大的技術練兵和廣泛的交流互動,使行業技術水平和業務能力得以整體提高;一大批業務精、能力強、素質高的骨幹力量脫穎而出,監測隊伍中善於學習、勇於鑽研、勤於實踐、敢於爭先的風氣已蔚然成風。
晚會分階段為大比武總決賽的獲獎單位和個人頒發了獎盃和證書。26名選手奪得大比武一、二、三等獎,10支代表隊斬獲團體一、二、三名,5個環境保護廳(局)獲得了優秀組織獎。
晚會最大的亮點是,河南省三門峽市環境監測站的潘本鋒,以個人總分第一名的成績將「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收入囊中,一舉成為國內首位通過專業技術大比武獲此殊榮的第一人。據主辦方介紹,年僅32歲的潘本鋒已經在環境監測崗位工作了11個年頭,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創造出了一流的業績。2005年11月,在松花江水汙染防控的關鍵時刻,潘本鋒率領的河南監測分隊克服水土不服、極度嚴寒等多種困難,每天工作14小時,及時準確地為國務院上報出黑龍江撫遠斷面各個時段的監測數據近千個。他們嚴謹的工作態度、務實的工作作風,贏得了俄方專家的讚賞,也得到了原國家環保總局、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及黑龍江省有關方面的肯定。
環境監測工作又髒、又苦、又累、又危險,但是正是憑藉著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責任心,憑藉著千錘百鍊的過硬的業務技術,環境監測工作者們在96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為環境保護工作鋪就了堅實的基礎。
環保英雄事跡感人至深
人們期待已久的「綠色中國年度人物」也在晚會上集中亮相。郭承站、郝吉明、呂植、馬和勵、郄建榮、譚晶、唐孝炎、向曉鈞、餘小萱、鳳凰衛視《中國江河水》節目組,以及惠志軍、徐留平、孫君、李超、馬中、清華大學學生綠色協會等,以他們感動中國的綠色理想和感人至深的環保行動,在2008、2009綠色中國年度人物評選中,贏得了廣大網民、評委的敬意,榮獲「綠色中國年度人物獎」。
據悉,2008「綠色中國年度人物」獲獎者有兩大亮點:一是巨大自然災害的環保英雄;二是綠色奧運中的環保典範。他們當中的典型代表如最基層的環保工作者、四川省什邡市環保局核與輻射管理科副科長向曉鈞,她在汶川大地震發生的那一刻,冒著生命危險搶救出了一套環境監測設備,保證了什邡市環保局災區應急監測的迅速展開以及各種監測數據的及時上報;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與工程系教授郝吉明,作為「第29屆奧運會空氣品質保障工作協調小組」兩位領銜專家之一,他率領的科研團隊在2006~2007年完成了北京市科技專項「奧運期間北京市空氣品質保障方案」研究。為奧運會期間協調控制北京市大氣汙染的各項工作,為綠色奧運的成功舉辦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作為我國首個由政府頒發的環保人物大獎,「綠色中國年度人物」評選一直奉行體現公眾意志和公眾精神的理念,為推動公眾參與奠定了基礎。2009「綠色中國年度人物」評選,是在國家清理規範評比達標表彰活動後的首次評選,更加強化政府獎項的嚴肅性、權威度和公信力。2009「綠色中國年度人物」評選則凸現了「綠色低碳、生態文明」的時代精神。獲獎者、北京綠十字生態文化傳播中心召集人孫君,長期以來用行動建設綠色生態的新農村。2009年,他在湖北枝江市問安鎮實施「五穀淵源綠色問安」項目,為新農村建設的偉大事業探索具體可行的發展路徑;獲獎者中國長安汽車集團董事長、總裁徐留平,自2006年執掌長安汽車以來,以綠色汽車產業化推動者和低碳生活理念倡導者的形象,帶領他的同仁在2009年生產並銷售了第一輛中國自主品牌實現市場化的新能源汽車,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在研發和產業化進程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16個獲獎人和集體,他們都有一段投身環保的經歷,都有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通過主持人簡短的介紹和現場小片的播映,現場觀眾無不對他們心中的綠色英雄心生敬意、熱烈鼓掌。
頒獎晚會全方位演繹「低碳」理念
整臺晚會隆重的頒獎、藝術家的精彩表演與高科技背景完美結合、氣氛熱烈,整個活動彰顯低碳環保的理念,令人耳目一新。
晚會承辦方表示,整臺晚會奉行了「一次性投入、可循環使用」的原則,在舞臺設計方面,大規模使用LED等新光源技術,充分體現了節能減排的要求;出席嘉賓和觀眾拿到的節目單、手冊、藝術表演中使用的道具,也都閃現著環保的理念。
晚會由中央電視臺著名節目主持人孫曉梅、陳志峰、孟桐共同主持。晚會以一曲氣勢磅礴、激奮人心的電聲樂曲《榮譽之光》開場,把對榮耀的喜悅,勝利的信心表現得淋漓盡致,烘託出整場晚會的喜慶、熱烈氣氛。
晚會由《職責》《行動》《力量》和《希望》四個篇章組成,用音樂、歌舞、詩朗誦等藝術表演形式有機串聯,章節之間既相對獨立又相互關聯,節奏緊湊。著名歌唱家、中國環境大使關牧村,著名藝術家瞿弦和,著名歌唱家萬山紅、王宏偉、陳思思、吳春燕,著名歌手阿寶,著名影視演員凱麗,以及鳳凰傳奇組合、劉斌等藝術家為觀眾們獻上了《 呼喚明天》《水的訴說》等原創環保歌曲、詩歌。
在整個頒獎晚會過程中,觀眾不僅分享了環保英雄們的榮譽,感受了音樂藝術之美,同時對環境保護產生了更新的感悟和啟發。